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总顾问:[张诗剑]、峭岩
荣誉总社长:陈娟、蔡丽双
顾问:哈雷、陈金茂、萨仁图娅、芳闻、颜石、田放、刘国萍、罗秋红、汪道波
一、立春 大地的第一声呼吸
文/黄 葵
泥土的二十四个节气在季节深处大面积翻身,隙缝中游出第一缕暖意。风揉碎了冰,化作千百条解冻的河。种子在黑暗中睁开眼,听见根须舒展的声响,像婴儿的初啼,惊醒了沉睡的蚯蚓。
蚯蚓在泥土中穿行,像一条条细小的河流,编织着地下的张张大网。泥土的深处藏着无数个春的外婆湾,每粒种子都是春天的暖宝,都在萌发一个独立姓氏的春天。立春的气息随风飘散,弥漫了每一个角落。
孩子们在田埂上奔跑,脚底沾满泥土,欢声笑语在田野间久久回荡。泥土的温暖从脚底传遍全身,像母亲的怀抱温暖而安逸。老人在村头抽着旱烟,目光落在远处的田野。土地的记忆,在他们的皱纹中流淌,每一个立春都是一次重新远行。
锄头叩响大地紧闭的门扉,水牛踏过田埂,蹄印盛满雨水。看家狗不停的摇晃着脑袋,仿佛要摆脱严冬里那最后一片雪花。麦苗抖落霜衣,挺直了腰身。燕子掠过,衔来南方的新绿,衔起湿润的泥草,在檐下编织新巢。春天的气息在巢中弥漫,自村舍流淌开来。
云朵掠过山脊,在向田垄招手,春天从抬眼望的指缝间,流淌成一片青翠。泥土在蛙鸣声中伴唱,万物自油菜花的根部苏醒,立春是大地的第一声呼吸。泥土柔软得像母亲的心跳,每一粒沙都藏着春天的秘密。细雨轻抚,泥土的肌肤泛起微光,像少女的脸颊,透出羞涩的红晕。
柳枝低垂,轻点水面的涟漪,梦的芬芳随波荡漾。油菜花开了,金黄的花海淹没了田埂,初春的梦在花间起伏。农人的脚步踏过湿润的田埂,泥土的歌声在脚下流淌。
流水在泥土上奔涌,种子在泥土下竞走,虫鸣唱出春天的诗篇,每一行都是生命的赞歌,诉说着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故事。随着立春的泥土的纵情歌唱,万物全部苏醒,在雨中絮语,在风中低吟。春天的脉搏在土地上跳动,春天的芬芳在空气中流淌,春天的圆舞曲在田野间再次唱响。
~~~~~~~~~~~~~~~~~~~~~~~~~~
二、立春的诗行(组诗7首)
文/黄 葵
◎柳条写的绿色诗
严冰炸裂的声音
吵醒了泥土深处的虫子
蒲公英轻轻推开雪花
柳条蘸着解冻的溪水
写下第一行绿色的唐诗宋词
风铃摇醒屋檐下的冰凌
一步一步都是春的韵脚
蝴蝶抖落翅膀上的霜
翩然飞入桃林深处
春雨润湿了泥土
蚯蚓探出头来
要朗诵元曲
◎燕子剪开云层
燕尾剪开云层
春光抛洒了一地
掠过麦田
剪出一片金色的海洋
再衔泥巴在村前屋后
垒起一个温暖的梦
溪水揉着双眼
向桃花深处伸了个懒腰
石头底下的小鱼儿醒了
老槐树告别最后一片枯叶
打了个喷嚏
不得已的嫩芽
慢慢地冒出来
◎蒲公英撑伞旅行
蒲公英撑开小伞
来一场冰封后的旅行
风筝打卡
牵走了最后一片冬云
蜜蜂数着花苞的韵脚
春天就开了
水牛踏着晨露
反刍着鱼肚白
踩出一串早春的音符
咀嚼出立春
芬芳不已
哞声里都是青草的梦想
◎麦苗窜高一个朝代
挂在冬天的草帽
遮不住满眼的绿意
烟斗磕了磕鞋底下的诗经
麦苗便窜高了一个朝代
布谷鸟衔来种子
种在爷爷的皱纹里
烟斗里的烟圈
就飘进春天
化作朵朵白云
抖音里剩下的
只有春秋战国
