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华人头条内蒙古频道‖黄河周刊‖河套故事‖黄河从家门前流过‖作者:王生文(磴口)

黄河从家门前流过

作者:王生文 (大漠孤烟直)

我吃力地弓腰蹬腿,用轮椅推父亲上防洪堤。

堤高坡陡,费劲又危险。虽说轮椅有刹车,推不动的时候,可以刹车喘口气,瑞匀了气再接着推。但我不能冒险,万一刹不住,轮椅在陡坡上失控,后果不堪设想。这也是父亲出院一个月来,提了多次要求,今天我才答应。父亲是河套农民,种了一辈子地,是庄户人里的一把好手。经见过世面,可他没见过,一个人种一百亩河滩地,不用雇临工,不摸锹把犁把子,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作业。虽说前年雇临工种地,去年雇农机作业。秋后算账,两相对比,投入与收入差不多。

种地不用人,人闲出事故,这一轻闲却惹出病来,父亲脑梗出院坐上了轮椅,这轮椅是我从呼市带来的。

我把父亲从轮椅上背起来,明显感觉父亲体重轻了许多,经此大病后,父亲瘦了至少六十斤。我心一酸,眼窝湿润,差点落下泪来。

我背着父亲爬上防洪堤顶,沿黄柏油公路,将父亲扶靠路边绿化带,有阴凉的一颗树下。我下防洪堤取回轮椅,抱父亲坐好。

抬眼远望,蓝天白云下黄河对岸鄂尔多斯高原山脉粗砺雄浑,横亘南北,以此为背景突现脚下的黄河清亮安澜,在阳光照耀下,水面泛起闪闪金光,像璀璨的银河系落地。河这面就是我家祖祖辈辈耕种的黄河滩地。沿河堤下去有机耕土路直通我家地头。

父亲说,爸老了,走不了路,也下不了地,说个话也没人听了哇。就想看看河滩地和黄河,想过多久,也说过多次……

这话听来让我心如刀绞,父亲病前虎背熊腰,力气大得能绊倒一头牛。现如今却瘦成一梱干柴。父亲天生热心肠,谁家遇到难心事,能帮则帮,实在帮不上也宽言抚慰,虚寒问缓。遇有村民矛盾纠纷,总是跑东家,去西家,苦口婆心,耐心劝说。七踏踏,跑了个八踏踏,磨破嘴皮子,跑烂鞋跋子,直到两家握手言和。父亲病了,乡亲们前来探望的礼品,能堆半间房子。

我心抽搐,疼如刀绞,泪涌双眼,哽咽难语。父亲一辈子要强,病倒了就这一个愿望,却被我拒绝多次。父亲苍老的面容让岁月刻满了年轮的皱纹,饱经风霜的眼窝凹陷了下去。

父亲对我说,你爷爷当年以黄河为生,当过艄工。我记得他喊过的船工号子。

自包兰铁路通车,有了更快更便捷的铁路运输,搬船汉艄公以及黄河船运行业,退出爷爷以河为生的人生世界至今七十余载,黄河船工号子几近失传。父亲兴致好,想回忆往事,机会难得。我说,爸,我想听。

说不定父亲说出的故事是我从没听过的。

父亲沉浸在往事回忆中,父亲老得只剩下回忆。他说,沒修防洪堤以前,咱家河滩地头就是西上东下,南来北往的黄河古渡口,黄河从家门前流过,西北人没有人不知道的,渡口在黄河河湾。码头用木桩、柴草、河柳、木料混合黄泥夯实建成,可停大船十多艘。河岸上还有十多处木料芦苇遮阳凉亭。一个长发及腰,风骚迷人的红衣女子,手提一把铮亮的黄铜茶壶,像紫燕翻飞,似彩蝶环绕,轻俏灵动地穿行在凉亭间,为船汉们添水到茶。这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着船汉的眼球。

