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六十年坚守,让舟山渔民号子从海岛“吼”向世界——记舟山渔民号子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洪国壮

2025-04-27 22:14

华人号:法国侨报

        【法国侨报】讯:(记者 溪萍 报道)在浙江舟山的千岛之间,流传着一种粗犷豪迈的海洋之声——渔民号子。它曾是渔民们与风浪搏斗的“劳动战歌”,如今却因一位七旬老人的坚守,成为世界舞台上独特的文化符号。洪国壮,舟山渔民号子市级非遗传承人,用六十余载光阴,将这一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从海岛推向国际,书写了一段非遗传承的传奇。

        4月27日,参加“in舟山,连世界”-同舟侨韵·2025海外华文媒体浙江行活动的25家海外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资深记者们在定海区“状元阁”观看了舟山渔民号子表演并对洪国壮进行了采访,探寻他与舟山渔民号子背后的动人故事。

        1947年出生的洪国壮,自幼浸润于舟山的海洋文化中。他的祖辈皆为渔民,童年时便随父辈出海,耳濡目染渔歌号子的铿锵韵律。“起蓬有起蓬的号子,摇橹有摇橹的调子”,洪国壮回忆,这些劳动中的旋律不仅是协调动作的指令,更是渔民们对抗风浪的精神支柱。

        上世纪60年代,15岁的洪国壮正式踏上渔船,在劳作中系统学习各类号子。彼时的木帆船时代,渔民号子涵盖数十种工序,如《起锚号子》《拔篷号子》《摇橹号子》等,曲调粗犷、节奏鲜明,展现了舟山渔民“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豪情。

        2004年,央视发起“抢救文化遗产”项目,洪国壮因一通电话意外踏入公众视野。原定由其兄长参与的录制任务,因他在电话中的即兴高歌被导演相中,从此开启了他与渔民号子的“高光时代”。

        此后,他两次登上国家大剧院,亮相“星光大道”,十四次参与央视节目录制,累计演出超1200场,观众达500万人次。2008年,舟山渔民号子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洪国壮获评传承人,其团队“舟山风”号子队更在国际赛事中屡获殊荣,如《渔歌号子》斩获第四十六届中华文艺交流大赛第一名。

        面对渔业机械化带来的传承危机,洪国壮直言:“不能让老祖宗的东西断在我们手里!”他采取“两条腿走路”策略:

1. 扎根校园,培育新苗。自2008年起,他在定海区海山小学开设“渔歌号子课堂”,每周义务授课,十余年培养2000余名学生。为增强体验感,他自筹资金建造教学渔船,让孩子们在模拟场景中感受号子的力量。近年,他更与浙江海洋大学合作,推动非遗进高校,通过微电影、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号子文化。

2. 跨界融合,焕发新生。洪国壮大胆创新,将传统号子与现代元素结合。例如,在2023年央视《原声天籁》节目中,他以《咸苋黄鱼》《红膏呛蟹》等海鲜题材号子,用方言唱出渔家美食文化,引发全网热议。他还编排《阿家里格啰》《十二道海鲜》等新作,融入歌舞表演,既保留“海味”,又贴近当代审美。

        尽管成就斐然,洪国壮坦言困境犹存:老一辈渔民逐渐离世,年轻人对传统劳动号子兴趣淡漠。为此,他自费走访老渔民,录制濒危曲调,并整理成册。2024年,他带领平均年龄70岁的“舟山风”团队,顶着40℃高温在北京连演16场,用嘶哑的嗓音向世界证明:“号子从未老去!”

        “非遗的根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洪国壮呼吁更多年轻人加入传承行列。如今,他正探索“线上+线下”教学模式,通过直播课、电子曲谱库等方式突破地域限制,让渔歌号子“触网”生辉。

        76岁的洪国壮,依然每日清晨练习气息,登台时声震云霄。他说:“只要还能吼,我就要让舟山号子传得更远!”从海岛到世界,从木帆船到科技舞台,这位老人用一生诠释了何谓“文化坚守”。在他的吼声中,舟山渔民号子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一曲跨越时空的海洋赞歌,激荡着新时代的非遗。   (完)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六十年坚守,让舟山渔民号子从海岛“吼”向世界——记舟山渔民号子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洪国壮》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全球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