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4 17:25 阅读量:3k+
华人号:水韵江苏4月23日晚,南京鸡笼山下光影流转、丝竹声声。在一场“以音籁为舟 溯游千年文脉”的视听盛宴中,南京“世界文学之都地标网络”001号——南京“世界文学客厅”迎来了开馆三周年纪念日。
由南京民族乐团、世界文学客厅联手打造的文学演艺新场景“文都乐社”也正式启幕,带领观众赏一幕文都乐、读一部文学史。
空间重构,渐入佳音
“文都乐社”启幕演出依托文学客厅的建筑、游径、连廊、庭院,将观展、游园、赏乐串联,形成环游式体验。
观众由“文学人物”引领,蜿蜒行进,依次通过主厅的展览、连廊的市集,最终到达庭院,一睹舞台真容,开启丝竹文心交响之旅。
在主厅的展览空间,《世说新语》与阮、《千字文》与笙、《牡丹亭》与昆笛、《桃花扇》与琵琶……民乐器与传世名著并置,带领观众回溯文学史上文乐交融的经典瞬间,乐手以一曲《梅花三弄》为引,邀请观众即兴演奏数字古琴,见证指尖弹拨化身舞动琴弦的光影符号。
在连廊的市集空间,民乐团的八音文创、大梦红楼的非遗漆扇、十竹斋的彩色笺画、文学之都的博物馆护照、宁好之家的袖珍名著……文都美好产品集中亮相,让文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可感知、可体验、可带走、可珍藏。
在庭院的演出空间,舞台如散点透视的中国古代画卷一般铺陈—亭台、水廊、曲桥承载不同的乐器乐手,或独奏或合鸣,挑动着视线游走,草、木、水、石点缀其间,高低错落,形成了高远、深远、平远的观赏意境。庭院后方的建筑幕墙上,光影跃动,时而竹影清风,时而珠帘轻卷……园景、声景、光景,三位一体,吸引观众渐入佳境与佳音。
丝竹为舟,溯游文脉
八支丝竹民乐曲,八段文学诗词话,将南京一千八百余年的绵延文脉串联。
一曲中阮独奏的《酒狂》将时光倒回一千八百年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的阮籍在竹林间醉饮长啸,以佯狂对抗乱世,用诗文叩问天地。
醉意苍茫罢,大鼓击响《入朝曲》,碰撞琵琶的铮然铿锵,共谱南齐诗人谢脁笔下“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巍峨气象。
时光来到唐朝,金陵怀古诗中的无限惆怅化作《烟雨台城》,二胡如雨丝,竹笛作鸟啼,琵琶似柳枝,共叹“无情最是台城柳”。
尔后,南唐帝王词人李璟的春恨穿越时光,一曲筝笙合奏的《卷珠帘》,让五代的风,轻卷今夜的帘。一支竹笛伴随昆曲清唱,又将观众带入《牡丹亭》里至情至性的世界,叫人“情不知所起,一往而生”。
清代画家孙温描绘的大观园随一首《宝黛情》“浮”上客厅墙头,黛玉葬花的泪、宝玉摔玉的痴,遇见古筝与琵琶,奏响凄美的弦上永恒。
时间又来到朱自清与俞平伯同游秦淮河的夜晚,二胡的柔弦漾开水波,扬琴的脆响如灯火闪烁,交织成《桨声灯影》里梦的眼睛。演出的尾声,乐手们合奏一首《茉莉芬芳》,从冯梦龙《挂枝儿》里闷时来采的江南芳蕊,到约翰·巴罗《中国旅行记》中广为流传的东方旋律,一朵《茉莉花》从“园中花”绽放为“世界曲”,亦如南京从中国的“天下文枢”走向世界的“文学之都”。
文都焕新,奏响新篇
2022年4月23日,南京世界文学客厅在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文学馆旧址上落成开放。开馆三周年之际,这座文学之都的核心枢纽也迎来焕新—数字文脉屏上新一批“交互景观”实现文学时空轴全景式探索,《青春》《雨花》《钟山》《译林》创刊至今的编辑故事,文学名人在宁求学档案与逸事登陆文学教育专栏,“文学是一条河流”访客交互留言装置面向公众开放……
客厅的文学剧场也迎来新场景——由南京民族乐团携手南京世界文学客厅打造的“文都乐社”,以小规模、青春化、文学性、交互式为特色,优选青年演奏家形成不同于以往民乐交响演出的“小乐团”,立足“世界文学之都”的深厚文脉,以文学客厅为据点、辐射全市文学场所,打造“小而美、小而精、小而活”的文学演艺新场景,实现丝竹与文心共响,传统与潮流共生,文学、文艺与文旅共荣。
南京市演艺集团副总经理、南京民族乐团执行董事赖炜介绍,文都乐社主要面向广大游客和市民,是补充南京夜间消费的演艺新场景。未来一方面会在 “文学客厅”驻场,进行常态化演出,原则上每周末一场;另一方面他们会结合南京 1800 年历史文脉,根据六朝文化主题、历史典籍和名人、文化大事件等不同主题,编创出更多有意思的作品,通过“文艺 + 文脉”主线,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南京,在感受南京文化符号的同时获得音乐体验,全方位了解南京。
南京创意中心设计服务部主任纪文心介绍,除了“文都乐社”庭院式演出外,每周六下午在面向鸡鸣寺路的水墙区域还设有公益性质的阳台音乐会,市民可以驻足观看。“我们叫文都惊喜剧场。因为你路过这里,可能是民乐,可能是舞蹈,可能是其他的新兴艺术形式,会有不期而遇的小惊喜。作为文学遗产地,南京世界文学客厅将用不断的生长,继续丰富观众的体验。”
记者 于锋 陈洁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