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7 19:00 阅读量:2.2万+
华人号:来福清 享清福都知道长乐人陈振龙引进红薯的故事,这位福清人从越南引进了耐旱的水稻良种——占城稻。福清的龙江桥初名螺文桥,也因为他的提议更名为龙江桥。前文提到夏之文曾有《登览秀阁和康侍郎》一诗,和夏之文一起游览黄檗的,还有一个人——林栗。因为在夏之文和康侍郎诗之后,林栗又步其韵脚,写下一首《次韵》,次韵就是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和诗一首,也是和诗的一种方式,也叫步韵。我们给林栗这首诗起个名的话,就叫《登览秀阁和夏之文》。
偶来散居上,寓目见纤微。
岩嶂层层出,杉松匝匝围。
猿攀高树舞,鹤拾枯枝归。
坐落云头起,倏然欲振衣。
黄檗寺 谢贵明摄
从林栗的和诗里可以看到,那时的黄檗山岩嶂层层出,杉松匝匝围;猿攀高树舞,鹤拾枯枝归。真是远离凡俗的一个清净的人间仙境。
林栗,字黄中,南宋大臣,福清人。少年时代即“以圣贤自期”“笃志好学,留心经术”,参加国子监考试高中第一名。绍兴十二年(1142 年)中进士,因为在对策论文中有议论秦桧的地方,被列为下第,埋没在最底层做了19年的无名小吏。南宋孝宗即位后,林栗才被起用,任屯田员外郎,皇子恭王府直讲。当时孝宗鉴于前帝绍兴年间权臣为患的教训,曾考虑把大权收回,亲自掌权处理政事。孝宗与林栗讨论这个想法的时候,林栗分析了集大权于一人的种种害处,劝孝宗还是要广开言路,信任臣下。孝宗认为林栗说得有道理,就采纳了林栗的建议,放弃了之前的想法。
黄檗寺 谢贵明摄
湖州年年水患,皇帝派林栗出任湖州知州。临行前林栗跟孝宗说:今天下大势,元气虽存,邪气尤盛,还是希望孝宗以社稷为重,不要听信谗言。结果,仅一年时间,权臣们就以林栗治理湖州水患不力,奏请孝宗把林栗解职。林栗在京为官的时候,曾听说占城(今越南)地方有耐旱的水稻品种,想起家乡福清十年九旱,水稻常常因为缺水欠收,就建议宋真宗要求占城进贡稻种。占城果然送来一批耐旱的水稻良种——占城稻,林栗把其中的一十石稻种发给福建,其中也分给福清一些。这种耐旱的占城稻便在此后数百年间成为福清水稻的当家品种,人们俗称“黄占”。
湖州之后,林栗又知兴化军、夔州。兴化军就是现在的莆田。林栗还是一位易学大家,他的易学研究专注于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之说,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但由于他过于心高气傲,在治学上意气用事,反对像数学派的邵雍、周敦颐,反对心学派的易学家程颐,又与义理派的朱熹观点相左,他在官场上总是遭排挤。
黄檗寺 谢贵明摄
林栗与朱熹同一时代,但学术观点有所不同。林栗担任兵部侍郎时,朱熹从江西提点刑狱之职被召回任兵部郎官,抵达京城后却没有赴任。林栗早先曾与朱熹相见,在讨论《易》和北宋哲学家张载的著作《西铭》时意见不合。因为这个原因,时任兵部侍郎的林栗派遣属吏催促朱熹速到兵部报到上任。朱熹以脚病为由托辞告假。林栗于是上奏,毫不客气地抨击朱熹“本无学术,只是窃取张载、程颐学说之残余,为轻浮放荡宗主,叫作道学,妄自推尊”,斥责朱熹的学说是“伪学”。朱熹林栗二人因为辩论易学,最后发展到相互攻讦,实为一大憾事。不过教训也蛮深刻,因为林栗说朱熹本无学术、妄自尊大,遭到朝中很多人反对。太常博士叶适上书辩驳,反对派侍御史胡晋臣更是弹劾林栗。最终孝宗皇帝认为林栗言过其实,林栗被罢免兵部侍郎之职,离京回福建任泉州知州。林栗著述很多,但都散失了。现存传世著作是《周易经传集解》,这部书于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 年)四月进献朝廷,因为林栗与朱子交恶,所以该书当时一直不受学者重视。直到林栗去世依然“书几不传”。
因缘巧合,南宋教育家黄干是朱熹的女婿,也是朱熹学说的传人,他同时还是林栗的学生。由于黄干出手热心传承,最终使《周易经传集解》得以流布,乾隆年间录入《四库全书》。林栗去世时,黄干为其写了祭文,其中云“我公受天劲气,为时直臣”,对林栗作了很高的评价。后来朱熹对林栗的部分观点也给予了肯定。林栗去世后,皇帝追赠少师,谥“简肃”。林栗“有治才,喜论事”,史书上评价他“为人强介有才,而性狷急,欲快其私忿,遂至攻诋名儒”“至其畴昔论事雄辩,经略有才,亦别是一流人物”。
旧时龙江桥
福清的龙江桥是北宋政和三年(1113 年),由太平寺僧人惠鄙、守恩等倡议造桥,取弥勒岩之石垒筑桥基,费时三年桥基始出水面。以后乡人林迁、林霸、陈侈、僧人妙觉等人继续募缘建造,前后历时 10 载,耗钱 500 万缗(每缗 1000文),于宋宣和六年(1124年)始告桥成,初名螺文桥。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少卿林栗根据“江南沙合接龙首”的古谶语,更名为龙江桥。
林栗去世后,归葬福清方城里拱辰山,就是现在福清城头镇的拱辰山。墓前有石刻两行:“天生一穴,鬼神司之。后世子孙,无得开掘。”
福建省黄檗禅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白撞雨
高山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