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2 15:52 阅读量:4k+
华人号:光明网一到春天,全国打工人集体开启“修仙模式”: 上班如搬砖,下班秒变瘫,奶茶越喝越困,熬夜越熬越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主治医师李丹艳紧急支招:春困≠懒!是身体在喊救命!
速看这份“全网最全春困攻略”,让你从“特困生”秒变“人间清醒”!
一、中医眼中的春困:
自然失衡与体质差异
1、气候变局加剧“湿困”
中医认为,春季湿气重是春困的重要诱因。今年多地春季降雨量超历史同期,湿邪侵袭人体,阻滞气机,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头重如裹、四肢困倦”症状更为普遍。专家提醒,湿气叠加空调环境、久坐办公,易形成“内外湿夹击”,加重疲劳感。
2、熬夜后遗症与“肝郁春困”
凌晨追剧、刷短视频成为常态。中医指出,肝主疏泄,熬夜伤肝,肝气郁滞会加剧春困的“睡不解乏”。
二、你是春困“高危人群”吗?
痰湿型:常见于喜食肥甘厚味的人,尤其为体型肥胖的人群,表现为口中黏腻、大便溏稀。
肝郁型:高发于压力大的职场人群,伴随胸闷、焦虑。
气虚型:易疲劳、畏风,需警惕过度劳累。
三、中医调理方案:
顺应自然,精准施策
1、食疗新潮流:药膳粥品成“痰湿型春困打工人早餐标配”
赤小豆薏米粥(赤小豆30g、炒薏米30g、粳米20g)健脾祛湿化痰;茯苓山药粥(茯苓20g、山药50g、粳米50g)健脾祛湿化痰;荷叶山楂粥(荷叶15g、山楂10g、粳米50g)化浊降脂;陈皮薏米茶(陈皮6g、炒薏米20g)理气健脾祛湿。
2、穴位按摩:“一分钟提神法”
①百会穴(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简易取穴:两耳尖连线中点处):双手食指或中指叠按于穴位上,缓缓用力,同时可做轻柔的环形按揉,可升举阳气以提神醒脑。
②太阳穴(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中):双手拇指或食指指腹或者掌根部分别置于两侧太阳穴按揉,既可提神,又能缓解头痛。
③三阴交穴(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用拇指指尖在穴位上持续用力按压或者环形按揉,可健脾益血、调肝补肾。
图源:百度百科
④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简易取穴:站位弯腰,同侧手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其余4指向下,中指指尖处):用拇指指尖在穴位持续用力按压或者环形按揉,针对脾胃虚弱导致的“春困”。
3、作息调整:用“早起倒逼早睡”应对熬夜惯性
春季建议亥时(21-23点)入睡,卯时(5-7点)起床。对于习惯晚睡的人,可尝试“渐进式调整法”调整作息,如每3天提前15分钟入睡,用“早起倒逼早睡”的方式建立健康的生物钟。其次,可通过慢跑、散步等方式多接触大自然,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有助于增加夜间的深度睡眠时间,让身体得到更好的恢复。
四、误区警示:
盲目补觉或适得其反
“多睡补觉”有可能加重春困症状
肝郁气滞型春困,减少白天卧床时间,改为户外散步疏肝理气,避免熬夜伤肝;痰湿内阻型春困,减少长睡眠时间,尝试“分段睡眠法”,晨起适当运动;脾气虚弱型春困,食后即卧加重脾胃负担,可食后适当散步后再午睡。
跟风进补有风险
补气药物并非适合所有春困患者,应结合体质特点及药物性味辨证施治。临证表现乏力气短、汗出等气虚明显者,遵医嘱适当用补气药以助阳气升发。但对于痰湿患者,一味进补易“闭门留寇”,加重痰湿;对于肝气郁滞患者,加重气机壅滞,还易助热生火。
五、春困治理需“天人合一”
面对气候变化与快节奏生活的双重挑战,春困不仅是身体信号,更是调整生活方式的契机。
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春三月,此谓发陈”,顺应自然升发之气,平衡工作与休息,方能真正“唤醒”春日活力。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