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13:10 阅读量:1.1万+
华人号:华人头条-贵州从品种迭代到工艺升级
贵州油研打造“从一粒种子到一滴油”的油菜全产业链
4月28、29日,贵州省“优质油菜全程机械化及全产业链开发技术交流培训会”在思南县塘头镇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农业工作者、相关专家、企业家代表,以“扩面积、提单产、延链条、提价值”为主题,围绕优质油菜良种繁育、种植,及高品质菜籽油精深加工、功能型菜籽油研发,探讨“从一粒种子到一滴油”的油菜全产业链开发与应用。
本次活动由贵州省农科院油菜研究所、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思南综合试验站、贵州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加工功能实验室与贵州油研纯香生态粮油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分为油菜新品种现场观摩和油菜产业开发交流培训两个环节。
参会人员现场观摩油菜新品种
油菜产业开发交流培训现场
“扩面积、提单产、延链条、提价值”保障粮油安全
当前,粮食安全和油料供给保障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贵州作为山地特色农业大省,油菜产业不仅是保障粮油安全的重要抓手,更是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产业。
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副所长张超表示,“扩面积、提单产、延链条、提价值”是保障粮油安全的根本任务。贵州山地多、耕地碎片化,必须依靠科技突破瓶颈。
张超仔细观察油菜种子的生长情况
一要加快“良种选育推广”,科研单位联合企业市场,选育适应贵州气候、抗逆性强、含油量高的优质油菜品种,推动“品种更新换代”;
二要深化“全程机械化技术攻关”,重点突破山地小型农机装备研发、播种收获环节机械化率低等难题,构建“耕、种、管、收”一体化技术模式,降低劳动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三要推广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实现“藏粮于技、藏粮于地”。
品种改良、工艺升级 打造“从一粒种子到一滴油”的全产业链
28日下午,与会人员分别前往贵州省油菜研究所与贵州油研纯香生态粮油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在塘头打造的优质油菜品种繁育基地,实地考察了“油研36”、“油研BD28”、“油研80”三大核心品种。
据介绍,“油研36”品种作为直播专用种,具有抗倒、抗病、抗寒等特点,非常适合全程机械化种植,不需育苗移栽,能大幅降低人力成本,促进增收;“油研BD28”具有高抗病、大颗粒高含油、高产广适应等优势,除贵州本土外,在西南川渝地区、长江中游的两湖等地都有大范围种植,其亩产可达240公斤;“油研80”是科技转化的最新突破,油酸含量高达80%,媲美山茶油、橄榄油,且含有两者稀缺的欧米伽3脂肪酸,其脂肪酸组成更均衡,也更具性价比。
仔细观察新品种的挂角数量
检测油菜角的生长长度
细数每一个角的结籽颗数
“高产量、高含油率、高营养价值,这三个品种从不同角度,均实现了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大幅提升。”贵州油研纯香生态粮油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代传达说,“油研BD28”的大颗粒、高含油属性,是公司生产脱皮冷榨菜胚油的主要原料,通过机械脱皮、低温冷榨,无需精炼,即可生产出油体金黄、可直接冷油下锅炒菜的优质菜籽胚芽油。而“油研80”品种的培育成功,也为公司研发生产出既能媲美山茶油、橄榄油营养价值,又让广大消费者都吃得起的高品质食用植物油奠定了基础。
油研纯香公司生产的高油酸菜籽油
据代传达介绍,油研纯香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正依托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的科研转化,打造出集优质油料品种培育、种植,高品质菜籽油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并在原有脱皮冷榨生产线的基础上,正在新建占地5000多平米的“功能型菜籽油数字化研发中心”,真正实现“从一粒种子到一滴油”的全产业链打造。
以全产业链开发为突破,激活油菜产业价值潜能
“从营养学上说,菜籽油是脂肪酸组成均衡、营养全面,且具有广大消费市场的常见食用油,但受其含有刺激性物质及加工工艺限制,厨房表现不佳,严重影响了普及推广,这就需要我们从品种改良、工艺升级入手,以全产业链开发为突破,激活油菜产业价值潜能。”贵州省农科院油菜研究所正高级农艺师,优质食用油研发部、油菜育种研究室主任余顺波表示,当前我省仍以原料销售为主,加工链条短、附加值低,必须推动“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升级。
余顺波做油菜全产业链应用讲座
延伸“加工链条”。支持企业开发菜籽油精深加工产品:如高油酸菜籽油、脱皮冷榨菜胚油、功能性菜籽油等,拓展饼粕蛋白提取,油菜苔、油菜花的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利用等多元化路径。
打造“品牌矩阵”。依托贵州生态优势,培育“山地有机油菜”“非遗传统工艺压榨”“功能型压榨菜籽油”等地域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拓展“农旅融合场景”。结合油菜花海观光、农耕文化体验、菜籽油DIY工坊等新业态,实现“一产接二连三”,助力农民增收。
下一步,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将继续与企业精准对接,进一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并以协同联动为纽带,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同时,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专业化农机合作社、技术托管服务组织,解决小农户“用不起机械、学不会技术”的难题。最后,加强“示范带动与培训推广”,建设一批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形成“百亩田、千亩方、万亩片”粮油示范基地,开展“田间课堂”“手把手培训”,让科研技术真正落地生根。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