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一个没有冰川的瑞士会酿成怎样的全球性后果

瑞士冰川近年来呈现出显著萎缩消融的态势,(图中为阿莱奇冰川),在2000年至2024年期间整体冰量缩水近40%。 
受全球变暖影响,瑞士的冰川有可能截至本世纪末期便几乎完全消失殆尽。阿尔卑斯山脉之巅冰雪的日渐消融将对西欧地区的大型河流产生不容小觑的影响,但波及对象绝不仅限于此。

在海拔近3500米的伯尔尼阿尔卑斯山脉少女峰山口,安德烈亚斯·林斯鲍尔(Andreas Linsbauer)手持一根长长的金属杆,将其插入厚实的新增积雪层中。当金属杆的末端抵达四米深度之后,他就无法再往更深处推进了。他已经触碰到了覆盖冰川的坚硬雪层。

“乍一看,我会说情况恐怕不甚理想,”任职于苏黎世大学的冰川学家林斯鲍尔坦言。通常在冬季结束时,这里会有厚度达六到七米的新鲜积雪。

位于瑞士瓦莱州的阿莱奇冰川,因其蜿蜒逾23公里的长度而成为欧洲境内最长的冰川。林斯鲍尔在此地现场演示该如何测量一年内冰川上的积雪量,而这是判断冰川在接下来气候相对温暖的几个月里会呈现哪些变化趋势的一个关键指标。“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测量方法基本大同小异,”他表示。

然而就在近期,这种测量方法和其他类似的测量法引发广泛担忧和警惕。2022年和2023年是冰川情况有记录以来最糟糕的年份。

“过去几年的情况非常极端,”瑞士冰川监测网络(GLAMOS)主任马蒂亚斯·胡斯(Matthias Huss)在世界冰川日(3月21日)于少女峰科学考察站组织的会议上评价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瑞士阿尔卑斯山脉地区的平均气温上升了3°C,升幅已然达到了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幅度的两倍。

想要确切了解阿莱奇冰川和其他阿尔卑斯山脉地区的冰川在冬季的演变情况,目前还为时尚早。瑞士冰川监测网络的官方测量工作才刚刚启动。然而,早期的观测结果表明,冰川上的积雪量远低于往年平均水平,尤其是在瑞士东部地区。

胡斯警告称,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持续消融将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阿尔卑斯山脉的地貌将发生显著变化,并会形成新的湖泊。山体滑坡和洪水灾害将变得较今日更加频繁。在炎热干燥的时期,水资源短缺现象将愈发明显。胡斯表示,瑞士冰川消融所带来的影响将超越瑞士国界,一直蔓延至海洋。

冰川学家安德烈亚斯·林斯鲍尔(Andreas Linsbauer)展示如何测量覆盖冰川的积雪层深度。 

瑞士的冰川将在2100年消失殆尽?

自1850年迄今,瑞士冰川消融区域的冰层覆盖面已相当于整个乌里州的面积。超过1000多座小型冰川已完全消失无踪。瑞士现有的1340座冰川的体积自2000年以来已经整体萎缩了近40%。平均每年损失的冰层厚度

减缓冰川消融:中国与瑞士

中国的冰川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这些冰川为长江、黄河和雅鲁藏布江等重要河流提供水源。

眼下,中国境内的冰川也正以惊人的速度消融退缩。根据今年3月最新发布的《第三次中国冰川编目》,2020年前后,中国最新的冰川面积约为4.6万平方千米,冰川总条数约为6.9万条。而与2014年发布的《第二次中国冰川编目》相比,2008年至2020年期间,中国冰川面积整体减少约6%,这表明最近十余年来,中国冰川已进入快速退缩阶段。

与瑞士情况类似的是,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观测研究站的最新研究表明,未来无论哪种气候情景、降水量是否增加,中国西北干旱区面积小于0.5平方公里的小型冰川,都将在本世纪中叶消融殆尽。

而科学家们也尝试多种办法,以期减缓冰川消融。譬如2023年至2024年间,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新疆的天山一号冰川进行了“为冰川盖棉被”试验性冰川保护项目。也就是通过在冰川表面覆盖隔热和反光材料,使冰川表面保持相对较低的温度,从而减缓冰川的消融速度。类似的技术在瑞士阿尔卑斯山也有所应用。多项研究表明,与未受保护的表面相比,“盖棉被”的做法可减少 50% 至 70% 的冰雪融化。此外,去年9月,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将一台造雪机搬上了位于四川的达古冰川,旨在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部分融化的冰水通过机器转换成雪,从而增加冰川物质、减缓其消融速度。

远眺从少女峰流淌下的由消融冰雪形成的浩瀚之河,很难想象阿莱奇冰川会在未来75年内荡然无存。在康科迪广场(Konkordiaplatz)处-也就是最终形成阿莱奇冰川的四座小型冰山的交汇处,冰层宽1.5公里,厚800米。

