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榆林榆阳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回眸:稳中有质 稳中提质 稳中向好

2025-04-02 11:32 阅读量:4.5万+

华人号:华人头条-陕西

全年开复工重点建设项目287个,成功招引44个产业项目,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0万户;

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农业总产值稳居全市第一,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百强区第56位;

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9亿元,增长22%,文旅效益持续释放;

48个老旧小区焕然一新,新增城镇就业6007人,同步开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所,建成交付公租房800套,投入运营各类基层养老机构33所;

沉甸甸的数据背后,是榆阳区统筹谋划、齐心协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是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铿锵足迹。2024年,榆阳区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抓纲带目、扬优聚势、补短强弱,推动全区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产业布局“向新而行”

激活转型升级新动能

走进秦创原(榆阳)创新促进中心科技大市场服务区,前来咨询业务的市民络绎不绝,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逐一接待。

“我们企业2024年9月入驻榆阳区,区政府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还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新能源重卡行业的扶持政策。”速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龙介绍,该公司是全新一代智能新能源重卡研发制造企业,建成投产后将为榆阳壮大装备制造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抢滩低空经济“新蓝海”,也是榆阳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突破口。2024年5月22日,搭载着芝麻香瓜、大漠樱桃等榆阳特色农副生鲜的“榆阳一号”成功完成首次装货及物流配送飞行任务。据了解,榆阳区将以建设辐射西北的大型物流无人机运行基地为抓手,构建区域天地空一体化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建设装配制造厂房、飞行机库、空天科技中心、低空飞服中心、科普基地等集产、学、研、游为一体的配套设施,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建设,打造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大项目、好项目以及“高精尖”项目的不断涌现,激荡着榆阳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2024年,该区纵深推进“擂台赛”“大比武”,开复工重点建设项目287个,成功招引速豹智能制造基地等44个产业项目,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西安飞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启动运营,陕西氢能储氢等项目稳步推进,通海绒业等轻纺产业项目建成投运,陕西有色43万吨铝基新材料等铝下游项目实现试生产,“榆阳一号”成功首飞,航空运动基地投入运营,新质生产力释放出强劲动能,经济实力逆势赶超。

文旅融合“破圈出彩”

绘就诗与远方新图景

2024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榆林古城老街的非遗小剧场,迎来场场爆满的火热情形。陕北说书等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节目,深深吸引了外地游客与本地市民。“这次来榆林收获颇丰,在非遗小剧场感受到榆林地道的地方文化特色。”来榆林旅游的江苏市民郑媛说。

非遗小剧场是榆阳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打造的文化惠民演出剧场,位于榆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可容纳100名观众,目前已展演1357场。自成立以来,几乎场场座无虚席。

此外,非遗展示馆还设有榆阳书场、非遗活态技艺坊14处、非遗电商线下实体店1处、非遗泥塑榆林古城沙盘1处、非遗综合展厅和临展厅各1处,通过单独展柜、实体模型、现场演示、场景还原等多种方式,集中展示榆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除榆林古城的非遗展示馆,榆阳区还打造了陕北民歌博物馆非遗项目活态展演、夫子庙文化旅游街区非遗美食广场等文旅产品,为60多名非遗传承人搭建集中展示非遗项目的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见人见物见生活,焕发时代新活力。

在文旅方面,高标准打造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交响音乐会,引爆西安、唱响北京;青云镇色草湾村、金鸡滩镇海流滩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榆林古城建成省级旅游休闲街区;“非遗+文旅”助推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榆阳经验”获得文化和旅游部点名表扬,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9亿元,增长22%,“大美榆阳·陕北之窗”文旅效益持续释放。

民生保障“提档升级”

书写温暖幸福新答卷

2024年12月9日,位于崇文路街道的黄委晋陕蒙监督局家属楼,随着电梯门缓缓开启,居民正式启用加装电梯,实现了从“爬楼难”到“一键达”。

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开展以来,榆阳区连续几年将其列入民生实事的“置顶清单”。2024年48个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小区的居住环境、设施条件以及服务功能实现质的飞跃,榆阳区连续三年荣获省级老旧小区改造先进示范区称号。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2024年,榆阳区新增城镇就业6007人,同步开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所,建成交付公租房800套,投入运营各类基层养老机构33所,成功创建全省第二批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在全市首推医疗领域“心电一张图”工程,“五式”帮代办机制在全省推广,企业减负、“信用+社会治理”模式、“256”议事协商体系等先进经验入选全国典型。

如今的榆阳,交通出行便捷通畅、环境整治稳步推进、公共服务设施逐渐完善、文明创建取得显著成效……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持续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累积成人民群众的“幸福账单”。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2024年,榆阳区芹河镇前湾滩村村民积极利用自家小庭院,种植瓜果蔬菜,发展近郊采摘,纷纷实现了增收。村民张广军家就是庭院经济的受益者,他在自家房前屋后种植了葡萄、杏、梨等果树,全年收入近10万元。

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过程中,榆阳区立足区情实际,因地制宜,创新发展伙场(庭院)经济,并总结推广伙场(庭院)经济“12345”发展模式,让伙场庭院“小经济”撬动乡村“大振兴”。“我们充分利用群众房前屋后空闲地,以产业化、生态化、特色化为引领,创新发展庭院经济,让广大农民鼓起腰包、乐享美丽乡村。”榆阳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付继平说。

2024年,榆阳区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加快推进整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农业迎来了好收成,农民过上了好日子,农村实现了好发展。全年实现粮食播种面积120万亩,粮食产量预计达9.4亿斤,实施玉米增密度、提单产项目30万亩,建成60个百亩示范点、24个千亩示范方、3个万亩示范片、4个吨粮镇、6个吨粮村,承担国家级科技支撑春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示范基地3000亩,亩产达1050公斤,成功打造了陕西新粮仓,有力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回望2024,榆阳区用实干担当书写发展精彩篇章,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定,现代化建设铿锵有力;展望2025,充满活力的榆阳将继续以民生温度为标尺,以拼搏奋进为笔墨,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榆阳新篇章。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榆林榆阳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回眸:稳中有质 稳中提质 稳中向好》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阿根廷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