和直播的一地鸡毛
◎春雨蘸桃花胭脂
钟摆摇摇晃晃
敲响春天的第一个节拍
风筝线缠住了夕阳
扯出晚霞
红遍西天
春风洗过的天空
放下彩虹桥
春雨蘸着桃花
胭脂纷纷
在窗棱上画水彩
◎春天的重量
谁的蝴蝶结
系在谁的柳梢头
荡起孩提的秋千
雨点在瓦片上
来一次说来就来的
谈情说爱
谁的狂放
叮叮咚咚
奏响又一年的序曲
蝴蝶落在油菜花上
春天便有了
点水成金的重量
◎柳絮惊醒一池春水
杨柳飞絮
飘过池塘
惊醒了一池春水
家燕掠过麦田
剪出海浪
雨燕衔来一片新绿
装点老家的屋檐
老槐树抖落最后的枯叶
换上春装
蒲公英的约定
是跃过小溪
飘过篱笆墙
落在对岸的草地上
落在不远方
雨水的梦里
~~~~~~~~~~~~~~~~~~~~~~~~~~
三、立春的乡愁
文/黄 葵
冰裂的声音惊醒泥土深处的虫子,柳条蘸着溪水,写下第一行绿色的诗。风铃摇醒屋檐下的冰凌,叮叮当当都是春的韵脚,蝴蝶抖落翅膀上的霜,翩然飞入桃林深处。蒲公英轻轻推开雪花,美丽的约定是飘过小溪飘过篱笆墙,落在对岸的草地上,落在远方的梦里。
屋檐的冰凌滴下第一颗水珠,落在石板上,水珠在石板上碎成更小的珠子,滚进缝隙里去了。声响惊醒了檐下的燕子,它们抖了抖羽毛,从巢中探出头来。风铃檐角上轻轻摇晃,细碎而清脆,像一粒粒冰珠深吻石板。这是立春的声音,江南的春天总是这样,来得悄无声息,却又处处留下痕迹。
河边的柳条泛起鹅黄,像被谁用细毛笔轻轻描过。枝条柔软地垂向水面,偶有早归的燕子掠过,激起一圈圈涟漪。这些精灵该是嗅到了湿润的春意,才万里赶回。燕子剪开云层,阳光洒了一地,掠过麦浪,剪出一片金色的海洋,再衔泥巴垒起一个温暖的梦,让乡土显得更加生动。
溪水揉着惺忪的眼伸了个懒腰,石头底下小鱼儿醒了,老槐树打了个喷嚏,嫩芽争先恐后地冒出来。蒲公英撑开小伞,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风筝线牵走了最后一片冬云,蜜蜂数着花苞一朵两朵,春天就开了。
柳絮飘过池塘,惊醒了一池春水,燕子掠过麦田,剪出一片金色的波浪。迎春花已经迫不及待地绽放,金黄的花朵像是撒落的星星,格外醒目。油菜花已经零星地开了,金黄点缀在碧绿。田埂上的孩童在放风筝,彩色的纸鸢在春风中摇曳,将天空装点得五彩斑斓。
寒气还未散尽,但空气中已经浮动着某种蠢蠢欲动的气息。灶间柴火噼啪作响,炊烟从烟囱里袅袅升起,在晨光中画出淡淡的痕迹。袅袅茶香,混合着新蒸的桂花糕的清甜。泥土解冻的气息,混杂着柴火的烟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梅香。老牛踏着晨露,反刍着阳光,踩出一串春天的音符,咀嚼出立春的芬芳,哞声里都是青草香。老农的草帽遮不住满眼的绿意,烟斗磕了磕鞋底,麦苗便窜高了,布谷鸟衔来一粒种子,藏在老农的皱纹里。
春风洗过天空,春雨放下一道彩虹桥,何不蘸着桃花的胭脂,在窗上画了一幅水彩?蝴蝶结系在柳梢头荡起秋千,雨点在瓦片上谈情说爱,叮叮咚咚奏响春的序曲,蝴蝶停在油菜花上,春天便有了重量。
锄头铁锹镰刀,一件件从墙上取下来,此刻闪着微光,仿佛在期待着即将到来的春耕。田野上笼着一层薄雾,像是蒙了一层轻纱,泥土变得松软。麦苗还覆着一层白霜,近看能发现叶片已经挺直了许多。手指触到泥土,能感受到丝丝暖意。立春了,地气开始往上返了。
