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一线巡礼 我身边的中国石油青年 | 李希:倾情逐梦苏里格

2025-04-24 09:30 阅读量:5k+

华人号:中华儿女

“能在中国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工作,这是我的幸运。能在苏里格气田打造一座现代化绿色数智天然气处理厂,这是我和83名六处人的共同梦想。‘宁舍一身寒,换得万家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更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在内蒙古乌审旗驻地企业共青团工作交流座谈会上,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苏里格第六天然气处理厂负责人发自内心的发言,赢得现场阵阵热烈的掌声。黑框眼镜下紧蹙的双眉、斩钉截铁的铿锵话语,都折射出这位重点工程参建者的不屈意志。

李希现场查看处理厂设备设施运行情况

黝黑、干练、低调,话不多,开口便是西北汉子声线的粗犷与豪迈。他是李希,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气厂苏里格第六天然气处理厂厂长、党支部副书记。暮色浸染毛乌素沙漠,天然气脱烃脱水装置、压缩机房、集配气管道在处理厂中央控制室的大屏上蜿蜒流转,宛若跃动的生命线。李希的目光掠过实时跳动的外输气量,耳畔交织着对讲机的应答声。恍惚间,那个曾饮风咽沙攻关项目建设的青年,已与苏里格气田的脉搏共同奔涌了十四载。

精研现场,夯实建设根基

他是“80后”,是伴随祖国改革开放成长和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代。别人都往繁华去,他却偏到荒漠来。2011年西安石油大学毕业后,李希怀揣“开发苏里格,建设大气田”的赤诚之心,一头扎进毛乌素的沙海。两年时间里,坚实的脚印踏出闪光的足迹,他先后参与苏西500立方米/天气田采出水处理回注站项目、17亿立方米/年集输能力的苏6-1集气干线工程建设。730天,每一个岗位,都留下他奋斗的身影和无悔的青春。

随着低碳能源天然气的广泛应用,2013年,苏里格气田为实现280亿立方米的开发规模,配套苏东南、苏中区块开发,需要建设第六座50亿立方米/年处理能力的天然气处理厂。有项目建设经验的李希一马当先,被抽调负责该项目建设工作。面对这么大的工程项目,到底该怎么弄?被委以重任是荣誉,但李希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当年建设当年要投运,从无到有,时间紧、任务重,谈何容易。他白天忙碌现场,晚上挑灯夜战,甚至在梦里都离不开工作的影子。

春季动工,一间彩板房,半屋黄沙飞,白天烈日灼灼,晚上寒风习习。联合设计、技术交流、施工图审查、投产方案编制、施工组织管理、竣工验收和投产环环相扣,解决建设中的“疑难杂症”是他的头等大事。他坚持每天提前1小时抵达建设现场,一去便扎进钢铁森林里穿梭忙碌。披星而出,戴月而归,白天施工质量把控,晚上开会优化组织,半夜研究方案全面复盘,嘴角起了皮,眼里熬出了红血丝,黝黑的脸庞上安全帽带留下的白印子格外显眼,渐渐泛白的红工衣也遮掩不了凝结的白色汗渍。

密密麻麻的流程图,放大了再放大,深夜电脑上“爬”软件,选择一个模型,得不到实际验证;调整一个参数,没效果;选择一个变量边界,结果不收敛。沙漠里的夜总是异乎寻常的安静,听得见自己的呼吸心跳。一个小问题破解后,李希的心跳会因为兴奋而加快。可前面还有无数个难题等待破解,答案是什么?站在窗前,望着闪烁的星辰,没有人能告诉他。一片漆黑中,只有自己在不断摸索前行,像愚公、像精卫。书桌上堆成小山头的参考书、敲击键盘时咔咔的声响,电脑屏幕泛出的白光。一个又一个夜晚,时间流逝,李希在它们的陪伴下一点点建造着一套由数字、公式组成的工艺设备。

