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传承历史文明 共铸团结之魂——记蒙古贞文化博物馆

2025-02-12 14:54 阅读量:3.1万+

华人号:侨园杂志社
清代乾隆年间理藩院颁赐满蒙文《军功牌》
蒙古贞文化博物馆成立于2022年1月,总面积约2200平方米,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用文物说话,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

蒙古贞文化博物馆

蒙古族实验小学学生参观蒙古贞文化博物馆
作为阜新市首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研究基地”和“阜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蒙古贞文化博物馆肩负着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任,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地地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完美融合,成为文化交融与传承的重要阵地。
多元展厅,绽放文化魅力
蒙古贞文化博物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为主题,馆身共分为上下四层,一层二层为展区,分为“农耕部落”“多彩服饰”“佛教遗珍”“同文之盛”“神奇蒙医”“历史印记”“团结交融”七个单元,展线1100延长米,共展出各类蒙古贞民族文物古籍2000余件。
清代酒壶
天然影子玛瑙鼻烟壶
农耕部落展厅有蒙古贞地区在清朝时期的历任札萨克画像和民俗生活用品。有代表着蒙古族人战斗旗帜的苏鲁锭、用于投掷的布鲁等,展示了蒙古贞地区传统的农耕生产方式和相关农具,体现了蒙古贞人民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和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反映了农业在蒙古贞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大量的文物陈列和场景复原,向观众呈现蒙古贞地区的历史文化风貌。
多彩服饰展厅陈列着精美的蒙古族传统服饰,包括华丽的长袍、腰带、帽子、靴子等,这些服饰色彩鲜艳、工艺精湛,展现了蒙古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和精湛的手工艺水平,同时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蒙古族的社会地位和文化特色。
蒙古文北京木刻本《格萨尔王传》
同文之盛展厅有清朝时蒙古贞人在蒙汉交融的背景下所创作的文学巨著《兴唐五传》、清代中期北京木刻版蒙古文《米拉日巴传》及中国清末蒙古族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尹湛纳希的《泣红亭》等著作,有七宝写本文献,有在桦树皮上书写的文献。这里还收藏了大量珍贵的蒙古文、藏文、满文古籍文献资料,内容涵盖历史、医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这些文献是蒙古贞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研究蒙古族的历史文化、语言文字、哲学思想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神奇蒙医展厅展示了蒙医的发展历程、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以及相关的医疗器械、药物标本等,体现了蒙医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独特优势和卓越疗效,是蒙古贞地区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遗珍展厅呈现了藏传佛教在蒙古贞地区的传播和发展,以及与之相关的宗教文物,如佛像、佛塔、法器等,这些文物造型精美、工艺复杂,蕴含着深厚的宗教文化内涵,反映了藏传佛教对蒙古贞地区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
清代蒙医药古籍《藩汉药名》
团结交融展厅的清代中期满蒙汉《三体合璧文鉴》、清代中期满文《钦定回部外藩蒙古王公表传》、清代时期多种文字的茶砖商标等重点展示了蒙古贞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和文化成果,通过文物、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展现了不同民族在语言、服饰、饮食、建筑等方面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的过程,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和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共同发展。
基地引领,强化使命担当
三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研究基地,开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新时代民族工作新的起点。
基地分为宣传、教育、研究三个功能区,充分体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方面取得的各项成就。基地定期举办展览活动,展示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物古籍和研究成果。
这些展览不仅丰富了公众的文化生活,也提高了公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和理解。组织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研讨,有助于推动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入研究,促进学术进步和发展。同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社区干部和各族居民参观学习等。这些活动有助于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认同,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名家助力,推动传承创新
四层为著名民族文物古籍收藏家、民族文化学者海春生先生工作室,为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海春生馆长的珍贵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财富,助力蒙古贞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更好地传承。

掐丝珐琅茶壶

青花釉里红八骏图鼻烟壶
蒙古贞文化博物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宣传蒙古贞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独特文化,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团结,为构建和谐稳定的民族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是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承担着保护和传承蒙古贞文化的历史使命,通过对文物的收藏、研究和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蒙古贞文化的独特魅力,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

蒙古贞文化博物馆成立以来,每年接待参观学习的团队以及游客达数万人,已经成为阜新市以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重要宣传展示窗口。

来源:《侨园》杂志2025年第1期(总第285期)
记者:王春棠
编辑:张艳红  责编:王春棠  审核:孙海燕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传承历史文明 共铸团结之魂——记蒙古贞文化博物馆》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辽宁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辽宁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