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春满西藏 人随春好(上)

2025-04-08 16:00 阅读量:12.8万+

华人号:观中国

  又一次走进西藏,这可是无数次进藏记忆中,第一次在莺飞草长的春天前往西藏。春到西藏,充满希望!  

  清晨,我们从北京首都机场出发,沿着祖国的西南航线,经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飞上世界屋脊。舷窗外,一幅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我忍不住拿出手机,不停地横拍竖拍,追赶这大自然的瑰丽奇伟。这是上苍给我们的恩赐,这是天地的壮美。  

  中午12:50,飞机准点降落在西藏拉萨贡嘎机场。机场外春光明媚,崇山壮美。接机的四川籍司机何师傅已经在西藏工作30多年,见证了拉萨日新月异的进步。他介绍道,他们一家兄弟四人均在西藏工作生活,侄子㹃们也已经就业成家,“全家聚会,有二十多人呢”。几句简单的寒暄后,何师傅便带领我们向着山南方向愉快地驶去。  

  我们此行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参访藏王墓,了解西藏历史中的重要环节。藏王是西藏历史上的统治者,通常被称为“赞普”,意为“英武之主”。藏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年左右,从聂赤赞普开始,历经多代统治者,包括著名的松赞干布、赤松德赞等。藏王不仅是政治领袖,也在宗教和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占据着重要地位。  


  藏王墓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琼结县城河南侧。根据《西藏王统记》,藏王墓群实际埋葬了从松赞干布(第33代)至墀德祖赞(第40代)共8位赞普及其家族成员,现存12座墓冢。这里是西藏自治区保存较好、规模较大的王陵群,包括松赞干布墓、赤德松赞陵等。藏王墓作为西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吐蕃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按照藏族的传统,松赞干布是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是吐蕃王朝立国之君。在位期间(约629~650年),迁都逻些(今西藏拉萨),平定吐蕃内乱,统一了西藏,正式建立奴隶主统治的吐蕃王国。他发展农牧业生产,推广灌溉,命人制定文字,颁行治理吐蕃之“大法令”,以处理赞普王室与世家贵族、诸小邦及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创设行政制度和军事制度,设置官职品阶,颁布律令,统一度量衡和课税制度,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确立了吐蕃的政治、军事、经济及法律等制度,并且从唐朝和天竺引入佛教。  

  作为藏族吐蕃王国的创建者,西藏大地上的一代枭雄,松赞干布在自己主政西藏的人生旅程中,积极参与西藏治理,推动西藏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时,加强与唐王朝中央政权联系,迎娶文成公主。唐封他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松赞干布又遣贵族子弟至长安入国学,学习诗书,请中原文士掌管其表疏。唐高宗时,松赞干布献金银珠宝十五种,促进了汉藏文化交流,谱写了汉藏友好新篇章。  

  从拉萨机场出发,大约一个半小时就到了山南。山南是藏文化的发祥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山南因拥有众多“第一”,而被公认为藏文化的摇篮。诸如:西藏第一位国王——聂赤赞普,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第一座村庄——雅砻索卡,第一块农田——萨日索当,第一部藏戏——巴嘎布……均诞生在山南。  

  从山南县城再往前行进十多分钟就来到了一片群山环抱的山谷,四处山上有古老、藏式的方形土城,那就是大小藏王陵墓的所在地。据史料记载,这里有十几个藏王安葬在这里。  

  松赞干布陵,位于琼结县钦普沟壑口的平川上,为方形封土,边长140米,高13.4米。松赞干布陵的陵顶是一座庭院式建筑,地上两排建筑,前排是客厅、守护人的办公室和生活空间,后面是祭祠,祭祠下面就是松赞干布的陵墓。  

  前排走廊大门两边有转经筒排列,院中竖立着高大的幡杆,栽种着古树桃花,祭祠屋顶上是藏式的镀金吉祥物,守护着一代枭雄。  

  一位中年喇嘛正在松赞干布像前念着经。见我们进来,他用眼神示意欢迎,并继续边敲鼓边念经,尽显虔诚。  

  松赞干布的雕像前摆放着供坛,他的左手是文成公主的塑像,右手是尼泊尔尺尊公主的塑像。松赞干布,在这个世界屋脊上,带领西藏民众勤劳工作,辛勤耕耘,留下一段美好的时光。人们崇敬他、祭奠他。  

  祭祠室内墙壁上描绘着藏传佛教的故事,精美绝伦。那是画师们虔诚的创作,体现了西藏画师们精湛的技艺和虔诚的心态,一丝不苟,恭敬有加,色彩、线条、构图、意境营造,都堪称精品。  

  我们瞻仰着松赞干布雕像,表达我们的敬意。这里是西藏人的圣灵之地,是西藏民族发展的重要节点。在藏王墓外面的山谷间,同样有很多经幡和尼玛堆,表达着藏族人民的虔诚与敬意。  

  松赞干布陵,这个宏伟的王陵,不仅是藏王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安息之地,更是汉藏文化交流的见证,展现着吐蕃王朝的历史辉煌与深远影响。  

  我们刚来时,陵墓祭祠只有一位喇嘛。出来时,大门口又坐了一位藏族老人。他也在认真念着自己的经文,一样的虔诚、同样的庄重。我们不忍心打搅他们。在周边参拜了之后,悄然告别。蓝天白云之下,那座土黄色的建筑,格外亮眼,配以赭色的围墙和山石的旋转石梯,经过精心设计和建造,庄严美观,庄重超凡。  

  此时,天上的云彩,辉映着太阳的光焰,折射出七彩的祥云。这祥云照耀着松赞干布等藏王墓群,照耀着山南的大地。那是上苍的眷顾,何尝不是西藏民众的祝福与感恩!  