只听父亲说,她就是你的奶奶,在等你爷爷的大船靠岸。

父亲叙述的场景,不再是言语的,像一幅生动的画幅,又像我进入了画中。天蓝云白,芦苇苍翠,河水泛黄,河岸碧绿,河风柔和,拂面轻抚。已融入画中的我,似乎看到了船汉疲惫庸懒的身影,横躺竖卧在芦苇席上,我甚至听到了他们聊以慰藉的说话声。这一切激活了我探究深入的欲望,和体会他们鲜为人知的生存世界。

河面起风了,几只顺水的小船,在河中央扬帆疾行,大如羔羊的天鹅,在河对岸结伴沐浴。一艘大船在十几个赤膀纤夫的背船中,艰难地逆水行进。肩头的绳索深深地勒进船汉古铜色的肉里。逆水行船,又遇风向不顺不能扬帆,只能背船行进。一步一叩首,步步泥泞,汗流浃背。为了劲往一处使,船汉们喊起了船工号子,掌舵的老艄公,也就是我的爷爷唱号子的首句,众船汉和词后面的号子。随着号子喊起,大船在一寸寸,呛水前行。

我听到轮椅上的父亲唱出号子,船工号子,粗犷雄浑,气势磅礡:

喂——嗬——喂——嗬嗬——

脚蹬地啊

嗨哟,嗨哟

头顶日啊

嗨哟,嗨哟

手抠沙啊

嗨哟,嗨哟

两腿泥啊

嗨哟,嗨哟

用尽力啊

嗨哟,嗨哟

婆姨们啊

嗨哟,嗨哟

门前望啊

嗨哟,嗨哟

努努力啊

嗨哟,嗨哟

回家去啊

嗨哟,嗨哟

火坑头啊

嗨哟,嗨哟

暖人身啊

嗨哟,嗨哟

……

黄河船工号子,喊尽了人生的悲与欢。黄河船工祖祖辈辈在黄河上生活和劳作,对黄河航道了如指掌。在与黄河风浪搏击的过程中,创造了他们自己丰富多彩的劳动号子。独具特色的船工号子,抒发了船工复杂的感情。反映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忧怨悲欢。黄河船工号子,伴随船工一次次远航,河岸边踩岀深陷的脚窝泥泞路。是船工劳动的主旋律,也是背船效能的总号令。号子声中,那张望在家门前的婆姨们,烧暖了热坑翘首等待船汉们归来,她们心疼自家男人劳作在冰凉的河水里,用烧暖的热坑,温暖自己男人的身躯。

大船在一寸寸艰难地逆水前行,风大浪激,破浪前行。在船工号子的呼喊声中,缓解行船的寂寞和背船的辛劳,用自编的号子来赞美船工,搏击风浪的气魄,和人生的豪迈。

父亲唱得两眼泪水。沉默了一会,平息下来后,父亲说,听你爷爷后来说,他娶了岸上的红衣女子。第二年夏天你奶奶把我生在了渡口的凉亭子里。当时,你爷爷行船在外,半年后回来河套渡口,抱了我仔细端祥不说话,半晌说了一句高兴的话:像我,是我的种。气得你奶奶好几天不搭理他。

我当然清楚爷爷的疑心,也理解船工的无奈。船工除河水封冻可以守着女人在家过几天有家有妻,像模像样的夫妻生活外。春寒河开,拌着刺骨的寒风就要别家离妻,使船远航,家中的女人能否守得住寂寞,能否守身如玉,都不是外出谋生的男人能够左右的。船工出航,家中的女人也会千叮咛,万嘱咐,野花再香也有刺,採了野花家花谢,男人和女人都想守住夫妻忠诚的底线。