10月份,主体工程完工了,李希却一点也放松不下来。此时的他还来不得一会儿“喘口气”的放松,容不得半点“歇歇脚”的倦怠。各类大大小小的管线、法兰吹扫试压,从保压到泄压,一干就要到凌晨。天天如此,日日继续,陪伴着风雪雷电,枯燥而繁琐的检测步骤一直持续了两个月,累计吹扫各类管线长度42千米,法兰4820个。

2013年12月30日14时50分,处理厂的火炬成功点燃,主体装置投产一个月后,李希和同事们收获了第一颗“硕果”——苏里格第六天然气处理厂的施工建设被评为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内蒙古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等10余个周边城市新增了年均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为3420余万户居民送去了温暖。苏里格气田集输处理能力的新突破,也为长庆油田稳产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矢志创新,驱动长远发展

白手起家、战天斗地的苏里格气田开发实践铸就了“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苏里格精神。这样的精神时刻鞭策着李希继续前行。就任苏里格第六天然气处理厂厂长后,岗位变了,职责变了,李希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采气三厂建厂二十多年来,探索了‘四化’转型发展新模式,攻关形成6大系列、25项数字化主体技术,成为长庆油田数字化管理的发源地。我们作为苏里格气田最‘年轻’的天然气处理厂,不应最先搭乘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东风吗?”能源供给更高效,组织架构更精练,是大家共同的期冀与目标。李希内心深处数智化天然气处理厂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说干就干,李希积极参加各类数智化培训,紧抓与地方能源、电子信息企业交流座谈的机会,结合苏里格第六天然气处理厂现有的生产工艺特点,撰写了一份两万多字的分析报告。理论转化为实践,不是一蹴而就的。先从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入手,缩短现场巡检时间就是突破口。“厂区面积215亩,巡检面积基本上是全部覆盖。人工巡检一天4次,一次至少40分钟,采用机器人巡检可以替代常规的人工巡检,员工只需要在早晚交接班中各检查一次……”李希和同事们信心满满,2019年8月将智能巡检机器人组装完毕并部署在一号装置区,从此开启了长达3个多月的试验。

为确保机器人各项功能稳定有效,需要在极端条件下开展测试。暴雨、极寒等天气条件成为李希最期盼的时刻,他带领数字化技术员和生产厂家在恶劣的极端天气下穿梭在装置管线之间。关掉照明,穿梭在茫茫夜色中进行可见光识别率测试,全神贯注地记录着可见光识别系统在黑暗中的每一次反馈;在瓢泼大雨中进行拾音效果和防护效果测试,密集的雨滴变成雨线,击打着机器人和试验团队的同时也化为珍贵的数据;从三十多摄氏度的“秋老虎”到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严寒,续航时长、温度识别测试从未停歇,汗流浃背也好,手脚僵硬也罢,都不能阻止李希和团队监测、检测的步伐。

摸黑、受冻、淋雨是常规操作,研究、讨论、争吵是家常便饭。经历了数千次的测试、调整、优化、纠偏,团队终于在11月底完成了厂区188个巡检点的巡检路径确认,干部员工欢呼雀跃。在经历了各种恶劣环境、各类极端条件的考验后,正式投运的巡检机器人披着橙黄色外衣,竖立着环顾360度的两只银色“大眼睛”在厂区里默默前行,仿佛在向试验团队打手势比“耶”。生产单元似乎有了更强的生命力,数智建设的道路又向前延伸,这让李希很欣慰。

凭借“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求真务实态度,李希带领团队由外向里,将数智化建设深入到处理厂的“神经中枢”,通过数万张照片的识别比对、上万条数据的录入分析,团队在浩如烟海的资料里抽丝剥茧,陆续完成了三维智慧场站、AI视频分析模型搭建,在2023年5月完全实现处理厂可视化管理和实景化员工培训,创制了“人工智能五感”运行模式,为处理厂生产运行提供逻辑决策支持,让智能化为安全生产全过程保驾护航。

守护温暖,践行使命担当

从生产单元到中控,从手动阀门到数字孪生,数智赋能变的是生产方式、工具和成效,不变的是苏里格采气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守护百姓温暖过冬”的初心。