村头的柳树最受春意。枝条虽是光秃秃的,但已经泛起了淡淡的青色。树下的溪水解冻了,潺潺地流着,小鱼在水草间游动。妇人们在溪边洗衣,一边捶打着衣物,一边说着家长里短,笑声和着水声在晨光中荡漾开来。村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敲打声,这是立春的传统"打春"。人们用木棒敲打门槛、墙壁,寓意赶走寒气,迎接春天。
太阳暖洋洋地照在院子里。晒干的艾草、菖蒲等草药继续摊开晾晒,翻动着迷人的清香。后院菜园里的变化最是明显,越冬的菠菜、芹菜都挺直了腰板,新种的小葱也冒出了嫩芽。鞭炮声此起彼伏,在暮色中炸开一朵朵红色的花。孩子们捂着耳朵,又害怕又兴奋地跑来跑去。这是"迎春"的仪式。
老钟摆摇摇晃晃,敲响了春天的第一节拍,风筝线缠住了夕阳,扯出一片晚霞。炊烟袅袅升起。立春的晚饭按照习俗要吃春饼。家家户户都飘出香气,那是用冬笋、咸肉和鲜肉炖煮的时令菜肴。老人们说,立春这天要吃春卷,寓意着把春天卷起来,让好运常驻。荠菜、豆芽、韭菜等时令蔬菜包进薄薄的面皮里,下锅一炸,金黄酥脆,咬一口满嘴都是春天的味道。
立春的月亮最是清亮,因为它照见的是刚刚苏醒的大地。最早开花的蒲公英,它的黄色小花在寒风中轻轻摇曳,却倔强地不肯低下头去。夜深了,远处的蛙鸣,断断续续的,像是在试探着什么。整个江南的春天都在今夜醒来。
清晨的燕子们已然飞出巢去,在晨光中穿梭。气息里混杂着泥土的芬芳、草木的清香,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暖意。远处的田野上,薄雾已经散去,露出了大片大片的绿色。麦苗似乎一夜之间长高了许多,在晨风中轻轻摇曳。
村头的柳树抽出了嫩芽,远远望去,像笼着一层绿色的轻纱。溪水欢快地流淌着,洗衣的妇人们说笑声更加响亮了。菜园里的青菜又长高了一截。钟楼传来悠扬的钟声,惊起一群白鹭。它们展翅飞向天际,像是要把江南的春意带到更远的地方。
立春是大地的一次深呼吸,是生命的一次重新出发。在这片江南的土地上,每一个生命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迎接春天。立春的江南,是一幅流动的画卷,每一处细节都充满生机。柳枝轻拂,燕子呢喃,茶香袅袅,这些都是春天的语言,诉说着生命的律动。
阳光渐渐暖了起来,真正的春天就要来了。这就是立春,温柔而不张扬,细腻而不失韵味。它像一首婉约的诗,又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将春天的气息悄然播撒在这温润的土地上。
![](http://image.52bji.com/image/infoImage/202502/13/D1732592392079.jpeg?312x312)
作者简介:黄葵,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文学教授,海南作协理事,海南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海口作协副主席,海南创意文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