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我国起诉状、答辩状文书样式的历史演进

2025-04-25 11:35 阅读量:9k+

华人号:社会能见度

唐代、宋代、明代的起诉状已初具一定的要素格式,要素内容日益丰富,但是整体简单。

清代建立起“官代书”制度,并由政府统一规定起诉状纸张质地、格式,诉状末尾一般印有规范起诉条件和诉状填写标准的《状式条例》,推进了起诉状统一化、标准化进程。

晚清法政改革后将诉讼状纸分为5类,后又发行了12种标准诉讼状纸,民国初期约有14种不同的状纸,后增加至16种,部分采用表格形式。

抗战胜利后,为了应对日益增多且繁杂的民事纠纷,晋察冀边区出台规定明确“诉讼状纸与诉讼用纸同,由各法院各庭处依式印制(附式样),发给当事人应用”。

本次研究对我国唐代、宋代、明代、清代、民国初期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起诉状、答辩状样式内容进行了历史追溯。早在唐代,我国起诉状就已经初具规范样式,但形制简单、内容简略。此后宋代、明代都进一步丰富了文书要素内容。清代“官代书”制度的普遍适用则推进了文书标准化、统一化进程,地方官府统一规定文书格式,文书内容要素丰富至11种,且文书末尾一般印有《状式条例》以明确起诉标准和诉状填写要求。晚清政府法政改革后,进一步推动了文书的统一化,并依法将诉讼文书按用途划分为5类,后发布12种标准诉讼状纸。民国初期进一步发展为14种不同的状纸,后增加至16种,分为由司法部印行的状面和各省自行组织印刷的状里,状里采用表格形式。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特别是抗战胜利后,面对根据地诉讼的复杂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司法机关开展了司法工作规范化、诉讼文书标准化的新尝试,晋察冀边区专门制定规定,对诉讼状纸的格式进行规范,由法院提供表格式预先印制的起诉状,供当事人填写使用。

唐代、宋代、明代

唐代、宋代、明代的起诉状已经初具一定的要素格式,要素内容呈现出日益复杂化、系统化发展态势,但是整体比较简单。

以敦煌文书《唐景福二九月年卢忠达状》为例,唐代起诉状主要包括5部分内容:1.起诉人信息:身份、姓名;2.案件事实:具体情况及被告人;3.诉求:如“乞赐公凭伏请处分”;4.固定结尾:“牒件如前,谨牒。”5.起诉时间、起诉人信息:年号x年x月,姓名xx状。

宋代的起诉状在唐代的基础上,对原告、被告基础信息及健康状况有了更详细的说明。当时的官箴著作《作邑自箴》中的《状式》一篇记录了宋代的起诉状要素格式,其主要内容包括7部分:1.标题:《状式》;2.起诉人信息:居住村落、耆长姓名(宋代基层治安管理人员)、耆分几等(宋代税收时对村落经济发展情况划分的等级)、起诉人姓名、住址到县衙距离、“系某人客户”(依附主户的佃农填写);3.被告人信息:姓名,居住村落,住址到县衙距离;4.当事人健康状况:年龄,有无疾病(如果是妇女有无怀孕,有无疾病);5.案件事实与诉求:今为某事伏乞县司施行;6.固定结尾:谨状;7.起诉时间及画押:年号x年x月x日,姓名xx,押状

明代的起诉状则在宋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案由、证人信息等要素。以徽州诉讼文书《万历九年七月祁门县给汪于祜帖文抄白》为例,其主要内容包括7部分:1.原告信息:姓名,年龄,地址;2.案由:状告xx事;3.案件事实与理由;4.诉请:“台,乞xx(具体请求),上告”;5.被告姓名;6.证人姓名;7.起诉时间,告状人姓名xx。此外,明代的答辩状也有标准化的要素格式,答辩状以反诉原告诬陷为形式,在具体格式上有很强的要素模板性质,比较工整,要素内容与起诉状基本一致。

清代

清代建立起“官代书”制度。官代书,即由官方组织考取,负责代乡民写状之人,若当事人欲提起诉讼,需由官代书为其撰写起诉状。雍正七年颁布定例,挑选诚实识字之人考取代书,凡是有人来诉讼,代书需要根据其陈词誊写诉状并签名,诉状经衙门验明后才能接收。官代书制度的普遍适用让民间的起诉状得以标准化。

清代的起诉状被称为“状式”,其纸张质地、格式都由地方官府统一规定,其末尾一般印有规范起诉条件和诉状填写标准的《状式条例》,例如禁止诬告、重复起诉;禁止官员、未成年人等亲自起诉;不同案件类型的事实和证据要求等。其中,各地《状式条例》大多要求起诉书简明扼要,不得超过一定字数,字体不许潦草,对不同诉讼程序必须以“新旧”字样区分等。

从现存的清代黄岩县诉讼档案状式看,当时的起诉状要素内容进一步丰富,如《卢有临呈为强占倒诈求提究追事》一案的起诉状包括11种基本要素:1.标题:《状式》;2.诉状经办人:做状人、歇家、保戳、写状人、经承等;3.立案时间:年号x年x月x日;4.起诉人身份信息:姓名、身份、年龄、住址、抱告人(即有官身的或未成年原告的诉讼代理人);5.案由:呈为xxxx(概括案由,如“抢占倒诈”“盗砍情实”);6.诉讼请求:求xxxx(概况请求:如“提究断事”“恩札吊事”);7.被告信息:姓名xx(部分案件无明确被告则无);8.案件事实经过:约200至300余字;9.事实部分固定结尾:“伏乞大老爷xxxx(如请求秉公/从速办理)”;10.虚假陈述坐诬声明:“上呈。如虚坐诬。”11.官府印刷的标准状纸末尾的起诉人须知:即《状式条例》有关内容。

