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港真报|一板贯通 畅踏西东

2025-02-03 10:12 阅读量:6k+

华人号:《港真》

东岸板道工程团队以城市海浪作为整体设计概念。

香港特区发展局局长甯汉豪撰文介绍北角东岸板道的设计理念和工程特色。工程团队以城市海浪作为整体设计概念,并首次在维港水域设置开合桥和转盘桥。
 
此外,东岸板道位于人口密度较高的市区,工程团队以创新方案,将板道大部分走线设置于东区走廊之下,打造全新空间,方案同时受限于东区走廊环境而极具挑战。团队分享如何缩减整体施工期及成本、提升施工安全,并克服受高度限制而不能使用大型吊运工具的挑战。
 
以下是发展局局长甯汉豪2月2日在网志发表的文章:
 
新一年先祝愿大家蛇年吉祥、万事如意!为了打造畅达、连贯及全民共享的海滨空间,我们一直致力推行优化海滨的工程项目,刚于上星期日全面开放的港岛东岸板道就是其中之一。位处炮台山至鰂鱼涌的东岸板道是首个在运作中的主要干道下加建的临海板道,工程技术相当具挑战性。今次,我邀请了土木工程拓展署同事,为大家介绍东岸板道的设计理念及工程特色。
 
东岸板道全长2.2公里  余下部分将于下半年陆续开放
 
土木工程拓展署高级工程师杨思翔介绍,东岸板道全长约2.2公里,项目分两阶段完成。已开放的西段属首阶段完成的部分,长约1.1公里,包括700米连接东岸公园主题区至北角海滨花园的板道,以及400米经优化的北角海滨花园 。至于余下部分的板道(即北角至鰂鱼涌的东段),计划于今年下半年陆续开放,届时「一板贯通,畅踏西东」,整条长约13公里连贯坚尼地城至筲箕湾的海滨长廊便可正式打通。
 
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在开幕典礼致辞时表示,截至去年底,维港两岸海滨长廊已延长至29公里,尚有五公里会陆续完成,当中包括余下的东岸板道东段及九龙区的海滨长廊。
 
海滨事务委员会主席何文尧表示,板道是贯通港岛北岸的最后一块拼图,对驳通维港海滨具有重要启示,亦为日后海滨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板道的共享径正好让使用者有较多弹性进行跑步、踏单车、与宠物散步等不同活动。他期望东岸板道可以成为市民在繁忙闹市中得以放松心情、亲近水体、享受景致、甚至是发挥创意的好地方。
 
以城市海浪为设计概念 走在板道如踏步海上

杨思翔介绍,东岸板道被维多利亚港环抱,左右两旁均为海,团队以城市海浪作为整体设计概念,让市民走在板道有如踏步海上的感觉。
 
整条板道长廊划分成八个主题区,已开放的西段共有四个主题区,包括可从多角度欣赏夕阳和维港两岸海景的「汐 · 日光之阶(Sun Wave)」、以海浪为主题的游乐康体空间「淘 · 童梦之园 (Play Wave)」、接近水面的钓鱼热点「渔 · 钓鱼平台(Fish Wave)」和可灵活举办活动的「汇 · 共融空间(Gather Wave)」。其余位于东段的四个主题区,包括「渡 · 宠物花园(Pet Wave)」、「漮 · 水空之镜(Sky Wave)」、「演 · 艺创长廊(Art Wave)」和「瀚 · 闲聚枢纽(Wave Hub)」将于下半年开放。
 
另外,东岸板道东西两段分别设置了三个观景台,供市民欣赏维多利亚港的全景,带来崭新的亲水体验。首段开放的板道设有饮水机和自动售卖机,而余下部分的板道更会增设售卖亭和餐饮设施,并提供更多空间举行小型活动或户外展览等,令板道更具活力。
 
维港首设开合桥及转盘桥  便利居民、紧急船只往来
 
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长方学诚表示,东岸板道的建造工程极具挑战性。土木工程拓展署本着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精神,使用因地制宜的策略,以创新元素去建造板道。土木工程拓展署工程师黄邦彦表示,东岸板道邻近岸边,位处水域需要供维修东区走廊结构及海堤以至紧急救援船只使用。由于板道将海面分隔,工程团队以创新做法,首次在维港水域设置两条开合桥及一条转盘桥,方便船只往来。
 
日常情况下,三条桥会合上让行人往来,而一旦有船只需要驶进近岸水域作维修甚至紧急救援行动,开合桥及转盘桥在管制人流的安全情况下便会打开让船通过。
 
此外,除板道两端分别连接糖水道和东岸公园主题区的出入口外,转盘桥亦连接和富花园,提供多一个出入口方便附近居民往来,提升板道的畅达性。
 
考虑到安装桥身时会被上方全天候运作的东区走廊阻挡,工程团队不能使用吊运方法,因此想到于新建的地基上安装临时滑道,在现场以滑动方式,将开合桥和转盘桥逐步移进安装位置。而安装开合桥时,桥顶与东区走廊底部的最近距离更只有不足30厘米,可谓用尽每一分一寸。
 
东区走廊下有限空间建造板道  工程极具挑战
 
黄邦彦表示,东岸板道位于人口密度较高的市区,工程团队以创新方案,将板道大部分走线设置于东区走廊之下,打造一个全新空间,方案亦同时受限于东区走廊环境而极具挑战。
 
由于板道在车来攘往的东区走廊下兴建,既有高度限制,亦要在不影响行车的前提下,在三至四年左右完成工程,时间非常紧迫。另外,超过两公里长的板道重约25,000公吨,相等于450架C919客机的重量,加上缺乏陆上运输通道等问题,工程难度非常高。工程团队用了三个方法应对:
 
(一)团队尽量利用现有东区走廊的桥下空间,将板道组件安装在现有地基桩帽上,尽量减低建造海上桩柱的数目、时间和成本。
 
(二)团队利用在现场建造海上桩柱的时间,同步亦于内地大规模制造板道组件结构和设施,大大节省时间。
 
(三)完成制造组件后以工程船逐一运到香港,工程船需配合潮水高度,在水位合适时驶到东区走廊下,继而利用自走式模组运输车将板道组件准确地移到指定位置上安装,这样才能免却现场搭建临时棚架及模板的大量工序。
 
黄邦彦形容,上述三个做法既可以缩减整体施工期及成本、提升施工安全,还可以克服现有东区走廊因高度限制而不能使用大型吊运工具的挑战。
 
另外,黄邦彦又提到兴建板道的同时,路政署亦需要为东区走廊桥底进行翻新工程。土木工程拓展署与路政署紧密合作,安排好时间和空间予两个部门的工程同时进行。在工程后期,路政署甚至仅可利用午饭时间进行棚架工程,以免影响板道工程进度。工程上的妥善安排正好展示政府团队合作无间的精神。
 
我很高兴看到东岸板道自开放以来广受市民欢迎,大家与家人和朋友一同前来享受维港海滨的无限活力,期待板道成为维港以至香港的新地标。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港真报|一板贯通 畅踏西东》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全球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中国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