  我们进藏的这一天是3月28日,恰好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6周年纪念日。不经意间,我们在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来到了拉萨,感受着西藏天翻地覆的变化与喜悦。当天下午,国务院新闻办的《新时代西藏人权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在拉萨向全世界发布,这是西藏社会发展中的又一件大事。白皮书系统地介绍了西藏人权事业发展的状况,展现了西藏人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成就和人权事业发展的最新进展。  

  在西藏行走,沿着大大小小的国道、山路行进,到处可以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与五彩的经幡。家家户户屋顶都高挂着旗幡,表达着人们的欣悦之情。  

  告别藏王墓,何师傅驱车带我们前往西藏的第一座村庄和第一块农田,这是西藏人文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能够去体验西藏的这一段重要节点,我们的心中充满喜悦。  

  道路两旁有崭新的连排大棚,绵延数里,蔚然大观。据介绍,那是现代化农业种植大棚,也是援藏的重要成果。西藏大棚种植经历了多次失败与试验,最终成功推广,丰富了当地居民的“菜篮子”。大棚外的广告牌上写着:欢迎来采摘!春到西藏,新春采摘季开始了。  

  正是三月春光明媚的日子。田地里,勤劳的藏族民众已经开始耕田,放水养育青稞。细小、嫩绿的青稞已经露出了崭新的小苗,向着太阳生长,生机盎然。这是春的西藏,充满希望的西藏。  

  经过克松村,我们来到了一块山地相依的空阔地带。那山头上就是著名的雍布拉康宫。雍布拉康据传建于公元前2世纪,是西藏历史上最早的宫殿之一。因所在的扎西次日山酷似一只侧卧的母鹿,宫殿恰好建在“母鹿”的后腿上,故得名“雍布拉康”(“雍布”意为“母鹿”,“拉康”意为“神殿”)。洁白与赭红相间的颜色,使之雄伟、壮观,高耸在山巅之上,向着蓝天白云赞颂。它也是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在山南的夏宫,象征着藏族人民的精神信仰。后来位于拉萨红山的布达拉宫就是依照雍布拉康的模型再扩大兴建的。  


  山底下一块盆地,土地平整,种上了青稞。几个农民正在地里埋头劳作着,耕种着生机,展示着希望的景象。田地中竖着一块石碑,碑上用中英藏三种文字刻着:西藏第一座村庄,下面同样是三种文字的第一村介绍。  

  汉文碑文是这样的:“西藏第一座村庄—雅砻素卡:藏族先民们在雅砻河谷寻穴而居,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生活,并形成若干氏族部落。公元前二世纪出现第一位首领聂赤赞普,并专为他兴建了雍布拉康宫,从此人们学会了建房,并在宫殿脚下聚居建房,逐渐形成了村庄。史称“国王莫早于聂赤赞普,宫殿莫早于雍布拉康,村庄莫早于雅砻索卡,经书莫早于邦贡恰加。雅砻索卡村位于此地并留存到20世纪末,后因变迁,现存在遗址。”  

  这让我们欣喜不已。此时,我们犹如沐浴着历史的春光,用心体悟着这千年的创变,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声。一路走来,西藏安好!  


  离此碑不远处的山脚下,还立着一块新的石碑。走近一看,上面镌刻着“西藏第一块农田”,同样是中英藏三种文字介绍,简短的文字描绘了西藏人民生产生活生存的历史起源,令人感慨。  

  这块位于雍布拉康南侧的西藏历史第一田,又被称为“萨日索当”,是西藏农耕文明的重要象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相传由藏族先民开垦,最初被称为“协赛辛”,意思是“国王御用田”。萨日索当标志着西藏从游牧生活向农耕生活的转变,是藏族先民开始种植青稞等作物的起点。每年春耕时节,当地群众都会身着盛装,举行隆重的开耕仪式,以煨桑祈福、犏牛犁田等传统方式耕作祈福,传承历史文化。  

  据介绍,最初的萨日索当约有两亩地,如今周围的保护农田已扩展至8万多亩。尽管当地已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但萨日索当的藏农们仍坚持传统耕作方式,保留其神圣性。如今,萨日索当不仅是西藏农业发展的见证,更是藏族文化重要遗产,吸引着天下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与研究。  

  山南是西藏的发源之地,也是藏族人民生活文化的起始之地。在这里,首任藏王赞普率领人们开垦建设了第一块西藏的良田,建起了第一座村庄,从此揭开了西藏人民生存发展的历史航程。这是了不起的重大事件,是西藏人文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藏族人民在这里耕种劳作、休养生息、繁衍传承,成就了世界屋脊上一个个伟大的传奇,形成了独特而壮伟的藏族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今天,西藏人民在新的时代里继续辛勤劳作,书写着新时代的崭新篇章。  

  作者系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春满西藏 人随春好(上)》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中国台湾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中国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