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我和我的家乡”征文作品展|万载大碗茶寄托着怎样的乡愁
万载大碗茶,从元朝传承至今,茶馆里有悠然、娴熟的泡茶手法、丰富的特色小吃和厚重的红色记忆。茶碗热气氤氲,其中有读不尽悠长历史和深厚文脉,品不尽阳光明丽与岁月静好。
朋友光临我居住的赣西万载县城,我抛开一切事务,欣然陪同。
友人来了,首选休闲之地,当属万载古城。逛完万载古城十余个姓氏二十余座古祠堂,感受了古城独特的宗祠文化,我毫不犹豫地对友人说:“走,去茶馆坐坐,喝喝我俚万载的大碗茶。”
到古城,喝大碗茶,品味家乡万载的小吃,是我的骄傲。
进了从泉茶馆,我与友人在一张空桌子坐下来,点了几盘酸萝卜条、南瓜子、扁担糕、油糍等点心,戴着头巾、身穿蓝底碎花衣的小姐姐提着茶壶走过来。壶嘴挨着茶碗倒出开水,随后茶壶缓缓提高,开水如高山一线流水般哗哗流进碗里,但见那菜碗(俗称缸碗、霸碗)里的茅草根、橘子皮、擂槌草、黄栀子、淡竹叶在水中翻滚。待茶水快要满溢时,壶嘴才缓缓落下。
每逢双休日,万载县业余戏班还在这茶馆里演几出《三伢子钓鱼》等传统万载花灯戏,让人一饱眼福。
友人环视了茶馆,勾下头就着碗沿轻轻抿了口茶水,笑了说:“哇,满满的烟火气吔。”
图为“四个100”文化导师在茶馆内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随着茶碗的热气,袅袅飘在空中
真是“识得此中滋味,觅得无上清凉”
喝茶,国人古来如此。但万载人喝大碗茶的习惯,从元朝时期便已形成,茶里泡的多为山楂籽、山楂叶或粗制茶叶。
明清时,县城东西南北各个城门口与繁杂街市,都开设了多家不大不小的茶馆。进城的农人,贩卖鞭炮、土纸、夏布的客商,在城里忙活后,便会找一处茶馆坐下来。三五个友人就着几碗茶、几盘点心,把悠闲深深地坐进光阴里。香飘屋内外,味醇一碗中。生意经、家长里短,一个个信息与故事,抑或几分烦闷,从嘴皮间蹦出来,就着点心,或慢慢嚼进了肚子里,或随着茶碗的热气,袅袅飘在空中,真是“识得此中滋味,觅得无上清凉”。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从乡下进县城,我们几个伙伴总要走进菜市场旁边的茶馆坐一坐。到茶馆喝茶,农人称作泡茶馆。一个“泡”字,把老茶客的痴迷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想起浸润在水中的茶叶那悠然的姿势。那时候泡茶馆的茶客大多是农民、手艺人、街市小市民等社会底层百姓。寒冬腊月,北风呼啸,四乡八村的农人脚步匆匆地踩着泥路向茶馆走来;炎夏溽暑,骄阳似火,老茶客也甘愿赤着膊,汗流浃背地挤在蒸笼似的茶馆里。茶客们一边喝着茶,丢几粒花生米、炸蚕豆入口中,嚼得满嘴喷香,听着小曲小调,摇头晃脑如痴如醉,抑或谈论乡趣街闻,谈笑风生,“泡”掉一身的劳累与忧烦。
“喝从泉,好姻缘”,是从泉茶馆打出的文化招牌。古时,媒婆撮合男女见面,一般选择到茶馆,边喝茶边聊天,聊着聊着,从对话里、从言行中,男女双方便对对方的品行脾性有了大概了解。
走进初心茶馆
红色文化在茶馆的每一个细节上
表现得淋漓尽致
冲了几回茶,聊了两小时天,我与友人从茶馆走出来。只见古城处处是悠闲漫步的游客。
“哇噻,那里还有个尚清斋,也是个茶馆吧?”
