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常用的几种读书方式

2024-05-19 08:52 阅读量:3k+

华人号:华人头条-荟萃文坊

常用的几种读书方式

作者  李燕巧

李燕巧简介:北京人,语文教师,中国知网文库发表300本书稿。从事教育教学理论实践;文学创新;语文(跨学科)思维研究;人文社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学生作品成果;家校协同;生态戏剧;线上线下融合技术教学;文学创作。

♥♥♥♥♥♥

    学校是影响孩子读书最多的场域,一所弥漫读书气息的学校,才能为他实现真正自主学习打下基础。如果这所学校不是一个教师用读书影响孩子,是更多,或者是所有,那么这所学校的师生学习与校园生活会是幸福的。

每个教师对读书的理解不同,从我言,喜欢用这样几种方式和孩子一起读书。

1.把读书与仿写、创造结合。

2.寻找校园读书空间与时间。

3.从课程出发开展多样性读书实践创造活动、项目。

4.提供读书、创作成果展示平台。

5.鼓励家庭参与学校读书活动和孩子读书任务。

6.用文字记录读书与创造过程。

    记录孩子安静读书与感情朗读。

听,“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欸乃声。”

看,春之最美在破晓,夏之最美在夜晚,秋之最美在黄昏,冬之最美在清晨。

再看,“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出自陶渊明《四时》)

我们在这一听一看中,感受着生命的际遇和诗意的栖息。《界外》中写到:“什么样的眼睛看出什么样的结果。”而,我说,什么样的心灵会听到什么样的声音。

所以,我愿在我的一听一看中,来唤醒你们心中那个藏在心底面的东西。渴望有天,你们可以找到隐藏在身体内的属于自己的那份特殊的使命和自己注定要做的那件事。所以,我希望在一听一看中对你们的引导都是自然的,像你们仿写诗中提到的流水样。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无所滞中,以百态存于你们心灵的自然界,让你们容纳万物时,也有滋养万物的德行。所以,我觉得,只做教书,不做道理,是有点“可怕”的。

十一长假过后的你们,有点不一样了,是说不清的不一样。不知你们是在走入大自然赏美景时被陶冶了?还是得到了十足的放松与休息,还是读了泰戈尔诗集,读了冰心诗集,读了金波诗集,在仿写的过程中得到了乐趣,而不一样了?

总之,你们有了安静中的活泼可爱,有了灵动光彩的眼神,有了顿笔思索的凝视,有了一动未动的读书姿态,有了欢快畅谈的笑声,有了彼此称赞的话语,有了争先劳作的身影,有了感染旁人的光环。

这天,你们在我面前安静早读,安静自习,安静排队,安静就餐。我呢,在你们的安静中放松下来,开始有意无意地与你们玩笑一句、两句。每当此时,你们就像平静湖泊中丢入一颗石子激起的那欢腾蹦跳的小水花,蹦着言语的欢喜,蹦着面容的神采,一言一语,一前一后议论起来。

喜欢,你们一动一静中的样子。因为,我们在安静的专心中享受着学习之趣,在活跃气氛中获得着快感之趣。两者的自然交替,显得十分亲切有味,让你们回归到孩童的天性时,我也回归着成人的天性。或许,我们的天性是一个样,都是童心的天性。

这天,薄博的朗读声格外入了我们之耳,那么高昂,那么情感饱满,那么感染心绪。使我不得不擦掉左侧黑板的文字,写上“声音洪亮,自信表达(朗读)。”并告诉你们,接下来,让我们就这样读书吧!读书,不但静静读,仍要高声诵读。谢谢,薄博,给我们带来这沁入心灵的读书样子。

    记录孩子仿写的样子。

109日。来容拿着他仿写的本子来拍照,发现拍照的页数是最后一页。这是写了一整本了吗?怎么不到一月时间就自然写了一整本了呢?我在心里反复叨念起来。来容,你整本仿写的文字,不禁让我有了平静之感动,不禁让我想起抄录在笔记本上的这句话,“我的原则特别简单,就是跟随自己的兴趣,或像哲学家约瑟夫·坎贝尔说过的,‘追寻你的幸福’。

来容,你让我这个成人知道了什么幸福——简单,就是幸福;来容,你还让我这个成人知道了——我们要慢慢读懂简单,才能慢慢理解复杂的生活;来容,你更让我这个成人知道了——要让自己学习变得简单起来,虽然难,但也要去学习。

    记录阅读表达与基础知识的学习。

1010日,对你们引入学问的趣自然进到课堂。我们围绕一个问题讨论,练习了表达后,要把口头文字整理成书面文字。我想,这个过程是必要的,是重要的。对于孩子,会说,不代表能写出来。人脑的思想到口的过程快,而到手的过程慢,慢到写出来的文字与说的话语有时竟是两个样子。

一个月时光,你们对大双线本渐渐熟悉了。今天刚刚好,一切仿佛都是冥冥中的刚刚好。按照黑板的板书,结合语文书的批注,整理成文字在双线本上。从没实践过三年级孩子书写双线本的过程,我的心是紧紧的。

待,看到你们一个一个上交的双线本时,我,张口结舌,实不该用紧紧的心去想你们。你们居然印证了,与上届毕业班常说的——给出孩子一片天,定会还来五彩天空。所以,我个人总是觉得,对于孩子的教育要在原有基础上,自然而然地进行再深一些地引导,找到那种不是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通过自己思考和实践得出的自我领悟到的知识。

    记录一个小女孩的千字文梦想。

今日,是我来托管班。我改着你们的文字,你们写着你们的事情,很快就到了时间。摆摆手,与你们一一道别。若晴,是最后一个摆手道别的。怎么又转过头来呢?