阿莱奇冰川的厚度达800米,宽度达1.5公里。

然而,根据首次将2022年和2023年酷热夏季的情况考虑在内的新建模型预测,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没有实现大幅下降,那么截至2100年,即便是瑞士冰量最大、海拔最高的冰川也将彻底消失殆尽。

“尽管如此,如果我们能够达成《巴黎气候协定》设定的目标,将全球升温的幅度控制在高于工业化前水平1.5℃到2℃之间,我们的子孙后裔依然能见证瑞士至少四分之一的冰川,”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冰川学家丹尼尔·法里诺蒂(Daniel Farinotti)表示。

瑞士冰川冰量变化

夏季欧洲主要河流水量减少

作为天然水库的冰川在冬季储存降雪水,在夏季则将融水释放。这些融水会被用于发电、灌溉农田以及为瑞士居民提供饮用水。

阿尔卑斯山脉地区的冰川融水,长年以来滋养着莱茵河、多瑙河和波河等西欧诸国主要河流,为其提供水源。阿莱奇冰川的融水流入罗纳河,而罗纳河一路流经瑞士瓦莱州、日内瓦和法国南部,最终汇入地中海。日内瓦境内的罗纳河河段近30%的水量都来自于冰川,在干旱时期,这一比例甚至会更高。

从1980年至今,冰川融水量一直在不断增加。胡斯介绍称,这一现象对欧洲的大型河流来说无疑是件好事。然而近年来,冰川融化的速度之快,已经达到了释放水量很快就会骤减的程度。他补充说,阿尔卑斯山脉地区的“峰值水量”,即冰川融水径流量达到最大值、继而开始逐渐减少的时间拐点,要么已经出现,要么将在未来几年内达到。

这意味着阿尔卑斯山谷和欧洲主要河流的水量将有所减少。这可能会影响到航运、农业、生态系统、饮用水资源和能源生产。在法国,约有20家水力发电厂通过使用罗纳河河水来提供电力,四座核电站的反应堆也使用罗纳河河水来进行冷却降温。

未来,即便夏季气候变暖,冰川消融速度加快,融水径流量也会有所下降。冰川将不再能够缓解日益频繁和持续干旱所带来的影响。“迄今为止,水资源短缺问题一直被[冰川]消融产生的额外水量所掩盖,但现如今,冰山融水正在慢慢减少,”胡斯坦言,“我们已经像挤柠檬一样把冰川给榨干了。”

在加拿大西部和南美洲等以许多小型冰川为主的绝大多数盆地地区,冰川融水已经达到峰值水量。而反观中亚和喜马拉雅山脉,预计冰川年径流量将在本世纪中叶前后达到峰值。

>> 下图显示,无论考虑哪种气候变暖情形,瑞士冰川都已经达到了“峰值水量”:

瑞士冰川融水量

没有冰川的瑞士旅游业

阿尔卑斯山脉地区的冰川不仅是宝贵的天然水库,也是每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热门旅游景点。仅2024年就有超过百万游客登上了少女峰之巅,而欧洲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就建造于此。

瑞士自然科学院(SCNAT)在近期发布的一份简报介绍中写道,倘若有朝一日冰川不复存在,那么像马特洪峰脚下的采尔马特或少女峰等享誉全球的旅游胜地,届时将不得不另觅他法,探寻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展示各自的特色。

格劳宾登州Tschierva冰川的演变。

瑞士旅游业新闻发言人安德烈·阿什万登(André Aschwanden)在给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的回复邮件中称,瑞士旅游业正密切关注气候变化带来的后影响。他表示,山脉和冰川长久以来一直都是瑞士非常重要的旅游景点,现在也依然如此;但目前还很难预测冰川融化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游客数量。

“我们认为,没有冰川的瑞士对英国游客的吸引力,要逊色于有冰川的瑞士,”英国旅游运营商Walkers Britain公司的埃尔斯·范·维伦(Els Van Veelen)说道,该公司的业务聚焦于为游客提供瑞士和欧洲徒步旅行度假服务。目前,阿尔卑斯山脉冰川的融化还尚未对预订产生任何负面影响。不过,冰川消融导致部分地段岩石坠落事件有所增加。“今后,我们可能会被迫改变一些旅游路线或行程,”范·维伦表示。

马蒂亚斯·胡斯却无法想象一个没有冰川的瑞士。“我确信当我退休的时候,瑞士还会有冰川存在,”不过,他继续说道,他的孩子或孙辈可能会在一个没有冰川的阿尔卑斯高山国家长大。“很难接受这可能是未来的真实场景。”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一个没有冰川的瑞士会酿成怎样的全球性后果》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南非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最新资讯

20年后瑞士人口或将达到1050万

瑞士华人世界04-25 09:30

乘船而去,游琉森湖区

瑞士华人世界04-24 10:15

出发,去少女峰的辽阔夏天

瑞士华人世界04-24 10:14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