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哪吒之魔童闹海》里的“文物彩蛋”

2025-02-25 09:37 阅读量:1.2万+

华人号:国际在线

  近日,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持续热映,不断刷新票房纪录。影片中,许多场景和形象或以真实文物为原型,或从中汲取灵感、加以借鉴,这些隐藏的“彩蛋”让人领略到蕴藏于中国文物的独特文化魅力。

  博山炉与“七色宝莲”:外形内在皆有关联

  错金铜博山炉

  作为《哪吒2》中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道具之一,七色宝莲是哪吒和敖丙“重塑肉身”的法宝,其形如山峦,与博山炉的造型高度相似。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是中国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器具,多为青铜器和陶瓷器。除了外形相近,七色宝莲和博山炉内在上也有着密切的文化关联。影片中,七色宝莲的使用者太乙真人属于阐教门派,是道教中的重要神仙之一,而博山正是道教传说中的海上仙山。相传,博山上有神仙居住,山上遍布长生不老药和珍禽异兽,是人们心中向往的仙境。

  错金铜博山炉是河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这件文物出土于河北满城汉墓,属于中山靖王刘胜的“定制款香薰机”。错金铜博山炉通高26厘米,由炉座、炉盘、炉盖三部分组成,通体用金丝和金片错出舒展的云气纹。博山炉顶部高而尖,仿佛错落分布的群山,并借山势镂孔。当博山炉中的香薰点燃时,烟雾从山间缓缓上升,营造出了一种祥云缭绕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如梦如幻的仙境。层峦叠嶂的山间雕塑出生动的自然美景,神兽出没,虎豹奔走,轻捷的小猴或蹲踞在峦峰高处,或骑坐在兽背上嬉戏玩耍,猎人则手持弓箭巡猎山间。工艺精湛、匠心独具的博山炉,反映了西汉时期手工业和工艺美术方面的高度发展,不仅是集实用与审美于一体的艺术珍宝,也有助于从中探究当时人们的信仰体系和文化观念。

  “天元鼎”里的中国青铜鼎文化

  商晚期龙纹扁足鼎

  《哪吒2》中,被称作“阐教根基”的天元鼎出场时,浑厚的“嗡嗡”声响彻影院,令人颇为震撼。这件神秘的天元鼎,造型和纹饰借鉴了商代的龙纹扁足鼎、战国镶嵌几何纹敦等,精彩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青铜器尤其是青铜鼎文化。

  作为中国古代青铜器中最重要的器类之一,鼎除了用以烹煮和盛放肉食,还在祭祀时承载着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也是统治阶级划分等级和权力的显著标志。商代是中国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青铜鼎在商代晚期的青铜礼器中占据着尤其重要的地位。龙纹起源于远古的图腾崇拜,是部落联盟过程中多种动物图腾融合的结果。在商周时期,龙被视为一种神秘而强大的神灵,象征着水神和自然的力量。龙纹的使用不仅是为了装饰,更是为了祈求神灵庇佑和带来好运。因此,这一时期,龙纹大量出现在青铜礼器上。龙纹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商代龙纹多为屈曲形态,威严庄重。

  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商晚期龙纹扁足鼎,通高31.1厘米、口径24.2厘米、足高19.8厘米至20.2厘米、重4085千克。这种龙纹扁足鼎,无论出土还是传世的数量都极为稀少,是鼎中的珍品。此鼎立耳、方唇、浅腹、圆底,下置三条龙形扁足。扁足作三龙上腾状,张口托住鼎体,龙有长鼻,与器上的纹样相应,躯体还饰有小段的鳞纹,龙尾斜卷成落地的支撑点,增强了造型的气势。鼎的腹部饰卷尾的长鼻兽纹,兽纹主体呈宽条状,饰有较疏的雷纹,主体纹饰的外侧则是极其精细的雷纹。主纹虽不是浮雕,但用细雷纹衬托出别具一格的立体效果。这种纹饰风格与中原地区的纹饰差异很大,应该是另一文化系统的产物。

  从青铜刀、商玉刀到“龙牙刀”

  商玉刀

  《哪吒2》里的东海龙王敖光不仅颜值出众,其武器龙牙刀也很是吸睛。据悉,龙牙刀的制作前后打磨了约一年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动画技术的结合,为这件“重磅武器”进一步增添了文化厚度。龙牙刀的设计融合了两种不同的古代武器元素,前半部分主要参考了商朝时期的青铜刀,刀尖上挑,刀背附齿,刀腹略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站长何毓灵介绍,出土于殷墟亚长墓的一件商玉刀与龙牙刀颇有相似之处。这件商玉刀现藏于殷墟博物馆,全长约25厘米,造型上仿商代青铜刀形制,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刀刃经过双面精细磨制,异常锋利,背部则采用镂空设计,并刻有八组方形扉棱。刀身线条流畅,曲线优美,刀尖上翘,兼具实用器具与礼仪用器的造型特点。值得一提的是,刀背的扉棱运用了减地雕刻技法,工艺精细入微,体现了商代玉雕技艺的高超水平。商玉刀刀身的正反两面还各雕刻着六组鸟纹,鸟喙呈钩状,头部装饰有蘑菇状龙角,足部则以三条弯曲的短阴线来表现爪趾,是典型的殷商动物纹饰风格。靠近刀尖的一组鸟纹,方向与其他鸟纹相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对称装饰布局。值得注意的是,这件商玉刀刀身中部存在断裂情况,在残存的断口处可以清晰看到钻孔的痕迹。考古专家根据钻孔边缘不规整的特征判断,这是商代时期的修复行为。当时的人们在玉刀断裂后,会通过钻孔穿绳的方式来维系其功能性或象征意义。这一细节也从侧面反映出墓主对这件玉刀的珍视。

