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白求恩奖章”获得者(6)| 江涛:为患者,愿走这条艰难的路
江涛,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主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
■记者:神经外科是很难的一个领域,脑肿瘤治疗是其中更难的一个方向,脑胶质瘤更是因为恶性程度高让人谈之色变。为什么会将脑胶质瘤作为临床和科研方向?这么难的一条路,有没有想过会很不好走?
江涛:选择脑胶质瘤作为研究方向,一方面是性格使然。我从小喜欢动手操作,所以选择了神经外科。脑肿瘤在颅内疾病中占比很高,仅次于血管病。其中,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成人颅内恶性肿瘤,恶性程度极高。在青年男性的致死性癌症中,脑胶质瘤排名第三;在女性中,它是第四位的致死性癌症;在儿童中,它是仅次于白血病排名第二的致死性癌症。对于医学工作者来说,这个疾病很具挑战性,我想试试看能不能找到好的治疗方法。
另一方面是因为我的老师——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的支持。王老师说过,北京天坛医院的神经外科就是要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难题,治疗别人治不了的病。路越难走,越需要有人去探路。越是难治的病,我们越要下功夫,争取解决它。
有了这个目标,我就希望到治疗脑胶质瘤前沿的地方看一看。2002年,我申请博士后研究。当时,我就埋头查阅国际医学顶刊上所有与脑胶质瘤相关的论文,看到一篇就给第一作者发一封电子邮件毛遂自荐,一共发了119封,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看了我的信,只记得收到了五六封回信。最终,我去了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学习深造。脑胶质瘤手术的一个关键难点是肿瘤与脑组织往往没有明显的边界,手术中切多了很可能损伤脑功能,给患者留下各种后遗症,切不干净又会增加复发的风险。当时,美国医生已依靠先进技术和设备,在追求保留脑功能的同时,尽量把肿瘤切干净了。
江涛:回国后,我第一时间发起了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历经16年建成了CGGA多维组学数据库。有了这个数据库,最直接的好处是可以让全世界的医生主动给中国患者治疗。
以前,临床研究大多依赖国外数据库,入库患者多是白色人种。在精准医学的背景下,细微的数据差异都可能导致受益人群的变化,以白种人数据为主得到的研究成果对亚洲人而言自然价值有限。而这个以中国患者数据为主的脑胶质瘤数据库免费向全世界开放,使用这个数据库开展研究,取得的成果对于黄种人而言更加具有参考价值。
目前,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脑胶质瘤数据库已经被列为世界神经肿瘤研究七大综合性数据库之一。应用我们的数据库,全球学者在国际学术顶刊发表了超过1000篇论文。
基于这个数据库,在2014年,我们建立了全级别的脑胶质瘤融合基因谱,发现并命名了一个全新的促进脑胶质瘤恶性进展的融合基因——PTPRZ1-MET。PTPRZ1-MET作为脑胶质瘤新的分子诊断标记,被纳入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
我们还设计出一种针对PTPRZ1-MET融合基因、能高效穿透血脑屏障的小分子化合物,将复发脑胶质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延长2倍时间、2年死亡风险降低到40%。
■记者:从医30多年,您的工作和研究远不止于此。您率先在国内开展术中唤醒手术,带领研究团队建立大脑重要功能区精准定位保护方案,针对脑语言区占位建立多语种语言功能区精准定位与保护方案,将脑胶质瘤术后长期功能障碍率由15年前的23.3%逐步降至1.6%,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对于患者、对于您意味着什么?
江涛:我治疗过一名年轻的脑胶质瘤患者,他的父亲通过查询发现脑胶质瘤很难治,万念俱灰。后来,是他的母亲带着他来找我看病。还有一名患者的丈夫告诉我,每次爱人做核磁共振,他的心都揪得疼。这些人、这些事让我印象深刻。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把这个病治好,给这些家庭带来一些幸福感。
我们在2011年碰到过这样一名患者,他当时就读于某重点大学国画专业。大三的时候,他发现手不听使唤,检查后确诊患了脑胶质瘤。我们为他做了3次手术。经过综合治疗,他健康地生活了8年。后来,他肿瘤复发。如果按过去的方案,治疗难度极大。但是使用了我们的技术和药物之后,治疗效果非常好。
从医30多年,从门诊到病房,我治疗过超过5000名患者,存活时间最长的将近20年。在CGGA数据库里,研究人员随访着一批存活18年以上的患者。作为一名医生,我最大的期望就是能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我的工作能为这些患者带来健康,这是最让我欣慰的事。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对话“白求恩奖章”获得者(6)| 江涛:为患者,愿走这条艰难的路》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埃及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健康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