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4 20:39 阅读量:5.5万+
华人号:黔酒茶当第一缕春风拂过,嫩绿的新芽便迫不及待地冒了出来,它们不仅宣告着春的到来,更是开启了黔南人民的致富密码。
黔南春茶,香飘万里
香飘万里:春风唤醒致富芽
暮春三月,三都自治县大河镇的茶山上云雾缭绕,将最后一批明前茶卖完,蒙琴帮看着自家500亩茶园,算了一笔账:春茶0.5万公斤,100元1公斤,50万元的收入到手。夏秋茶采7个月,平均一个月1.25万公斤,16元1公斤,7个月140万元的收入到手。
三都茶山。图源:灵绣三都
蒙琴帮这位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已是年销售额超190万元的茶企负责人。10年前,命运给蒙琴帮出了道难题:丈夫病逝,留下3个求学儿子和沉重债务。当她在荒草丛生的下甲照组山头徘徊时,政府贴息贷款和技术帮扶政策点燃希望。2013年,她与合伙人赵荣美带着3条“开路犬”闯进大山,扔石惊狗探路、挥刀斩草辟径,硬是在茅草比人高的荒山种下首批茶苗。
“账户里第一次进账5位数时,手都是抖的。”蒙琴帮抚过青翠的茶垅回忆,她的茶园不仅偿还了所有债务,更成为当地就业引擎,春茶季日均吸纳百余名采茶工,夏秋茶采收期持续7个月,带动户均增收2万余元,曾经劝她“种田才有饭吃”的乡亲们,如今都成了茶产业链上的“合伙人”。
群众正在采茶。图源:灵绣三都
蒙琴帮的故事正是黔南茶产业振兴的生动注脚。
北纬25°的黄金产茶带,年均气温16至24摄氏度的三都,是茶叶生长的天然“温床”,全县13.3万亩茶园吞吐着云雾,10.2万亩投产茶园今春已创下2亿元销售额。
在天时、地利的基础条件上,三都乘势而上,以“科技兴茶、质量立茶、品牌强茶”为战略,构建“生态种植+智能加工+全程溯源”产业链,为茶产业送上了“人和”。据相关部门统计,三都自治县预计今年茶叶产量将达到5100余吨,产值8.3亿元,预计带动全县2.1万户8.7万余人,户均增收2万余元。
快递员打包春茶送往杭州茶市。图源:灵绣三都
茶香四溢:产业铺就振兴路
放眼全州,137万亩茶园更是蔚为壮观,124万亩投产茶园滋养着42.66万从业人员,其中5.14万脱贫群众在茶产业链上找到新生计,黔南各地因地制宜,纷纷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
都匀毛尖茶园。图源:桥城都匀
贵定县围绕“茶文化+茶科技+茶生态”“三茶”统筹理念,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为目标,打造茶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平塘县大力发展茶叶种植、加工与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条,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丰收”。瓮安县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规格高、质量高的欧标茶园和茶企,稳定茶园面积20.81万亩,实现投产茶园20万亩,预计2025年茶叶总产量1.63万吨,产值22.8亿元……
茶产业是黔南州传统特色优势主导产业,都匀毛尖是全省主推的“两红三绿一抹”茶叶品牌之首。
都匀毛尖茶礼盒。图源:桥城都匀
近年来,黔南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都匀毛尖品牌打出去”的嘱托,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奋力做大绿色产业,做强毛尖品牌,促进脱贫增收,推动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走上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富民的绿色发展之路。
黔南举全州之力统一打造都匀毛尖区域公用品牌,目前已有都匀毛尖、贵定云雾贡茶、独山高寨茶、瓮安白茶4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都匀毛尖”以52.23亿元的品牌价值领跑全省,3000余个销售网点遍布全国,出口版图延伸至北非,依托区域公用品牌带动作用,黄红缨、贵天下、贵山、贵州味道、匀山、梅渊等一批企业品牌也远近闻名。
茶农们正在采茶。冯小东 摄
如今,黔南州12县(市)现有茶园面积137万亩,投产茶园面积124万亩,基本形成了以都匀、贵定、三都为“主体”,瓮安、平塘为“两翼”的茶产业发展格局。黔南州茶叶企业及合作社达869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41家,规上企业18家。除了传统名优绿茶加工,黔南还积极优化产品结构,开发出大宗绿茶、红茶、白茶、抹茶、碾茶、茶叶衍生品等精深加工产品,2024年全州茶叶总产量6.42万吨,各类茶叶争奇斗艳。
工人在茶园摊晾茶青(无人机照片)。肖伟 摄
智慧“茶香”:科技注入新活力
科技赋能让传统茶业焕发新机。在贵州茶之旅数字乡村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线正将春茶加工效率提升大半;在黔南职院的实验室里,科研团队攻克了茶叶衍生品开发难关;在绿茵湖产业园,贵天下、天福集团等龙头企业安营扎寨,打造出“种植-加工-文创”的全产业链……
贵州茶之旅数字乡村有限公司积极引进高科技设备进行制茶,不仅释放了生产力,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茶叶品质也更有保障。图源:活力贵定
新质生产力贯穿了黔南茶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招商引资,补链强链,实现产业集聚——
以绿茵湖产业园为平台,按照“强链、延链、补链”原则,聚焦茶产业链上、中、下游谋划招商引资项目。上游结合都匀茶品种单一性短板,招引一批基地建设行家里手,丰富茶园基地茶树品种;中游采取“走出去”招商推介和“请进来”考察对接相结合的方式,招引一批省外大宗茶生产加工企业;下游围绕有机肥加工厂、茶旅、茶文创品、茶保健品、茶食品、茶饮料、茶日化品等招引项目,引进一批省外优质精深加工企业,提升残茶、茶末、茶梗等“边角废料”利用率,实现园区“加工、销售、物流”一体化发展,贵天下、黄红缨、天福集团等亿元以上优强企业纷纷落户。
都匀毛尖奶茶。图源:桥城都匀
科技创新,人才汇聚,赋能产业发展——
全州建有黔南职院、贵州经贸学院、黔南师院、盛华职业学院以及黔南州农业科学院(都匀毛尖茶研究院)、贵州省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贵州都匀毛尖茶工程技术中心、农业农村部黔南茶叶试验站等8个涉茶科研院所和研究平台,有科研与推广人员360余人及国家级制茶大师欧平勇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子全、欧阳国祥这些代表人物,还有州级和县级一批优秀制茶能手。全州涉茶发明专利授权80项、实用新型专利200项、著作权600项,在茶树种质资源方面,都匀地方群体种和鸟王种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出版了《黔南州茶树种质资源库》《鱼钩巷》等书籍,彰显科技创新实力。
除此之外,全州积极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联社”及“三变”入股形式等多种经营模式,建立农户与茶企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种茶、管茶、采茶等获得工资性收益,提升群众获得感。
如今,全州茶叶从业人员达42.66万人,茶农年人均收入达1.75万元。
黔南春茶,正从一片小小的绿叶成长为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大产业。从蒙琴帮的个体突围到全州茶农的集体增收,这片绿叶书写的不仅是春天的味道,更是共同富裕的时代答卷。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