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链接共赢,创作推进中新跨文化交流的作品 ——与旅新著名导演,作家,制片人陶理女士对话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2024-07-18 08:58 阅读量:1万+

华人号:华新时报 —新西兰

【2024年7月18日 星期四 新西兰华新时报讯】在六月底刚刚结束的中国电影业界年度盛会——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旅新著名导演,作家,制片人陶理女士作为本届电影节特邀的VIP贵宾与长年合作伙伴,新西兰著名制片人凯瑟琳女士一起参加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及金爵盛典红地毯仪式。参会期间,她们参与”一带一路”论坛等多个活动,应邀前往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进行以“新西兰电影:女性的力量”为主题的对话交流,并为新西兰驻沪总领事鲍晓笛先生亲切会见。本周,新西兰《华新时报》记者就这次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参与连线了陶理女士,进行了独家访问。

(图为: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盛典红毯仪式现场照片)

(图为: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盛典红毯仪式现场照片)

记者:请问陶理导演,作为参与嘉宾的感受而言,您觉得本次上海国际电影节与往年相比呈现什么样的特质?

陶理:作为导演和制作人,上海国际电影节是“我们长大成人的所在”之一。多年来多次参与上海国际电影节作为影人总会受到很多美好的专业滋养,与世界其他A类电影节相比,我个人觉得上海国际电影节还呈现了它浓厚的亚洲文化特质,从每年的主竞赛单元片子的选择,及评委团的设置都呈现了它这种国际+亚洲+上海三个特色浓缩搭配的“鸡尾酒”特色的特点,今年也是如此,如法籍亚裔导演陳英雄任本届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亚洲新人单元评委会主席由中国学院派导演曹保平担任。同时,上海国际电影节今年主题设置为”电影之城”,是一个让参与者很有带入感,由电影节活动进入上海的时间,空间的复合主题。上海这个城市有浓厚的电影创作,观影传统,海派文化也在上影节表现得非常浓郁,这些都给参与的电影人带来释放,学习,交流,成长的平台,也是我们乐于从世界各地奔赴上海参加这个活动的重要原因。今年是我在疫情后第一次回到上海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其他新西兰电影界同行也差不多是这个节奏,所以我们共同用一个词来表达此行的功能,就是RECONNECT(重新链接),和老朋友相会,建立新的朋友圈,总结过去,展望未来,链接共赢,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图为: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电影之城” 现场照片)

(图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交流活动照片)

记者:请问新西兰国际电影节和上影节相比有何不同和相同之处?

陶理:新西兰国际电影节是新西兰唯一的国家级电影节,同样也展映世界优秀电影。和上影节一样他们都是高度电影化的电影节。新西兰国际电影节是全国“巡展”式的,每年从惠灵顿和奥克兰开始,同时在基督城,达尼丁都有开展,持续一个月多不等。这样全国的影迷都可以分享到每年电影节的优秀国际电影,新西兰国际电影节也常常播映优秀的华语电影。

记者:你的作品曾经创下过新西兰国际电影节长片票房“十佳”的影展高票房纪录,纪录长片《浪花一朵朵》在国际电影节连下十城,全国巡演票房大卖,产生了巨大社会影响,之后被新西兰国家教育部用作主流中学的教材,也一直被称为推动中新文化交流的作品。你的新作纪录长片《返乡》再度获得新西兰国家电影委员会纪录长片发展基金扶持,你怎么理解在影视作品创作中呈现中新文化交流特点?在你的新作中这些特点将如何延续?

陶理:我觉得是用一种“破冰”姿态去尝试勇敢站到跨文化的中间点去客观审视,观察,纪录华人在两种文化之间的生存状态,和他们内心的乡愁。《浪花一朵朵》是一部用直接电影形态反映新西兰小留学生集体生存状态的纪录片作品,而《返乡》用了主观个人视角切人,从一个女孩童年的“天堂电影院”记忆入手跟踪拍摄,在中国和新西兰持续拍摄十年,记录了当代新西兰华人的乡愁,故乡记忆和文化迁徙/移植感受。《浪花一朵朵2》作为续集切入人到中年的小留学生当下现状,试图追溯总结少年时期跨越东西文化经历对他们一生的影响,努力完成梅西大学艺术传播学教授爱波西女士所评价的海外中国少年成长“影像民族志”。虽然创作手法不同,这些作品都以中新文化交流中的人物成长真实故事为核心,镜像式的反映链接两个国家文化沟通的桥梁主体——人,普通人,记录迁徙中的华人的情感与内心世界,去呈现他们的世界性。如新西兰国家电影委员会基金评审团在对《返乡》的评语中指出“本片主题中的家园,空间,迁移主题是跨代际和跨越教育阶层的,这是一个广泛,全球化意义的主题空间,可以抵达世界上任何一位观众的内心。"同时,目前我和紧密合作的新西兰制片,摄影,剪辑团队本身也提供了中新合作,交流的一个空间。

记者:我关注到你是一位跨界创作者,在从事电影摄制的同时进行非虚构散文创作,能否介绍你的跨界创作特点?

陶理:我一直在拍摄的同时写作和出版散文作品,原来写作华语作品,代表作品是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新西兰:未经触摸》。今年我在母校维多利亚大学创意写作学院达金院长的邀请下在职参与学院作家班学习深造,这是一个类似中国鲁院的作家摇篮,我在导师,新西兰著名散文家和诗人,凯瑟琳曼殊菲尔德文学奖获得者克里斯女士的指导下创作自己第一本英文非虚构长篇散文集,基于纪录长片“返乡”进一部细化深耕的一部同题创意非虚构文学作品。作为学院非虚构专业第一位母语非英语的华人作者,我和新西兰,北美,及澳洲的作家们一起围读,互评,创作,进入一种我觉得是更加“世界化”的写作氛围中。作家班上体验到的当代国际非虚构作品的多元,现代的表达方式补充了我原来的散文写作方式,对我接下来纪录片创作的剧本写作和国际故事视角切入也有助益。导师对我写作中体现的中西跨文化特质很有期待。我也会继续努力用双语写作和影像表达去建立中新文化交流领域一个跨文化创作空间。暨南大学文学/电影研究博士后张欣老师近期给我做了一个跨界/跨文化创作的访谈,梳理总结我的创作特质是“坚守华人故事世界性的表达”。学术评价以外,我把此当作对自己创作的一种美好祝福。

(图为:陶理女士在维大创意写作学院的作家班)

陶理文字公众号:陶理散文

陶理视频号:陶理的快乐生活:电影之城,花样年华(二维码)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链接共赢,创作推进中新跨文化交流的作品 ——与旅新著名导演,作家,制片人陶理女士对话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阿根廷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