  考古界普遍认为,这件玉刀是一件象征身份地位的玉礼器,并非实用的刀具。在商代,玉器一般是贵族阶层才能拥有和使用的物品,这件商玉刀的出土进一步印证了墓主较高的身份地位。商玉刀还是南北文化交融的重要体现。其刀背的扉棱与鸟纹组合具有鲜明的中原礼制特征,而刀身的形制又与北方草原地区的曲刃兵器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这表明在商代,中原地区与北方草原之间已经存在较为密切的交流与融合。

  三星堆文物同“结界兽”的跨时空对话

  青铜鹰形铃

  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青铜大面具

  《哪吒2》中,守护结界的结界兽甫一出场,就凭借独特的造型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这两个结界兽的形象设计,其实是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青铜大面具、青铜鹰形铃等几件三星堆“顶流”文物的创意融合。其中,粗眉结界兽那夸张的大粗眉、圆溜溜的杏眼和憨态可掬的蒜头鼻,与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青铜大面具的经典元素高度契合;卷鼻子结界兽的造型,综合了三星堆的青铜纵目面具、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和青铜大面具的特点,最引人注目的鼻子,灵感来源于三星堆青铜鹰形铃的嘴部。

  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鸭子河南岸的三星堆遗址,是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的蜀文化遗址,所出土的诸多文物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蜀文化中,戴金面罩的青铜人像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王权,那层薄如蝉翼的金面,不仅是尊贵身份的象征,更被视为蕴含着沟通天地的神秘力量;青铜大面具极为夸张的凸目造型,代表着古蜀先民对天地宇宙的敬畏与探索;青铜鹰形铃呈现蹲伏的鸟形,尖尖的勾喙、圆圆的大眼以及羽翼身形栩栩如生,獠牙状的铃舌活动自如,为之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哪吒2》中的结界兽身姿矫健,一跃一奔间,好似携着神秘的时光之力,让一扇通往古蜀大地的时光之门在人们面前瞬时开启。结界兽的形象既充满神秘的古蜀韵味,也传递出温暖的人性光辉,它们在影片里时而露出的呆萌可爱表情,与三星堆青铜像的庄严肃穆形成了奇妙的反差,引人捧腹。可以说,三星堆文物同结界兽的这场跨时空对话,让古老文化通过全新演绎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来自《瑞鹤图》、辽代石函的文化底色

  《瑞鹤图》

  辽代石函局部

  《哪吒2》中,阐教仙门玉虚宫的外景设计,参考了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宋徽宗《瑞鹤图》。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以工笔重彩描绘了政和二年(1112年)群鹤盘旋于汴梁宫殿上空的场景,画面中青空如洗,仙鹤姿态各异,屋顶鸱吻庄严,表达了对“天降祥瑞”的颂扬,也体现了宋代宫廷美学的极致追求。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说:“因为宋徽宗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及其绘画艺术的特点、表达的政治内涵,完整保存至今的《瑞鹤图》,成为中国绘画史上教科书级别的作品,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影片中玉虚宫的布局与色彩搭配复刻了《瑞鹤图》的构图,屋脊鸱吻则被赋予青铜元素,既保留了唐代建筑的雄浑风格,又融入了商周青铜器的神秘质感。与此同时,通过仙鹤飞舞的意象,将宋代的祥瑞文化转化为现代观众对“仙界”的想象,并强化了玉虚宫作为“规则与秩序”象征的厚重感。

  辽宁朝阳北塔地宫出土的辽代石函,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哪吒闹海”图像遗存。石函四侧刻画了哪吒头戴火焰冠、身披甲胄、脚踏祥云,指挥夜叉追杀修吉龙王的场景,与后来明代小说中“削骨还父”的悲情孩童形象截然不同。“哪吒形象一路演变,他本是佛教神话中毗沙门天王的儿子,后来在《封神演义》里,其父亲换成了‘托塔天王’李靖。”朝阳北塔博物馆馆长王志华说,在辽代石函雕刻中,哪吒都是成人武将的形象,但到了明清时期,哪吒的形象变成了手持火尖枪、脚踩风火轮的青年乃至孩童形象。《哪吒2》虽延续了现代影视中的灵童设定,但石函上哪吒指挥夜叉的威猛形象,或为影片中哪吒“打破规则”的叛逆精神提供了历史隐喻。

  《瑞鹤图》与石函的故事,共同构成了《哪吒2》的一份文化底色。前者以宋代皇权的视觉秩序隐喻“天命”,后者以勇武精神暗合“反抗”,二者的碰撞激荡出影片“逆天改命”主题的历史回响。当观众为玉虚宫的仙鹤惊叹时,或许在无意识中触摸到千年前的艺术灵光;当哪吒以孩童之躯挑战龙王时,辽代石函上的甲胄武将正跨越时空与之共鸣。这种跨时代的艺术重构,也展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下的生命力,昭显了历史在当代创作中焕发的新生。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哪吒之魔童闹海》里的“文物彩蛋”》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斯洛伐克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娱乐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