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军营创新进行时丨一群爆破兵“引爆”创意火花

2025-01-24 09:49 阅读量:1.1万+

华人号:光明网

一群爆破兵“引爆”创意火花

■薛道远 庄继红 严文苹

实用新型专利证书邮寄到连队,陆军某团地雷爆破连官兵分享喜悦。纪忠来摄

单兵雷场挖坑器在布设混合雷场中发挥重要作用。严文苹摄

月亮从层层乌云后钻出来,营区渐渐安静下来。

陆军某团地雷爆破连一间营房里,几名官兵正对着一个模型激烈讨论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楼道传来,房门被猛地推开,通信员捧着一封邮件:“我们的第二个专利证书到了!”听到消息,大家急忙放下手中的模型,围了上去。

这张凝聚了官兵们心血的证书,在每个人手里传递,大家脸上充满了抑制不住的喜悦。

短暂的庆祝后,官兵们又重新拿起模型、摆出草稿纸,继续方才的讨论……

这是他们收获的第二个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但不会是最后一个。

多闯一步,就离成功更近一步

那年凛冬,室外温度平均低至-20℃,厚重的云层连日不散,树枝上的积雪不时落下。

训练场上,锹镐撞击冻土、模拟TNT药块贴合木板的摩擦声此起彼伏。打完最后一个绳结,考官停止计时:“超时,不合格。”

听到自己完成课目训练的时间,列兵郭喜盈脸上写满了失落。

“再来!”郭喜盈搓了搓冻僵的双手,调整好心态准备再战。尝试了一次又一次,他的成绩却越来越差。天寒地冻,郭喜盈手指的关节已经麻木,指腹搓着绵软的绳子……这一幕,被连队张指导员看在了眼里。

“今天的训练感觉如何?”训练结束返回营区,张指导员走进班排和大家聊了起来。

“爆破基础训练,在室内我可以达到良好成绩,在室外却连合格都难。”

“是啊,天太冷了,手指僵硬,捏不住绳子。”

“冰块、土块、石块混合在一起,埋地雷有种凿大山的感觉……”

回到自己的房间,张指导员陷入沉思——天寒地冻,战士们的毅力和血性得到锤炼,战斗力却踟蹰不前。这个训练瓶颈该如何突破?他突然想起之前读报时,曾看到的一篇革新训练器材的文章。一个想法在他脑海中亮了起来——我们可不可以革新现在的训练器材,提升极端条件下的战斗力呢?

革新器材不能只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该从什么地方着手改进?想法与实践如何有机结合?接踵而来的问题像无形的锁,锁住的不仅是张指导员皱着的眉头,还有他那颗迫切想解决问题的心。

畅通言路,集思广益。张指导员和连长商量,筹划“小发明、小创新”课堂。在连队开展教育时,张指导员向全连官兵讲述了革新器材的想法,并鼓励大家畅所欲言。

一开始,大家的想法天马行空,一些奇思妙想虽然新鲜,却不太符合实际。这样的氛围,恰恰让张指导员感到振奋。

“制作直列装药是咱工兵的爆破基础课目之一,用现在的器材,冬季作业时间过长,上了战场就会很被动。我认为这可以作为我们革新的第一个器材。”一名训练骨干说。

这个提议得到了官兵们的认可。一场关于“如何革新直列装药”的创新研讨会拉开帷幕。不过,大家七嘴八舌过后,并没有实际收获。

究竟该如何改进?一天与家人视频时,看着积木在儿子手中从长方形变成正方形、再转换成其他形状,张指导员灵光乍现——直列装药是不是也能像积木一样,根据实际需求变换形状呢?

张指导员立刻召集课堂上活跃的几名同志展开讨论。

“提高效率就是删繁就简,想想如何减去捆扎这个步骤”“方便拆解,材质就不能用木头”“换成金属,但又不能太笨重”……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很快拿出一个初步方案。

会建模的二级上士刘东升根据大家梳理出的思路,画出草稿,一连几天铆在电脑前建模;排长彭文江联系工厂,将设计完毕的建模底稿送到工厂设计室,几天后,这个器材摆在了大家的面前。

创新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制作出的初代模型存在许多问题——材料重量偏重,不便于携带;两端开口过小,不宜装填……

大家沉默了。张指导员内心也有点泄气,但看看战友们,他给自己也给大家鼓劲:“创新哪有一次就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就在我们脚下。多闯一步,就离成功更近一步。来!继续构思。”奋斗的激情,又重新在这间小小的工作室燃起。

器材革新难,想法的“革新”更难

窗外的雪渐渐融化,冬去春来,干枯了一个冬天的树枝冒出点点新绿。地雷爆破连官兵们的创新之路也迎来春天。

经过十余次调整,初代模型升级为可转换多种装药形状的装置。该装置不仅解决了严寒天气对作业效率和装置质量的影响,还可通过调整装置结构,切换两种装药形状。

训练场,革新器材在全连面前亮相,郭喜盈率先出列,第一个尝试使用新装置制作直列装药。通过多次对照测试,在同等条件下,利用新装置制作直列装药,较传统方式速度提升70%。喜人成果的背后,是官兵们持之以恒的努力。

