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欧非中心在比勒陀利亚成功举办“治国理政读书会”

2025-04-27 14:18 阅读量:3万+

华人号:观中国

  当地时间4月25日,“治国理政读书会”在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举行。围绕“筑牢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与会嘉宾各抒己见,就非洲国家借鉴中国治国理政经验、中非加强各领域合作、中非青年交流以及人文互动等议题进行交流。来自南非政府部门、智库学者以及媒体等50余人参加了读书会。南非主流媒体独立传媒集团、金砖电视台、外交学圈和南非《公民报》记者和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国新闻社、《科技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驻南非媒体记者进行了报道。

  与会者嘉宾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从发展、安全、文明三个维度指明人类社会前进方向,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一系列公共产品,同时为中国和非洲合作发展提供了保障,充分彰显了他对世界发展和推动文明对话的贡献。嘉宾认为,中国和非洲国家在治国理政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对于促进非洲国家及全球南方转型发展来讲具有现实意义。

  坚持人民至上

  南非公共服务及管理部部长姆扎莫·布特莱齐(Inkosi Mzamo Buthelezi)在发言中表示,2024年在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将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随后,中国和非洲国家还签署了“关于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这就意味着无论世界格局如何改变,地缘政治如何发展,中国和非洲将始终是最值得信赖的伙伴。

 

南非公共服务及管理部部长姆扎莫·布特莱齐在读书会上致辞(摄影:孙 翔) 

  他表示,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书中,可以看到,习近平主席有很强的国家治理能力,他坚持“人民至上”的治理理念,展现出中国从贫穷走向繁荣过程中的领导人的高能力和治理水平。“人民至上”已经成为世界治理的典范。

  中国在2020年底就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这是世界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南非目前还在为消除贫困、争取平等、增加就业而奋斗。“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学习中国治国理政经验,并应用到我们的治理实践中来。我们在探索如何将领导人的眼界、领导力,以及长期计划和自我约束转变成为施政政策,从而实现长期的转变。”他说。


南非前驻华大使谢胜文在读书会上发言(摄影:孙 翔) 

  南非前驻华大使谢胜文(Siyabonga Cyprian Cwele)表示,去年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对中国进行了成功的访问,参加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了会谈。作为访问成果,两国元首同意共同推进现代化建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农业、卫生、医疗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加强合作,并强调促进数字经济、新能源和人工智能方面共同进步。

  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全面脱贫。中国也愿意与南非分享在减贫和乡村振兴方面的经验,支持南非的城乡协调发展。在过去的25年里,中非合作论坛已经成长为一个重要的促进中非关系发展与合作的平台,惠及了双方人民。在去年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中非进一步合作、推动中非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中国已经在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和追求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大步向前,正在推动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另一方面,非洲也在非盟2063议程的指导下,打造“我们想要的非洲。”


南非前驻日本、西班牙、马达加斯加大使、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资深研究院赫特·赫罗布勒在读书会上发言(摄影:孙 翔) 

  南非前驻日本、西班牙、马达加斯加大使、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资深研究院赫特·赫罗布勒(Gert Grobler)在发言中表示,本次读书会是在南非和中国双边关系日渐上升的时候举办的。南中政治互信,相互团结。南中在许多全球问题上有相同的目标和价值观。

  习近平主席将中非关系提升到“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这对双方都有重要的意义。他表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英文版自2022年出版以来,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欢迎。这本书让世界了解和赞赏中国社会以及中国在世界发展和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主席的治国理政思想对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全面脱贫,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新兴经济体,尤其是非洲国家,应该学习如何推动“人民至上”的国家治理理念,实现包容发展和全球视野。

  促进中非青年人的交流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还多次提到青年人交流的重要性。赫罗布勒认为,中国和非洲致力于培养未来领袖,他们是未来南非、非洲和中国关系的主要推动者,在中非能力建设、团结和维护未来友谊方面,也是主力军。

  非洲是世界上年轻人口最多的大陆,15-35岁的年轻人超过4亿。这些年轻人的发展需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增加投入,以便给他们赋能,进一步推动非洲的发展。在大洲层面,非盟已经推出多项促进年轻人发展的政策和举措,让他们也能享受到人口红利。

  “我们应该鼓励年轻人继续接受并担负比以往更多的责任,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致力于为国家谋求发展、为民族谋求复兴,为人民谋求福祉。”他说。


埃塞俄比亚驻南非公使衔参赞顾秋博·柏拉楚在读书会上发言(摄影:孙 翔) 

  赫罗布勒的观点得到了埃塞俄比亚驻南非公使衔参赞顾秋博·柏拉楚(Gujubo Belachew)的回应。在讲话中,他强调,目前世界贸易格局出现的问题令人错愕。全球南方国家不能再处于“等等看”的状态,而是应该加强合作,捍卫本国的利益。

  中非关系之所以经历了各种挑战而依旧保持不衰,历久弥新,重要的因素是中非在发展上的眼界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的发展理念和非盟2063议程契合度很高。非盟2063议程提出的15个旗舰项目,有60-70%是与中国开展的合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书让世界了解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理念。中国的发展无疑是成功的,这一经验甚至超出了中国这一地域范围。非洲国家也需要清晰的发展道路和理念,需要中国和非洲的年轻人共同努力来推动。