循着友人的问话,我再次笑了。“尚清斋”茶馆大约兴起于明末清初,那时万载夏布、土纸、花炮三大行业甚为红火,产品远销海内外。一些商贩在县城设立店铺,挑夫将产品挑来县城,累了困了,便往茶馆钻,求得片刻小憩。由此茶店越开越多,而在众多茶店内,最出名的茶店莫过于尚清斋,数百年来,虽老板几经更替,但招牌却一直屹立不倒。传言,“尚清斋”主人对小吃十分讲究,不论生意多么火爆,油条、麻糍做得用料十足,就连每碟花生都堆得满满的,那烧的茶水,均是每天清晨从古井打来的泉水。
如今,“胜利茶馆”开设在万载古城宗祠内,各类小吃数十种,炒的、蒸的、炸的、煮的应有尽有。那万载卷饼,香甜可口,面皮劲道,吃起来软糯中带着绵柔感;那油炸麻糍又称为麻圆,色泽金黄,咬一口软糯可口,不粘牙、不糊口,口齿留香;那扁担糕因其形似扁担而得名,外皮金黄酥脆,内里香甜酥软,令人垂涎;那油货勺子或用纯米浆拌红薯(南瓜)与红豆沙制作,在油锅里翻滚至金黄,吃上去既香又甜;那南酸枣,用开水泡熟后,在辣椒、甘草粉中打个滚,酸辣交织、格外爽口……晚上,茶馆外场上还放映巨幕数字电影,吸引众多人驻足,一边喝茶一边观看影片。
如果说从“尚清斋”“从泉”的名字里,可以品出悠长的古韵的话,那么这“胜利”“初心”的字眼,则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而时光是无私的,岁月是公平的,总会让一切美好游走在人生的心间,抵达世间每一个角落。
“初心”茶馆是一位退伍军人开设的,“初心”二字取自“不忘初心”,可见军人的时代情结与胸怀。走进初心茶馆,红色文化在茶馆的每一个细节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处处贴着红五星,墙壁上的挂图,无不在告诉人们,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万载作为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驻扎最久的地方,其革命斗争如何激烈,革命氛围如何浓厚。如今,穿梭在茶店的店员都身穿红军服,一阵风似的穿行,仿佛令人回望到硝烟弥漫的革命岁月。
从茶碗热气氤氲的氛围里
读不尽悠长历史和深厚文脉
品不尽阳光明丽与岁月静好
万载大碗茶偏踞古城一角,虽远离都市繁华,却也不失为一道丰富的人文景观。
片片情真,滴滴香浓。喝吧,慢慢喝,任由低头嘴沾碗沿轻啜,也任由端起倒入嘴中畅饮,这茶水里既有空气的清甜,也有春阳的绵柔、暖风的轻拂,夹一块茶点丢入口中,慢慢嚼着。总有从舌尖游走到胃里的舒泰之感。
友人说,游万载古城,鉴赏赣派建筑、领略宗祠文化、观赏傩舞与花灯戏,抑或在每周六大饱璀璨烟花焰火的眼福,再怎么的也别忘了喝喝万载的大碗茶。
是啊,先人的智慧,总让人受用不尽。万载大碗茶喝得清热祛火,喝得清爽怡人,一次次热气腾腾的茶水续来,任由谈天说地,让人身心舒展。茶的性情如水,清幽、儒雅、隽永。如今“泡”茶馆,“泡”的是对小吃的品味,“泡”的是对地方文化的欣赏与陶醉。走出茶馆,你看到的是别样的天,胸中有了更为雄壮的力量与豪气。我与友人肩并肩走出梨花春巷,路旁丛丛野花含笑怒放,数只小鸟唧的一声,从宗祠檐角上一跃而起,在空中划出婉转的弧线。
万载大碗茶,家乡的绝妙风景。从元朝传承而来,万载大碗茶穿越近千年时光,依然热气蒸腾,从宗祠翘檐上眺望时空,从茶碗热气氤氲的氛围里,读不尽悠长历史和深厚文脉,品不尽阳光明丽与岁月静好。
徐小明,男,江西省作协会员,万载县作协主席,江西省地方志系统专家库成员。在《人民日报》《新华日报》《词刊》《散文选刊》等刊物发表多篇文学作品,出版个人散文集两部。
江西省“我和我的家乡”主题征文活动截止时间为2025年5月20日,参与方式如下(二选一):
1.网站投稿。进入“文明江西”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文明活动”菜单栏,选择“我和我的家乡主题征文”进行投稿。
2.邮件投稿。以邮件形式(主题征文+标题+投稿人姓名)发送至邮箱jxswmsjcjzx@163.com。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江西省“我和我的家乡”征文作品展|万载大碗茶寄托着怎样的乡愁》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江西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江西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