1901年起,晚清政府开始法政改革,学习近代新式法律,起诉状、答辩状也随之改革。1907年法部等部门上奏,认为“近世东西各国亦于诉讼书类,均莫不有法定状式,以为之程,诚重之也”,请求对诉讼状纸进行统一,并在该折后附的《试办诉讼状纸简明章程》中将诉讼状纸分为刑事诉状、民事诉状、辩诉状、上诉状、委任状5类。1910年,清政府颁布《推广诉讼状纸通行章程》,发行了12种标准诉讼状纸,意在“澄清诉源,改良审判”。

民国初期

民国初期沿用了晚清的状纸形式。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的《县知事审理诉讼暂行章程》重申了起诉需用专门状纸,并在第十四条规定,“前二条诉状及其他诉讼状纸由各省高等检察厅准用《推广诉讼状纸通行章程》”。民国初期的状纸与清代状纸一脉相承,又有所变更,标准化、统一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格式设计也更为细致科学。民国初期约有14种不同的状纸,仍分为状面和状里,前者由司法部印行,后者由各省自行组织印刷,后来增加到16种,其中包括民刑事的诉状、辨状、上诉状、抗告状、委任状10种和不分民刑的限状、交状、保状、结状、领状、和解状6种。

在状面可见“民事诉状”等分类,并印有注意事项性质的文字,规定撰写诉状的各种要求,包含格式、起诉主体、禁止性事项等。状里虽在格式上略有参差,但基本形制类似,采取表格形式,在开头页以填空形式,填写起诉人、答辩人等主体的姓名、籍贯、住所、年龄、职业。之后的表格部分填写诉状的事实与理由,以及诉讼请求。在其后还印有证人、证物字样等内容的填写空格,在最后是起诉时间和签字画押的空格,其形制与晚清时期变化不大。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由于民事案件较少,各革命根据地为方便群众起诉大多不对诉状形式进行严格要求。在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民事诉讼案件量有所增加,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司法处曾制定过统一的状纸,派发给下属各署县,并收取当事人一定的费用,不过该行为后被终止。

抗战胜利后,解放区法院面临诉讼案件类型、数量迅速增加的复杂局面,司法工作亟待规范,为简化诉讼流程、保存司法档案,针对状纸标准化开展了新尝试,并形成了专门性的文件。1946年1月4日颁布的《晋察冀边区各级法院状纸与讼费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诉讼状纸与诉讼用纸同,由各法院各庭处依式印制(附式样),发给当事人应用,不论刑事民事,每张按所需工料费收价”。可见,这是以规范明确统一诉讼状纸式样,预先印制的状纸也采用表格形式,内容相对简单。并且该暂行办法在第三条规定了统一状纸的使用方法,即“诉讼当事人购买状纸后,得自撰缮,或报告事实及理由,请求司法人员记录”。

经验启发


一是推进统一化、标准化的起诉状、答辩状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从唐代以来情况看,起诉状、答辩状文书的统一化、标准化是随着历史发展不断深化演进。从唐代的5类要素到宋、明的7类要素,再到清代早期中期的11类要素,起诉状的要素内容日益丰富;从早期简单的起诉状、答辩状,到晚清12种标准诉状,再到民国初期14种(后增至16种)诉状,标准诉讼文书种类不断拓展;从民间自行书写到建立“官代书”制度,再到《推广诉讼状纸通行章程》《晋察冀边区各级法院状纸与讼费暂行办法》等制度规范,加强统一化、标准化诉讼文书建设持续深化。统一、标准的起诉状、答辩状有利于厘清争议事实、提高诉讼效率、提升诉讼规范化水平,且随着历史发展日益细致科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是推进统一化、标准化的起诉状、答辩状是解决发展问题的现实需要。起诉状、答辩状文书的统一化、标准化能成为历史选择,根本在于其能够助推解决现实发展的实际问题。随着清代“官代书”制度的推进,虽然一定程度推进了诉状的标准统一,但同时也滋生了官吏勾结以此盘剥平民、贪污腐败问题,为了推进问题解决,晚清正式推行了统一诉状,并区分了刑事诉状、民事诉状、辩诉状、上诉状、委任状5类,后续更是颁布《推广诉讼状纸通行章程》发行了12种标准诉讼状纸,此举便是通过持续深化起诉状、答辩状文书统一化、标准化的方式来解决推进规范文书应用过程中的问题。

三是推进统一化、标准化的起诉状、答辩状是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必然要求。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看,在早期,由于民事案件较少,各根据地为方便群众起诉,大多不对诉状形式进行严格要求,甚至《闽西苏维埃政府布告第十二号——裁判条例》第十条规定,“人民诉讼,口头书面均可,废除旧时形式及收费的劣习”。但是这一做法也导致了各级司法案卷参差散乱,检查、查核困难,给司法审判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特别是随着抗战胜利,解放区诉讼压力增大且日渐繁杂,这一问题更加凸显。为有效保障人民群众财产权益,中国共产党加强司法工作规范化建设,《晋察冀边区各级法院状纸与讼费暂行办法》第一条便指出立法目的:“为保障人民财产权益,减轻一般人民的负担,提倡民间调解,减少民间讼累”。并且,该暂行办法对诉讼状纸的格式提出具体规范要求,给出式样由各法院各庭处依式印制,供当事人使用;还进一步规定了统一状纸的使用方法,即可由诉讼当事人自行撰写,亦可请求司法人员记录。可见,人民法院推进统一化、标准化的起诉状、答辩状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都是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

来源:人民法院报·5版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我国起诉状、答辩状文书样式的历史演进》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江苏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中国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