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树载千秋•同根同祖”全国网络媒体行:“人工天河”洛惠渠:镌刻在岁月里的奋斗丰碑

2025-04-08 10:46 阅读量:6.4万+

华人号:华人头条-陕西

近日,“树载千秋•同根同祖”乙巳年全国网络媒体探寻华夏根脉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陕西,深入挖掘那些承载着华夏历史与民族精神的动人故事。在商洛洛南,一条被誉为“人工天河”的洛惠渠,以其震撼人心的建设历程和蕴含的伟大精神,成为此次探寻之旅中的闪耀篇章。

上世纪50年代末,洛南大地十年九旱,干渴贫瘠。为改变这一落后面貌,在党的领导下,洛南人民以“誓把洛水引上塬”的豪迈气魄,投身到一场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中。他们仅凭勤劳的双手和原始生产工具,开启了与大自然的艰苦较量。

在建设过程中,洛南人民遭遇了无数艰难险阻。要凿穿3条隧洞、架起13座渡槽,打通26座悬崖、29条峻岭和133道深沟,开掘63公里长的渠道谈何容易!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像张明哲,吊在半空中点炮捻子,在离他不远的炮突然炸响后,被爆炸气浪推到岩石另一面,侥幸捡回一条命;王自有在悬崖上多次遇险,腿受伤鲜血染红崖石,仍坚守不下崖,他质朴地说:“修洛惠渠是党为了全县人民的幸福,要不是,谁给我几百两黄金我也不上崖”;党员王景财点炮捻子炸掉右手,忍着剧痛独臂战斗,直至被组织命令送医抢救,还自责没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在通水典礼上,他被表彰为“洛惠渠特等模范”。

还有许多无名英雄,有的为救助工友被大石砸中,有的为打通涵洞被塌方碎石淹没。斧子沟放炮,党员张永艮再也没能回来;打通老虎嘴,共青团员姚生盛掉下悬崖,连遗体都没找到。这些英雄们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把荣辱抛在脑后,用热血和生命诠释着对党的忠诚、对人民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

经过一整年的鏖战,洛惠渠终于建成。这条“人工天河”不仅比举世闻名的红旗渠还早两年竣工,更是商洛水利史上的伟大杰作。它滋润了洛南县千年干旱的40里梁塬,解决了几十万群众的用水难题,彻底改变了洛南人民的命运。

洛惠渠的意义远不止于水利灌溉。在这场战天斗地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不怕牺牲”的洛惠渠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坚韧不拔、团结奋进品质的延续,彰显了华夏民族精神在困境中的崛起,更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如今,当我们回望、瞻仰、品读洛惠渠,依然能被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所震撼,能清晰感悟到先辈们为了美好生活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洛惠渠的每一块基石,都凝聚着牺牲与奉献;洛惠渠流淌的每一滴水,都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它不仅是洛南人民的生命之渠,更是一座精神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勇往直前,不懈奋斗。(海晴)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树载千秋•同根同祖”全国网络媒体行:“人工天河”洛惠渠:镌刻在岁月里的奋斗丰碑》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陕西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陕西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