“李老师,我想跟您说,我也要写一千字的作文。”

“一千字的作文!”我惊讶地睁大眼睛,“啊,太多了,写三百字就行。”

“我分三天写,一天写三百多字,这样就一千字啦!李老师拜拜!”

“拜拜!”

回办公室的短途中,我偷笑着,一千字,在思想里反复想着,好有趣的若晴。若晴,谢谢你,我终于可以自然的把《书写》这书中的摘抄与你们分享了:

一切书写都是一种自我书写,因为正是书写帮助我们赋予所处的世界以意义,帮助我们对每个不同片段中的自我进行感知、认识、思考与反省;只有不断地对自我进行重新书写,才能使我们的意识生活得以继续存在,才能令我们适应自己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所扮演的各种不同角色。

若晴,写吧,我等待看你的一千字作文,那将是你第一次长长的自我书写。

    记录孩子间创作交流。

1012日。低头判写字本的我,听到一个声音:数数你写了几首诗?我像触了电,抬起头,看到玉伯和嘉泽凑在一起,数着玉伯的仿写本。

“别动!”

玉伯和嘉泽还没反应过来,我便按动手机照相功能,留下了瞬间就消失的学校生活掠影。

你俩数仿写诗的样子,使我知道了——诗意不是一种轻飘浪漫的状态,而是人本真生存的光华。我们仿写诗以来,并没有被诗意的浪漫飘到天空,反倒是我思,故我在。

“李老师,您看,这是我的书名,我要开始写书了。”

“《金黄的小道》。”我字字读着,我的心呀,瞬间绽开了一朵雪白雪白的莲花,“好,我期待着。”我欢快说着,感觉自己都像个小女生了呢!

    记录孩子阅读课的样子。

又是周五了,依然留出一节语文课来读书。或许,宸瑄离我近,抬眼就可看到的缘故。我被这个小孩子专注读书的样子吸引了,文字在脑海里荡漾,用怎样文字描写这自然而然地舒服的读书样子:“当我们面对孩子,觉得他们天真、坦诚、率性、可爱……这时,我们其实还应充满敬畏,因为他们太神秘,太神圣了,他们同时也是我们的祖先!”(出自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

宸瑄,这自然地舒服的读书样子,我们这些大人能做到的恐怕也是寥寥无几呢!宸瑄,你是我要模仿的样子。

    记录家庭成员的创作。

1013日,就是今天,今天秋雨蒙蒙,不去打伞,走在一排高树下,好冷,这是到深秋了吗?可,树木的叶子还顽强的绿着。我裹裹衣襟,暖和些,脑袋里的你们自然来了,同时自然来的还有你们的家人。自我们读诗,仿写诗来,我们不仅点燃着自己,也点燃着我们身边之人。

梓淳爸爸和梓淳游玩时,听着梓淳在自然风光里创诗,自己也自然写下了一首打油诗:

清晨携子进公园,

一前一后两相干。

蹒跚学步忽昨日,

如今已是好少年!

多可爱的爸爸。

景恒妈妈带景恒和妹妹(5岁)游玩时,看着哥哥景恒写诗,不会写字的她来了口头诗。妈妈好可爱,及时录了下来,打成文字给我:

祖国妈妈,您是蓝蓝的天空,我们是展翅高飞的小鸟;祖国妈妈,您是富饶丰美的草原,我们是幸福顽皮的小羊。

听,《文章家与先知》中说,“思想,孩子,根本的脑力活,艺术的所有差异便从这里来。”合上冰心《繁星·春水》的最后页,打开《金波诗选》,我们在仿写诗中活跃着思想,把根本的脑力活,自然地成为了趣味。

看,《你不必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中写有,“时间是一种滤镜。它帮我们更好地看清一切,让我们看清来的路,也看清要去的方向,它会一点点把我们打磨成我们想要成为的那个人,而前提是,我们从未放弃过这种努力。”我们所有读的书,所有写过的文字,所有思索的过程,所有体悟到的趣味,都将让我们自然而自然地看清来的路,也看清要去的方向……

    记录孩子废寝忘食创作的样子。

四点多,意识回归现实,不假思索起身,自然拿起手机翻看。禹博爸爸的朋友圈:明天学校组织露营,让他早点睡,没躺下两分钟,自己爬起来写作文了,说脑子里全是作文,必须得写下来!

来到学校,匆匆至办公室,急急打开手机,慢慢点击文字:禹博开始写童话书了,我要求写一篇即可。而他已写好目录,那是童话书的框架;而他已经乐而忘忧了,那是趣味之使然。与你们相遇,真是幸福。

    记录教师的即兴创作。

    短暂车程中,看到任书记的诗——《致青春》。

致青春

任炜东诗

细雨迷蒙,结伴登高峰。

学子园丁,金秋情意浓。

谁在长城?望燕赵山河。

北中师生

学,从不间断。

教,乐在其中。

这是20191013日,任书记有感于浏览北京中学水长城露营活动照片、视频的诗。也想着跟你们学,去仿写,仿写一首任书记的诗。

想着,就做起来。露营当晚,踟躇无法入眠,便拿起笔记本,笔尖若飞流直下三千尺,仿写下《致童心》。

致童心

李燕巧诗

迎和煦飒风,结队露营行。

童心伴师心,金秋暖如春。

谁在舞台展?放眼望孩童。

北中师生

学:趣味之自然。

教:自然之趣味。

欢迎阅读:

李燕巧教育理念第一部

请孩子了解教师的样子

用情意将“为学与做人”跟孩子连结

做个“幽默”的教师

教“感恩”

发现孩子,引导个性化发展

规则教育,是实现内在自由的沃土

让“默默无闻”的孩子站在阳光下

让书走入孩子日常

带孩子写诗,当好“助手”

做好教师的“繁复”•爱

谈趣味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常用的几种读书方式》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卡罗莱纳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C-社区生活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