父亲不再说话,也许正回忆着爷爷奶奶日常生活的片断。回忆是美好的,我不忍打断父亲的回忆。

父亲留下的记忆,不像爷爷奶奶那么久远。父亲的经历我都记得。黄河上建桥准备铺铁路的前期,河套行政区与巴彦淖尔盟合并,成立新的巴彦淖尔盟,盟公署迁至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在修建拦河大埧、开挖二黄河的几年中,全盟调民工数十万人,为赶工期,昼夜分两班奋战,平地起大埧,深挖人工河。红柳罗筐,柳木扁担压肿了多少双肩膀,钢钎大锤震裂了多少双渗血的手掌和虎口。多少个深夜,在北风呼号户号,冷冻寒天的旷野中,穿着雨鞋,脚踩泥水,撑着铁锹铁镐,站着睡着了多少人。

扎帐篷,挖灶台,楞生生靠锹挖肩挑筑大垻,开河槽,为赶工期吃住工棚,冬季也不停工。肩扛背背炸药崩松的冻土块,磨破了皮袄;磨破了脊背,再苦再累父亲没有一句怨言。工地上听一位农

生,就像饿断腰节骨了。咋了,累了?想想这大埧是给谁建的?还不是为咱河套自家人修的。没听喇叭里说,这铁路通了上包头呼市,下银川兰州当天就到,这是祖祖辈辈想都不敢想的事。拦河大埧建成了,就再也不怕黄河漫灌水淹村庄农田了。起来,那有给自家干活还跌皮懒害的,接着干哇。

父亲即使手打血泡,肩膀压烂红肿,身体脱层皮都不下工地。父亲火线入党,在工棚中向鲜红的党旗,金黄色的镰刀斧头图案,举起右手,攥紧拳头,跟着领誓人壮严神圣地宣过誓。从此后,父亲的人生有了理想和信仰,父亲活得充实和快乐,多彩的人生更具有了实质意义,后来父亲被选为村党支部委员会委员。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了黄河养育我祖祖辈辈,爷爷奶奶以河为生,一个行船航运,搏击风浪。一个在河岸上卖茶水和船工裤带面为生。九曲黄河,不仅含养了沿河两岸数不清的动植物,也哺育了两岸几万万黎民百姓,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诞生的摇篮。想到此,我对黄河充满敬意,像儿女对母亲,对奶奶,对祖奶奶的敬重。父亲为起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治理黄河年年不回家。直到拦河大埧建成,二黄河浚工才回到家中。父亲这一代人完成了河套人的水利梦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他们是河套人的脊梁,是他们托举了河套人心中的红太阳,冉冉升起的生存欲望,河套水利工程在人类发展史上犹如旭日东升,阳光普照,普慧苍生。

父亲回过头来,在大埧上鸟瞰拦河大埧脚下的黄河村,家家户户成不规则排列,村庄显得拥挤杂乱。父亲的眼神近乎祈求,他说,黄河村民靠河滩地生存,这地养活了村里的祖祖辈辈。现如今,爸干不动了,你可的回来竟选村长,带领父老乡亲们共同致富奔小康,黄河村天宽地广,大有作为哇。

闻听此言,我一时无语,父亲不止一次提续过这事,我还沒想好,一直没答应。明天就到假期了,今天必须要下定决心,来回答眼前这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看看黄河村几十年不变的现状,我心潮起伏,思绪连篇。地处边塞的黄河村,绝不可以被时代落伍,这里有我父老乡亲,有我童年快活的记忆,有我理想萌芽的土壤,生于斯,长于斯,黄河村毕竟是生我养我的故土,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谋生,使黄河村逐渐成为“空心菜”。我能一走了之吗?我自问能放弃我经营的公司吗?