2022年9月在第六处理厂投运的上古贫气返还气管线,担负着将天然气供给内蒙古周边用户的重要作用。12月3日,气区遭遇寒潮,气温降至苏里格气田近10年来最低温度——零下35摄氏度。也是因为寒潮的影响,当天傍晚处理厂接到了紧急生产任务,导通上古贫气返还气至下游用户流程,满足周边城市居民急需的气量。

“无法远程打开”“远传数据中控显示异常”“孔板流量计计量数值异常波动”等故障字眼陆续从对讲机中传出,作为外输周边用户的“咽喉”,电动阀门不堪温度骤降停止了工作。面对棘手的问题、紧急的任务,李希带领值班干部员工,迅速投入清除设备故障的战斗中。

“老规矩,轮流手动开阀!”李希和3名年轻的员工站在DN650的巨大阀门前,双手紧紧握住阀门的操作杆,轮流开始用力转动。一圈、两圈……冻得硬邦邦的阀门每转动一圈都异常艰难,但大家的眼神充满了能源保供使命必达的坚定。将近500圈,不知转动了多久,眼睫毛上结了冰霜,有些遮挡视线,低温和着大风让现场的人前胸后背透心凉,加了军大衣才稍有温度,哈气冷凝的水汽和铆足劲干活的汗水在额头上细细密密地布开。

为能更精准地更换细小零件、紧固接线端子,李希毅然脱掉了棉线手套,寒风切割着他的双手,李希的手指被冻得通红、僵硬,打不了弯,呵呵气、搓搓手,又继续投入工作。

每一位参与抢修的员工都在与寒冷和时间赛跑。大家的脸颊被冻得青紫,双脚也早已失去了知觉,但没有一个人停下手中的动作。终于,在历经4个小时的不懈努力后,阀门完全打开,仪表远传恢复正常,中控大屏上呈现出“450×104m3/d”的字样,干线安全平稳投运。那一刻,现场响起了激动的欢呼声。宁舍一身寒,换得万家暖,誓言在此刻具象化。

听着管线中气流的轰鸣,想到居民家中热起来的暖气,灶台上热气腾腾的饭菜,李希搓了搓不听使唤的双手,会心地笑了,感觉心里好暖和。

守护“万家”,“小家”就很难全顾。对于妻子、孩子还有父母,李希内心是无尽的歉意和愧疚。在家里做“甩手掌柜”的他,一年中与处理厂和同事相处的时间是陪伴家人时间的5倍。特别是天然气冬季保供启动前后,李希基本就住到现场,一待就是两个多月。

2024年1月18日,冬供的第65天。李希和同事们在现场连续忙碌了3天,终于圆满完成第二轮提产任务。回到临时宿舍,已经是晚上九点了,他才想起自提产开始就没顾上和家里通视频电话。三天的静悄悄有些“古怪”,和妻子接通视频的那一刻,李希的心猛地揪紧。视频的那端,妻子守在正在输液的二宝病床旁,老大在床头柜旁写着作业。“现在已经没事了,前天晚上米米高烧不退,挂了急诊,医生让住院观察,打上点滴今天好多了。快看镜头和爸爸打招呼。”妻子微笑着,“淡定”的声音中写满了疲惫。“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啊,你都不想我。”“爸爸,扎针时我可勇敢了,都没有哭。”那一刻,李希恨不能立刻飞回家。而此时,桌上的对讲机响了起来:“李厂长、李厂长,2号装置的预冷换热器温差越来越大,现场排查不到原因,出口压力还在上升……”“赶紧忙吧,别担心家里。”“爸爸加油!妈妈说,你在和寒冷打一场看不见的仗!”妻子听见对讲机的声音,急忙嘱咐李希要照顾好自己,又匆匆挂断了视频。

冬供里的“大家”是千千万万“小家”的组合,远在600公里以外的家温暖着李希满怀愧疚的心,也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守护。

“收到,中控、技术室对讲机打3频,我这就过去。”佩戴好安全帽,拿起对讲机,李希再一次冲进茫茫夜色,奔向第六天然气处理厂,也奔向远方的万家灯火。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一线巡礼 我身边的中国石油青年 | 李希:倾情逐梦苏里格》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西班牙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中国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