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舟山美术馆:海洋文化的艺术新地标,开启全球对话的共栖之舟

2025-04-28 06:22 阅读量:6k+

华人号:法国侨报

【法国侨报】讯:记者 溪萍 报道:4月27日,来自全球的20多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浙江舟山沈家门渔港,探访这座东海之滨的文化新地标——舟山市(普陀区)美术馆。这座由旧船厂改造而成的艺术殿堂,以其独特的海洋美学和国际化视野,成为连接地方传统与当代艺术的文化桥梁,吸引世界目光。

舟山市(普陀区)美术馆由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王澍设计,其外观如“波涛中的海礁”,内部空间以流动的波浪形态呼应渔港历史。建筑保留了原船厂砖瓦等元素,融入回收材料,形成“行走于波涛之上”的沉浸式体验。总建筑面积达11209平方米的美术馆,不仅是艺术展览空间,更是一座承载舟山海洋记忆的“活态博物馆”。自2024年12月开馆以来,已吸引超5万人次参观,成为长三角文旅新热点。

美术馆以开馆展“共栖之舟”为起点,汇聚16位(组)国内外艺术家,通过绘画、装置、AI影像等多元媒介,探索海洋文化的深度与广度。展览分为三大篇章:

1. 舟行之屿:以《水之迷宫》等沉浸式装置,模拟航海体验,揭示人类与海洋的依存关系。艺术家任瀚以斧凿墙面模拟海浪侵蚀,观众穿行其间,感受方向与重力的错乱,隐喻海洋的未知与敬畏。

2. 东海之湄:邬建安的《包壳的记忆》用石膏包裹废旧船木,凝固渔民生计的历史;本土艺术家撒旦君以《龙与野草》将传统图腾与现代生态并置,展现文化交融。

3. 未来之海:新媒体艺术家刘佳玉的AI影像《静花园》,将海洋科研数据转化为奇幻海底叙事;夏乔伊的《藻缘》以回收帆布与LED灯光,编织可持续发展愿景。

展览近半作品为在地创作,借助舟山贻贝、船木等本土元素,回应全球关注的生态议题,凸显“艺术赋能地方”的实践。

美术馆不仅是艺术展示平台,更成为推动舟山文旅融合与城市更新的核心动力:

2024年末,美术馆成为青年统战活动基地,吸引归国创业者、艺术家等群体,探讨“艺术+科技”“文化共富”等议题,激发创新活力。

据了解,舟山美术馆计划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联合全球艺术机构策划巡展,并开发数字化展陈,如“云廊直播”“虚拟航海”等,打破地域限制。深化“十里渔港”文旅品牌,助力舟山建设“海洋文化长廊”。

从旧船厂的机器轰鸣到艺术殿堂的静谧回响,舟山市(普陀区)美术馆以海洋为媒,将地方记忆转化为全球语言。在这里,艺术不仅是观赏的对象,更是对话的载体、共生的宣言。正如策展人刘雪丽所言:“‘共栖之舟’驶向的不仅是未来之海,更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恒。(完)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舟山美术馆:海洋文化的艺术新地标,开启全球对话的共栖之舟》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全球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