2025-04-14 17:26 阅读量:5.8万+
华人号:福州见闻编者按:福建是全国非遗资源大省。近年来,福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亘古亘今、日新又新”的创造精神,福建非遗呈现“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万千气象,全面彰显非遗大省的气韵风采和独特魅力,充分展现新时代闽派文艺的新气象新形象。为此,央广网福建频道特别推出系列有声节目《听见福建——知否·非遗》,讲述福建非遗故事,在传承中听见闽人智慧、传承与匠心。
中国木雕看福建
福建木雕看福州
福州市晋安区象园街道象园社区是福州木雕的重要发祥地,其象园木雕以精湛的技艺、深沉的意蕴和明晰的流派为显著特点,“化腐朽为神奇”,将自然之根变成大美之器,形成了一件件独具闽派风格的木雕艺术品,成为福州木雕的形象代表。
木雕作品《爱的怀抱》(央广网实习记者 冯婧芸 摄)
福州木雕的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源于民间建筑装饰和佛像神龛雕刻。到了明末清初,福州木雕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众多木雕艺人汇聚于象园村,形成了强大的艺术集群,并逐渐辐射至周边的大坂村、雁塔村等地。由此,象园、大坂、雁塔三大艺术流派应运而生,各具特色,世代相传,共同奠定了福州木雕的艺术根基。
象园派(俗称柯派),其作品人物动态逼真,讲求面部神韵,衣纹柔软;大坂流派(俗称陈派),作品多以人物雕刻为主,形神兼备,善于刻画人物内心世界;雁塔流派(俗称漆器派),以与漆器结合的花饰雕刻为主,擅透雕、薄雕以及镶嵌,讲求布局和透视,立体感强。这三大流派各具特色,相互交融,共同推动了福州木雕的发展。
木雕作品《蓑笠翁》(央广网实习记者 冯婧芸 摄)
在制作福州木雕时,其选材非常讲究,常选用龙眼木、荔枝木、黄杨木、杉木、楠木等优质木材。雕刻技法丰富多样,包括圆雕、半圆雕、浮雕、镂空雕等,工艺流程复杂,涵盖设计、打胚、修光、磨光、上色打蜡、镶嵌等诸多工序。雕刻艺人还善于利用硬木、软木、动物牙骨等材料,精心雕琢出人物、动物、山水等题材的作品,展现出“真、奇、古、怪、绝”的艺术特色。作品中的人物动态栩栩如生,衣纹如风吹水面般自然流畅,尽显木雕艺术的魅力。
从一块普通木头到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雕刻匠人需经过相木、凿胚、修光、磨光、上大漆、打蜡、抛光等一系列工序,最终使作品圆滑细腻、精美光润,展现木雕艺术独特之美。
木雕作品《盼》(央广网实习记者 冯婧芸 摄)
2007年8月28日,福州木雕(象园)被列入第二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这一百多年的传承历程中,福州木雕不断推陈出新,逐渐成为新时代的宠儿。在共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福州木雕与世界艺术相互融合,展现出兼容并蓄的开放姿态,让全国乃至全世界领略到福州木雕的惊艳之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