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8 08:45 阅读量:1.4万+
华人号:最美长乐开展深远海养殖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
打造“蓝色粮仓”
是践行大食物观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重要途径
从松下大祉村码头出发,行船约20分钟,就能到达全市首套桩基桁架式大型智能化养殖平台“航宁一号”。这座距离海岸9海里的“海上堡垒”,不仅是鱼类的深海“豪宅”,更是我区深远海养殖产业突破与生态革新的缩影。
近日
记者来到“航宁一号”看到
作业人员正在将
宁德运来的5万斤大黄鱼
从船上倾斜而下
迎着海风
生龙活虎的优质大黄鱼
通过滑槽游进了深海
住进“豪宅”
这片广袤平静的海平面下
“生机”涌动
航宁一号
“‘航宁一号’长62米,宽52米,海面上所能看到的部分只是‘冰山一角’。它占海面积3200多平方米,养殖水体达到31250立方,年产量可达150吨。”福州市长屿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开木告诉记者,养殖平台除了养殖大量的大黄鱼,还有美国红鱼、真鲷鱼、赤点石斑鱼等主导名优鱼类,年产值达到1400万元。
大黄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而且生长速度较快,早期渔民为了满足温饱需求,以木制渔排作为“第一代住宅”、塑胶渔排作为“第二代住宅”的近海养殖模式,虽为大黄鱼养殖奠定基础,但仍受限于近岸海域的生态容量与生存压力。
随着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
第三代重力式深水抗风浪大网箱
第四代深远海养殖平台
相继问世
犹如海洋养殖领域的“空间革命”
突破传统近海养殖的地理桎梏
推动海上养殖向更深更蓝海域发展
不仅重塑大黄鱼养殖生长环境
更以空间重构带动产业转型
为蓝色经济注入全新动能
打开了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
与利用的崭新格局
据介绍
“航宁一号”是运用集成
海洋工程、新材料应用
和生态养殖技术于一体的
新型深远海养殖模式
湾外深远养殖海域空间巨大
海流通畅,自净化能力好
养殖对环境污染小
可以极大增加海水养殖经济效益
通过构建绿色生态养殖
与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
打造福州专属的地理品牌标志
如果说市场上的热销订单是“航宁一号”递出的“金色名片”,那么海面下的生态协作便是这张名片的“防伪芯片”——在这里,每一寸水体都经过科学规划,每一份代谢物都被重新利用。这套向自然学习的“深海算法”,正让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了完美的代码兼容。
站在“航宁一号”甲板上,王开木的目光掠过翻腾的浪花,定格在记忆深处。“在十几年前我看到别人捕捞到一条两斤多的赤点石斑鱼,那个画面至今难忘,现在我的梦想实现了!”随着一声“起网”,一个巨大的网箱从水底向上升起,看着一条条肥美的赤点石斑鱼在其中跳跃,王开木很是感慨,当初的画面也让他坚信深海藏着产业升级的密钥。
这场始于养殖设施迭代的产业升级
不仅重构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
更折射出人类向深远海进军的
智慧与勇气
过去提及深远海养殖
风高浪急往往让养殖企业和渔民
望而生畏
如今
深远海养殖装备技术创新
使之走向现实
以重力式网箱、桩基桁架式网箱
及养殖平台正推动海洋渔业
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
王开木是土生土长的长屿村人
20几岁开始进入养殖行业,最早在宁德养殖大黄鱼,2020年带着宁德积累的养殖经验他回到松下,乘着海权改革试点的东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如何在这片海域建造属于长乐人的“海上粮仓”,他将目光投向了深海,希望是美好的,深海的风浪却结结实实给他上了一课。松下海域一年有7个月海浪达到8级以上,把养殖平台投放在深远海,也意味着更大的风浪挑战,如果无法经受台风等极端天气的考验,很有可能血本无归。
“选择在这里建设海洋牧场,是全新而且大胆的尝试。挑战虽大,如果深海养殖平台能够建成,将为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探索出宝贵实践经验。”
在海上建造这样一座“庞然大物”并不容易,抱着这样的决心,王开木与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等单位于2021年开始投入养殖平台的设计和建设。
长屿岛海域风高浪急
给深海养殖设施结构的强度
设施的海上建造施工
以及后续的养殖管理安全等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高了设施装备制造成本
制约其养殖生产效益
因此公司在建造之前
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分析设计
最终探索出一条
适合当地海域和生产条件的
具有防抗强台风破坏
能有效进行养殖生产管理
能满足这片海域
名优鱼类养殖生存生长的
大型智能化经济型养殖设施
通过专业机构的建造及安装
将这座“庞然大物”牢牢扎在深海中
往深海打桩基
由于规模大、模式新
“航宁一号”的建设并无先例可循
因此
在建设过程中
常常是“见招拆招”
遇到新问题
便灵活调整设计和施工方案
探索出了一条可套可行的方案
凭借着这样攻坚克难的精神
“航宁一号”顺利落成
如今
新的挑战与机遇已然来临
“下个月我们‘航宁2号’将开始动工,规模是一号的两倍,养殖水体容量达到6万立方。”
王开木说。
积极发展深远海养殖
向海洋要食物、要效益
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持与多方协作
区农业农村局靠前服务,主动协调,积极推动政策落地,为深远海养殖发展保驾护航;长乐农商银行创新金融服务模式,通过信贷资金精准滴灌,破解项目融资难题,助力深海牧场从蓝图变为现实。在政企银三方联动下,如今,深远海养殖平台在长乐海域不仅实现了高质量发展,还拥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房产证”,为产业长远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近年来,长乐持续探索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完成养殖海权改革试点,坚持陆海统筹、港产城联动,围绕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目标,强化生态保护,科学开发资源,提升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海洋经济综合实力,为福州打造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作出长乐贡献。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