器材革新难,想法的“革新”更难。

为解决布设雷场行动中人员体力消耗大、作业时间长的问题,单兵雷场挖坑器应运而生。第一代挖坑器展开实践时,一名老兵提出质疑:“埋设地雷锤炼的是我们的战斗作风,我们作为工兵,连锹镐都扔了,还剩什么?”不光是他,连队有不少官兵都认为,创新是少数人的事,是为了取巧、减轻负担。

张指导员和参与革新器材的官兵们深知,连队的创新之路任重道远。目前,创新工作确实只有少数人参与,他们恰恰需要用实践转变部分官兵的固化思想,全连一起干,才能越干越有劲。

机会很快到来,该团参加上级组织的建制考核,地雷爆破连参考3个战术课目。此时,连队面临骨干少、时间少、点位散、新兵能力弱等一系列问题。考核消息传来,全连官兵抓住一切时间铆在训练场训练。

时间在流逝,成绩却不见起色。连队召开的复盘会上,创新小组带着革新器材和创新战法登台。对于全新的作战行动方案和从未使用过的器材,不少人并不信任。“这个节骨眼儿,有这工夫不如多练几回!”迎考的压力在这一刻爆发,大家议论纷纷。只有少数连队骨干和教练员认为可以“试一试”。

随后,创新小组向全连系统讲解革新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全新的战术行动模式,并根据任务实际编组,从学用器材开始展开训练。两天后,该战术行动课目第一次展开连贯作业,排爆机器人穿梭其中、挖坑器的“嗡嗡”声此起彼伏……整个行动结束,作业时间大幅缩短,还节省了官兵体力。

“同志们,手掌磨出血泡展现了我们的战斗血性,但一味地流血流汗并不代表有战斗力!‘创新’不是空洞的两个字,它的背后有着实实在在的益处!”张指导员的一席话,让大家若有所思。

把科技力量融入练兵一线,让官兵近距离感受科技力量的同时,大家想创新、敢创新的动力也更足。

革新器材初见成果,陆军工程大学吴教员来这个单位代职的消息,更是让连队官兵欣喜。

来到部队第二天,吴教员听闻连队正在革新器材的消息,找了过来:“这么好的点子,为什么不申请专利?”这句话惊住了连队官兵。

“申请专利?这离我们基层连队太遥远了吧!”官兵们说。就连张指导员也和连队官兵有着同样的想法:申请专利这么“高端”的事,在基层能实现吗?

吴教员走上讲台,向基层连队的官兵们普及了申请专利的基本条件、步骤等知识。在他的鼓励下,连队官兵大胆递出第一份实用新型专利请求书。在众人的热切期盼下,连队的第一个革新器材取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也将连队的创新热潮推向新高。

不能让基层科技创新昙花一现

又一堂“小发明、小创新”课如约而至。课堂上,官兵们热烈讨论革新器材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

“单兵雷场挖坑器在考核中起了大作用,据试验结果,其挖掘能力能够覆盖90%的土质。”该器材的负责人兴奋地分享着成果。

“但高原地区环境恰好是剩下那10%……”刚从高原执行任务回来,二级上士桂夏军的发言让热闹的课堂陷入安静。

“是啊,我们革新器材不是为了应付考核,而是要努力解决战场应用中的各种问题”“我有一个想法,高原土质坚硬,我们为啥一定要挖?伪装也是我们工兵的看家本领”“同意!我们可以试试”……课堂再次活跃起来。

在不断尝试中,创新的种子已深埋官兵内心。自主思考、自发组织创新活动在地雷爆破连蔚然成风。课上,奇思妙想层出不穷;课后,他们自由组队,训练间隙、文体活动都成了官兵讨论交流的好时机。

“不能让基层科技创新昙花一现。”军校导师王辛的一句提醒“敲”在张指导员的心头。为了让创新创造保持后劲,连队党支部引导军人委员会和团支部两大群众组织,群策群力,开展内容丰富的相关活动,激发官兵创新创造热情,为有想法、有点子的官兵及时提供帮助。

一级上士吕晖在组训时发现,引信体积小又具有危险性,放在携行包中,风险大、易丢失。他联合创新小组里的大学生士兵共同研制出携行具地雷模块,根据任务需求可随意拆卸。

“我们为啥一定要挖雷坑?”课堂上,这句话激起千层浪。连队创新小组设计制作符合地貌的地物模型伪装地雷,既省了布雷时间,也便于后期己方人工排除,同时提高了对战场环境的威慑力。

2024年,连队创新创造犹如雨后春笋,6项器材革新、4项战法创新,成功申请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已申报国防专利。通过军事民主,集中群众智慧,不断破解训练中的难点,让官兵人人参与、人人收获。

基层官兵作为武器装备的使用者,在器材革新、创新上更有发言权。“看到自己参与革新的器材运用到实践中,心中充满自豪感,练兵备战的动力也更足了。”下士周家豪说道。

连队的可喜成果在团里引起热烈反响,该团采取系列措施,广泛开展“小竞赛、小革新、小发明”活动,定期开展“诸葛亮会”“创客研讨”等活动,激励官兵勇于革新创新,助力团队战斗力水平提升。

修理连的风动传控装置、伪装连的便捷植物伪装绳、舟桥连的舟桥器材辅助装载器矫正器……不久前,该团组织的革新器材展评会上,各连纷纷“秀”出自家的小发明,不少连队开始主动向地雷爆破连取经。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军营创新进行时丨一群爆破兵“引爆”创意火花》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中国澳门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军事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