  “我们共同生活在中非命运共同体中,我们需要有共同的眼光,让中国之治、非洲之治在未来成为现实。”他说。

  推动多边合作,抵制单边行动

  南部非洲科学、工程、技术、教育协会执行副总裁杨焕岭(Jan Grundling)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着眼于推动多边合作,致力于推动社会经济进步。


南部非洲科学、工程、技术、教育协会执行副总裁杨焕岭(摄影:孙 翔) 

  同时,国际社会还面临来自西方国家日益上升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冲击。比如美国,为了自身利益,采取单边措施,打着所谓“对等关税”的旗号,公然挑战现行全球秩序。西方强国这种以种意识形态为基础的区别对待,给世界带来更多复杂因素和不确定性。

  他表示,南非希望转型发展。南非-中国关系是新时代国际关系中的典型代表,不仅在贸易和外交领域,还在共建发展伙伴关系,互相学习发展经验方面取得了进步。更重要的是,中国和南非都在培养未来领袖,为即将到来的多极化世界做准备。


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葛迪恩·吉通加在读书会上发言(摄影:孙 翔) 

  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葛迪恩·吉通加(Gideon Chitanga)表示,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中国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社会稳定性,这也是中国积极推动多边合作的基础。民族凝聚力和稳定性在中国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非洲与中国的文化不同,政治制度也不尽相同,但民族凝聚力和社会稳定同样重要。在这一点上,非洲需要向中国学习。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是建立在稳定和团结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非洲的产品走向全球市场。


南非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关系和伙伴部主任邦加迪·玛伊麦勒在读书会上发言(摄影:孙 翔) 

  南非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关系和伙伴部主任邦加迪·玛伊麦勒(Bongani Mayimele)在发言中表示,中国的成功经常被称为“中国奇迹。”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中国的发展不仅出现了迅速发展的奇迹,更体现了五千多年的中国文明智慧、领导人卓越超凡的治理能力和人民坚强的发展韧性。

  “由于中国领导人的正确决策,中国一路快速发展,取得了卓越成就。2020年,中国就宣布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进入了小康社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也让世界了解到多边合作的重要性。”他说。

  推动中非人文交流


金砖电视台非洲频道总裁阿雅达·赫洛在读书会上发言(摄影:孙 翔) 

  金砖电视台非洲频道总裁阿雅达·赫洛(Ayanda Holo)在发言中表示,习近平主席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多次提到要加强人文交流,这里也包括媒体合作。中非应该进一步加强媒体合作。他认为,非洲媒体向中国介绍非洲的工作还不够,很多关于非洲的报道都是通过CNN或者路透社这样的西方媒体。他们的报道通常有失偏颇,甚至观点扭曲。“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媒体,让中国了解真实的非洲。我们现在正在建设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一契机,增加相互了解。”他说。


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西泽·恩卡拉在读书会上发言(摄影:孙 翔) 

  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西泽·恩卡拉(Sizo Nkala)表示,去年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未来3年开展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在落实“十大伙伴行动”过程中,人文交流,特别是年轻人之间的交流应该发挥重要的连接作用。中国和非洲国家已经在各种政策体系和合作项目落实中明确了共同推动现代化。非盟2063议程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行动计划都把这一点列为重点项目。


中非青年妇女协会主席、南非大学教授秦效顺在读书会上发言(摄影:孙 翔) 

  中非青年妇女协会主席、南非大学教授秦效顺表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里,有单独的一章谈“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治理国家过程中,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一点在中国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尤其明显。之前,中国的贫困人口主要在农村,十八大以后,通过精准扶贫,大量农村人口实现了脱贫。中非青年妇女协会也在致力于通过人文交流,青年赋权和妇女赋权,促进中非在脱贫方面的合作,帮助南非农业人口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中非共享发展机遇

  在交流环节,来自非国大青年联合会(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 Youth League),和南非学生大会(South African Students Congress)的代表积极发言,认为习近平主席治国理政的理念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习近平主席是世界发展和文明对话的贡献者,他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为中国和非洲合作发展提供了保障。


中国外文局欧非中心非洲分社首席记者在读书会上发言(摄影:孙 翔) 

  在总结讲话中,中国外文局欧非中心非洲分社首席记者倪延硕表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展示了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智慧。”2020年,中国已经实现了全国范围内全部脱贫的目标,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习近平主席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美国悍然发动贸易战之后,中国沉着应对,有条不紊地推出一系列措施,保证了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习近平主席强调,搞贸易战破坏国际贸易体系,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损害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当利益。

  他表示,中国一直重视同非洲国家之间的合作,并欢迎非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当美国向世界各国增加关税的时候,中国却在向全球南方国家减少关税。自12月1日起,中国给予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成为实施这一举措的首个发展中大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

  本次“治国理政读书会”由中国外文局指导,中国外文局欧非中心主办。读书会在南非当地引起强烈的反响。南非非国大党员、南非前体育和娱乐部副部长赫特·奥斯左森(Gert Oosthuizen)会后表示,本次读书会令人印象深刻,让南非人民更好地了解到中国发展道路和中非合作的重要性。中国按照本国的国情,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因此取得了发展上的重要成果;南非也应该学习这方面的经验,在国家治理上取得进步。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欧非中心在比勒陀利亚成功举办“治国理政读书会”》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巴西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中国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