两相比较孰轻孰重?看看衰老患病的老父亲,仍然念念不忘黄河村的脱贫致富。此刻我突然想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有一个爸,只有一个生我养我的故乡黄河村,一旦此生错过,就不会再有。我要守护在父亲身边,像父亲曾经守护在产床边,婴儿床,摇篮边,扶我走路,看我趔趄学步,直到送入大学。父亲曾经能做到的,我有何理由,有何颜面做不到?守护父亲就能为家乡做贡献,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依托黄河村自然资源,让父老乡亲们过上好光景,让爸为儿骄傲。

父亲最后一句话说得更为掷重,不容推辞,他说:我不仅是你父亲,也是中共黄河村支部委员会委员,所以说,这不仅是我个人意思,也是一个支部委员向你传达的组织意愿。

父亲这句带有压倒性的,极具挑战意味的话,份量重得让人难以拎起,压迫得令人喘息不匀,同时又想跃跃欲试,挑战人生。责任重于泰山,使命不负党性,对我这个普通党员来说,承诺如金,诚信如钢,一旦应吮,理当义不容辞。我把这次父子谈话,会认真记录在家庭党小组的党组《会议记录》本上。我家党小组,共三名党员,父亲和我还有二叔,组长是我父亲。二叔交往广,朋友多,平时喜欢喝点小酒。不喝酒是标准模范党员,一沾点酒就失态,喝醉酒便忘了身份,口无遮拦撒酒疯。往往是精心准备大半日,诚心请回一桌人来,尽兴喝酒,不欢而散。每年腊月二十八的家庭例行民主生活会上,二叔总被村支委兼党组长的父亲约谈,提醒,警示。后来,二叔任黄河乡河滩镇党委副书记。人脉广了,官做大了,在党小组里依然是组员。约谈过后,父亲请出爷爷的遗像,当着以爷爷为代表的老祖宗们的面,让二叔作廉政述职,二叔再浑,纵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对着列位祖宗说鬼话,述职作好了,全家才能高高兴兴过大年。副市长因腐败被中纪委查处,牵连河滩镇大部分党委委员,只有少数几个像二叔样的委员不受牵扯,清白如玉。由于清政廉洁二叔荣升黄河乡党委副书记。二叔官运亨通,平步青云。二叔的官运在很大程度上首先取决于父亲这位党组长的每年约谈。

父亲听了我的决定,激动得热泪盈眶,泪流满面。父亲擦了把泪说,你个灰猴,你不能老想着自己挣钱,不管你爸和乡亲们。市里派了个大学刚毕业的闺女来任村书记,我担心闺女娃娃沒经验,劝你回村选村长,这样搭档才安心,你是党员,理应听从党召唤。

我推着父亲,在河堤沿黄路上,向着太阳照耀的金光大道上走去……

2021年.冬.于磴口

作者简介:

王生文,网名:大漠孤烟直。男,回族,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人。巴彦淖尔市作家协会会员。被中华文艺评为当代实力派作家,入典中华文艺名人录。一道诗艺社专家团成员、一道诗艺社小说散文总监,常务编委。在宁夏《新月》、新疆《回族文学》、《当代散文精品荟萃》、《当代实力派作家文选》、《草原诗人冯艳花》诗集、一道诗艺社公众号、中华文艺微信平台等刊物、书籍、平台发表连载长(节选章节)、中短篇小说、纪实文学、格律诗、古体诗、现代诗、小说诗歌评论等多部(首、篇)。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西北风云》。中篇小说《穆斯林的天职》、《大漠孤烟直……》、《车行西安》、《回归信仰》、《罪恶荣誉》,《残缺的爱》。短篇小说有《斋月》、《芦苇滩上的人家》、《爷爷·穆萨·骑士》、《县委副书记的故事》纪实文学《媛媛就医》,文艺理论《小说创作漫谈》等若干篇。曾在网络文学《榕树下》连载过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多部,系该网站签约作家。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华人头条内蒙古频道‖黄河周刊‖河套故事‖黄河从家门前流过‖作者:王生文(磴口)》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乌兰浩特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乌兰浩特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最新资讯

散文集选•朱自清《春》

乌兰浩特资讯2021-02-25 16:45

香奈儿Chanel2021早秋系女装,美美的

乌兰浩特资讯2021-02-01 09:09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