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坚守基层30余年,她说百姓眼中的光就是意义

2025-04-01 15:20 阅读量:5.7万+

华人号:社会能见度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黄志丽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全国模范法官等荣誉。

在法院工作近三十年,从一头青丝到两鬓初霜,我经历了刻骨铭心的成长,见证了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伟大进程,改变的是容颜和气质,不变的是信仰和责任。在审理的7000多件充满烟火气息的案件里,上万名当事人如释重负的笑脸,是我所有坚守的意义所在。接下来,我结合“三个贯穿始终”工作法,分享三点体会。

一是要将调查研究贯穿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才会强大起来”。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法治本身不仅是规则之治,更是良法之治。多年审判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民事案件无小事,纠纷根源纷繁复杂,我们不能简单地适用“谁主张,谁举证”。正确适用举证责任,需要法官日积月累地提升对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融合理解能力,准确认定案件事实更需要法官在每一个具体案件中深入调查研究,才能看清真矛盾、查清真问题、解决真纠纷。

一次城中村征迁,两姓氏族因为一块不到20平方米的无墓碑坟地归属发生纠纷。村委会求助于工作室,我带领团队加班加点、进村入户,追根溯源最原始的证据。一天工作结束,月华点点、星光微茫,我又带着小书记员来到故坟旧土堆前,一个个坟头辨别先者姓氏。经实地调查,结合翻阅的原始资料、20多位村里长者的证言,无碑旧坟最终确定归属,两姓宗亲心服口服、握手言和。

调查研究贯穿始终是办好案件的必修课。作为法官,只有俯下身板,在深入调查研究、探求案件根源、厘清案件证据上下足功夫,还事实以真相,让情理法理得以充分昭彰,才是人民群众最需最盼、可感可触的公正。

二是要将亲和调解贯穿始终。“定分”重在“止争”。一份准确适用法律的裁判文书,不一定能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如何把严谨的书面法条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如何融合情、理、法,稳妥处理好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情绪?桩桩件件都是考验。

调解是一项综合性能力。我经手的民事案件,涉及各类群体,纠纷矛盾的产生大多经年累月、新旧交织、盘根错节。如若法官不能了解矛盾始末,又缺乏相关领域知识,很难获得当事人充分的信任。于是,我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知识的学习,时常走街串巷拜访乡贤,在了解当地风俗民情的同时,拜老百姓为师,请教做好群众工作的金点子。

我渐渐体悟到,亲和调解贯穿始终的工作真谛——没有温度的司法是没有力量的,失却亲和的调解是没有根基的,只有在法律维度、契约维度、人性维度上实现“三度契合”,才能促成矛盾纠纷的多元、实质性化解。毕竟,气不顺、案难结;事不了、人难和。

三是要将释法析理贯穿始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指出,老百姓打官司不仅仅是要个裁判结果,更要一个有理有据、可感可知、令人信服的“说法”。法律条文一句话,释法析理大文章。念好“释法析理”的“心经”,让当事人赢得明白、输得信服,至关重要。而啃“硬骨头”,要有好牙口,越是“疑难杂症”越要“三诊合参”——庭前释法、审中析理、判后答疑。

很多当事人到了法院就非要争出个子丑寅卯,所以从庭前解纷到判后释法析理,需要延伸出一个更接地气、功能更丰富的载体。“知之者不如行之者”,2012年,法官工作室应运而生。我带着年轻法官、助理和书记员,每周巡回驻点,开展诉前化解、诉中调解、判后释法、法治宣传等工作。走进群众当中,站在直接回应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第一线,法官工作室真正成为了“小街巷大民生,小窗口大情怀,小服务大格局”的实践平台,成为“家门口的小法庭”。

一天,一位阿婆拿着一份外地判决书走进工作室,问我:“为什么我有退休金、有空闲时间帮忙接送孩子,法院仍然把孙女判给我前儿媳妇?”我耐心地将法律为什么这么规定,法院为什么这么判决,以及想孩子了如何探视等一一作了解释。阿婆最终释怀,笑着说:“你这样掰开说,我就明白了,青春期更需要母亲的引导,法院还是讲道理的嘛。”

看着阿婆的背影,我感触更深。释法析理是必须融于日常、持续深耕的专业能力。下乡路途、出差路上,我会在碎片化时间里或咀嚼法条法理、或精读案件新型难点、或钻研案例库案例,不断提高自己办案的能力和水平。

我一直认为,一名法官应当有两个灵魂:一个是专业、权威、规范的法律之魂,一个是能抽丝剥茧、巧于共情,精于调解技巧,悲天悯人的良善之魂。只有根植于法律规定、公平公正不以损害一方利益为手段的调解,才能真正地定分止争;而基于专业、规范、权威的法律作出的判决,才能让人服判息诉;种种关键在于对法条的娴熟掌握和对法律理解、适用的驾轻就熟。这样的理念,在团队年轻干警工作中得到了验证。我分管的巷口人民法庭,“巷安无讼”调解模式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能”典型案例。

根植百姓沃土,择一事终一生。我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把惠民生的服务做细、把暖民心的小案办好、把顺民意的公正落实,以“如我在诉”意识把审判主责主业高质量地落到基层的田野上,为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贡献微薄之力。

来源:人民法院报·2版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坚守基层30余年,她说百姓眼中的光就是意义》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阿根廷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中国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