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以文化为桥,连结两岸,京台师生触发心灵共鸣

2025-04-10 21:24

华人号:海峡两岸

 

近日,坐落在西城区的北京市第八中学(以下简称“北京八中”),一场交流活动火热进行。来自台湾宝吉祥文史教育协会一行近40名师生与北京八中师生一同抖空竹、写毛笔字、切磋乒乓球球技。

书法教室内,北京八中学生刘承烨与来自台湾的新同桌并肩而坐。他说:“之前没接触过台湾同学,很好奇他们平时学什么、有什么兴趣爱好。”两人一边临摹对联“百舸争流花似锦,千峰竞秀水如银”,一边热络交流。刘承烨发现,这位台湾朋友同样热爱游泳和乒乓球,彼此毫无距离感。

“北京同学和我们一样,特别活泼,相处起来很自然。”台湾高中生李阿德一边调整空竹的平衡,一边分享感受。在操场上,他随着老师“右手往上提,左手往下跟”的指导抖动空竹,逐渐掌握节奏。李阿德告诉记者,在台湾,抖空竹称作“扯铃”,他小时候接触过,这次来到北京西城又学到一些新技巧。谈到对北京八中的印象,他表示,第一眼就看到了校园里的孔子雕像,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人肃然起敬。

几乎同时,乒乓球室内白球飞舞。两岸学子混合组队,挥拍、转腰、蹬地,你来我往间,白球疾速穿梭,令人目不暇接。

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台湾宝吉祥文史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冯明珠介绍,此次来访学生来自台湾多所院校,都是中华文化爱好者,有的研习书法多年,有的擅长扯铃,还有人特意带着乒乓球拍前来交流。她期待,未来北京八中师生也能赴台交流,让这样的青春对话持续下去。

活动现场,北京八中向台湾师生赠送“诗礼传家久,炎黄一脉长”书法作品,台湾嘉宾回赠锦旗和典籍。

经过一天的学习交流,双方师生在互动研讨中拉近了距离,也有了像挚友般的默契,大家约好次日一同前往北京故宫进行参观学习。

第二天,京台师生按照约定相聚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踏入午门一路前行,冯明珠向记者回忆起2009年的情景,“当时我们也是从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开始参观。”这次带学生回“老地方”,她有不一样的感受。“让年轻人在故宫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很有意义。我看他们很努力地听讲解,不断拿手机拍照,能感受到他们的兴奋。”

此次北京之行,两岸学生以成语为纽带,共同探寻成语文化。从与建筑有关的“雕栏画栋”“巧夺天工”到与色彩有关的“金碧辉煌”“朱栏玉砌”,两岸师生认真听导游讲解,不时抢答。

在御花园的古树下,学生们玩起成语接龙,“玉树临风——风调雨顺——顺天应人……”

“看到两岸年轻人水乳交融在一起,我非常感动。”冯明珠表示,此次交流让两岸青年打开视野,也结下友谊,这样的活动不应止步。

当夕阳洒落在琉璃瓦上,两岸学子在神武门前依依惜别。那些定格在手机里的互动视频、揣在怀中的校服徽章、微信里新增的台北好友,无不昭示着新时代两岸青年的情感纽带。文化的力量,让他们的友谊超越了地域限制,成为连接两岸心灵的桥梁。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以文化为桥,连结两岸,京台师生触发心灵共鸣》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中国台湾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台湾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