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揭秘千年礼乐文明的“活化石”——从陶制饕餮龙纹兽耳“汉”字款响鼓谈起

2025-04-05 14:43 阅读量:1.4万+

华人号:文化在线

“两岸宗亲连一脉,古腔漫诉今时月,焚香问祖,遥思,神农播谷之初,可预南靖?千秋枝叶溯同根,异域长萦故里云,合掌祈天,共仰,圣祖垂裳而后,即为中华。”怀着敬畏之心,4月4日清明当天,大伙相约前往,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和溪镇的福建炎帝文化传习基地、闽台炎帝祖庭--福建炎帝神农殿,向殿中供奉的中华民族瑰宝--全球现存惟一的明代皇宫供奉的泥塑彩绘黄袍加身炎帝圣像敬礼,慎宗追远,祈福今生,谋划发展。期间,一件陶制饕餮龙纹兽耳“汉”字款响鼓,以其独特的纹饰组合、工艺特征及早期文字符号,向我们揭秘了数千年礼乐文明的发展。

这件使用痕迹十分明显的陶响鼓,呈青灰色,通体布满浅雕纹纹饰,整体比例简约协调。鼓的两面正中,各有一个类似大篆的“汉”字,以鼓腰为界,一侧腰围正中对称有两个饕餮纹,边上也对称有两个兽耳,另一侧腰围也对称一对早期的原始龙,两龙张口相向着一个珠,呈双龙戏珠状,龙尾相向处用铁线状W 纹表示火纹。

大伙认为,这件陶响鼓是件跨越千年的“礼乐之音”。它实现了纹字互补,做到了神权与人文的双重叙事。一侧鼓面主体纹饰以商周青铜器经典的饕餮纹(兽面纹)为核心,兽面双目圆睁,鼻梁为中线对称分布,獠牙外露,彰显神秘威严的宗教气息。另一侧辅以抽象龙纹,龙身蜿蜒,与饕餮纹形成“天地呼应”的构图,彰显神权威严,而两个鼓面上的“汉”字款识则注入人文属性。商周青铜器纹饰多服务于“尊神”,文字铭刻侧重“纪事”;此鼓将二者结合,既延续“以纹通神”的传统,又通过文字标记实用性,体现商周社会从神权主导向人文理性过渡的萌芽。

推动了技术传播与资源适配,见证了礼乐器的平民化创新。与青铜鼓的繁复铸造不同,此鼓采用陶土分段塑形、低温烧制,鼓身饰以浅浮雕结合纹饰,线条更为自由率性,凸显陶器制作的灵活性与地域特色。专家推测,此类陶鼓可能是青铜礼器的“替代品”,有利于在资源有限的边陲地区延续中原礼制,为礼乐制度“下沉”至贵族阶层以外奠定了基础。

进行了陶土上的文字实验,文字实用化的早期见证。陶鼓上的“汉”字以浅浮雕线条呈现,字形介于甲骨文与金文之间。其结构保留象形特征:左侧上部似简化的“火”形,下部为抽象人形,左侧为水波纹(“氵”),整体或为“汉”字原始形态,意指“天河”或“汉水流域”,可能与早期族群迁徙或祭祀水系神灵相关,或为族徽、祭祀标记。商周时期,“汉”字尚未定型,此款识或为氏族标记,印证《诗经·大雅》“维天有汉”中“汉”作为天河象征的古老意涵。其字形介于甲骨文与金文之间,以线性刻画为主,保留象形特征,反映汉字从神秘化宗教符号向实用标记的过渡。陶器款识更贴近民间书写习惯,此发现为探索汉字普及路径提供了新线索。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明曾指出:“‘汉’字款识若确属商周,将是汉字史上里程碑式发现。其字形可能关联夏商‘汉水古国’。”这次有幸在炎帝神农殿见到的陶响鼓,不仅重现了商周先民“击鼓通神”的庄严场景,更揭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早期形态。其纹饰中饕餮的威慑、龙纹的升腾、汉字的萌芽,共同构成了一部镌刻在陶土上的文明史诗。

我们希望,未来福建炎帝文化传习基地能围绕此鼓开展多学科研究,并策划特展“鼓韵千年”,通过数字复原、互动体验等方式,让公众感受古代礼乐文化的深邃魅力。

通讯员:欣闻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揭秘千年礼乐文明的“活化石”——从陶制饕餮龙纹兽耳“汉”字款响鼓谈起》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卡罗莱纳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文化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