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湄洲”的前世今生,你知多少?

2019-08-29 11:07 阅读量:6.8万+

华人号:莆田在线

 “湄洲”是莆田的岛屿名,全称湄洲屿,也称湄洲岛,简称则为湄岛或湄屿,岛、屿称呼实相通。在诗文中有时为了词语简洁或修辞的需要,也可只用一个”字来代称湄洲,组成如湄山、湄峰、湄渚、湄海乃至于湄庙、湄祠、湄神、湄女等词语。“湄洲”意为近湄之洲。湄,汉代许慎《说文解字》释云:“水草交为湄。”意即水与草交接的地方;汉代刘熙《释名》则用声训法释云:“湄,眉也。临水如眉也。”洲,乃是州”的后起字。《说文解字》曰:“州,水渚也。《尔雅》:“水中可居曰洲。”历史上,湄洲尚有湄洲山、山、鯑江等别称。如清杜臻《粤闽巡视纪略》载


   湄洲,一名鯑山,居大海中。” “鯑”是梭子蟹的莆仙方言称呼,音读为ts‘i35],南宋史学家郑樵在《通志》中写作“蠘”。另外,清代一本水路簿中又说湄洲土名“监头”,可能是港头、港楼(湄洲村名)的谐音写法,不是湄洲全岛别称。如今,湄洲也成为行政区划名“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的简称。

   考“湄洲”地名在宋代已屡见载籍。如南宋理学家林光朝《艾轩先生文集》收录的《与林晋仲》信中云:“······某老矣。所志愿在读书,不当如此扰扰过却白日。偶闻有说海中一山,名湄洲。隔岸视之,约五七里许,一水可到。此洲乃合两山蜿蜒之状,有千家,无一人读书。


 

亦有田数十顷,可耕可食,鱼米极易办。可以卜室读书,隔绝人世,无宾客书尺之扰。岛居之乐,惟某为知之。”南宋祝穆《方舆胜览》亦载:“湄洲山,去郡东北七十里,在海上,与流求相望,出博石,可为白棋子。"南宋仙游知县黄岩孙《仙溪志》亦有“顺济庙,本湄洲林氏女,为巫······航海者有祷必应,沿海郡县皆立庙焉”的记载。明弘治《兴化府志》则载:“湄洲屿,海上岛屿······宋元以来,居民甚多,洪武初,以勾引番寇,遗祸地方,守备都指挥李彝,奏迁内地,岛屿遂虛。”清顺治进士、工部尚书杜臻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所撰《粤闽巡视纪略》中载:“此岛(湄洲)自唐以来,居民稠密。”清史学家许鸿磐纂《许氏方舆考证》同样载:“湄洲屿……一名鯑山,有田数十顷,鱼米饶足。”可见,历代先贤所载,皆谓唐、宋、元以来,湄洲岛上不但有居民,且是“居民甚多” “居民稠密”。宋时民户已多至“千家”,虽“无一人读书”但岛民皆以海为生,“鱼米极易办”“鱼米饶足”,过着“隔绝人世”,恍如世外桃源的自给自足生活。故林光朝慨叹“岛居之乐,惟某为知之”。

   此外,考诸史料,在莆田,“湄洲”历来只是湄洲岛的专名,并无其他地域的指代,更无所谓“大湄洲” “小湄洲”之说。目前冠名“湄洲”事象的不断增加,彰显的是湄洲知名度在新时代日益提高的事实。




摘自《妈祖文化系列丛书》——湄洲妈祖祖庙史略

撰:刘福铸

编: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


原标题:【「 湄洲 」岛名及宋代居民】“湄洲”地名在宋代已屡见载籍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湄洲”的前世今生,你知多少?》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巴西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