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大国良医 | 张蕴增:“生命中枢”守护者

2024-11-10 09:30 阅读量:8.5万+

华人号:中华儿女
作者 | 《中华儿女》记者 陈晰
 编辑 | 华南

一袭白大褂,一把手术刀,见证了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原北京武警总医院副院长张蕴增潜心临床医学事业,为神经外科研究与创新治疗不懈奋斗的半个世纪。

张蕴增

从事神经外科专业四十多年,张蕴增共完成神经外科手术1.1万余例,救治的患者遍布全国。他在复杂罕见病例的手术治疗中,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填补国内神经外科领域多项空白。他先后荣立个人及集体二等功3次 、个人三等功4次、个人嘉奖6次,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无影灯下,一万多次的聚精会神,他用精湛的医术让无数患者重获新生;教研工作中,他带领科室团队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创建兵种神经外科中心及实验室各1个,医院重点科室2个。在患者心目中,他是可敬可亲的“张大夫”,总是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做他们生命健康的守护者。

“患者生命,至高无上”

或许,救死扶伤是每个医者的初心,还在读大学时的张蕴增,就对这四个字有了深刻的体会。上世纪70年代,医疗水平还比较落后,特别是基层,外科医生很少,很多危重患者得不到有效救治,延误病情。

1971年秋天,张蕴增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刚刚学完一年的基础医学课,还没接触临床。按照教学计划,基础课讲完后同学们要在老师带领下,到农村、山区去开门办学。张蕴增被分配到陕西宁强县铁锁关镇。“我们这一组共20多名同学。带领我们的老师由内科、解剖学、手术室护士组成。”他回忆,“当时采取的教学方式是,结合当地遇到的病人、病情,老师现场讲解如何诊治,也很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有一天早晨8点多钟,老师和同学们正在吃早饭,突然一位40多岁的男子跑到驻地,大声喊着:“解放军大夫,救救我家孩子吧!”经寻问得知,他17岁的儿子上山摘酸枣时不慎从山上滚下,伤情很重。老师和同学们急忙放下手中的碗筷,赶去查看伤者的情况。大家赶到时,发现这个孩子面色苍白,“血压几乎测不到,已处于休克状态”。当时带学生下基层的几位老师不是从事内科就是从事解剖的,没有从事外科的,同学们又都是刚入校的学生,根本没接触过临床。只有张蕴增在未上大学前,曾被部队选派到天津第—中心医院进修过一年外科,掌握了一些常见外科手术如开腹探查、阑尾炎、胃穿孔、肠吻合等技术。这个危急的时刻,大家都束手无策,希望寄托在当时只有19岁的张蕴增身上。顾不上想太多,他立刻对孩子进行检查,发现男孩腹肌紧张呈典型“板样腹”,考虑为腹腔内出血。他用注射器行腹腔穿刺,抽出不凝鲜血20多毫升,诊断内脏破裂出血已成定论。此种情况需紧急手术。如果把孩子送往当地县医院,还有30多公里的路程,又是盘山路,恐怕到不了半路病人就会死亡。在这紧急关头,张蕴增毛遂自荐,就地为伤者进行手术。山区农村一没手术室,二没大医院的手术设备。后来得知附近有一无人住的破庙,经和带队领导老师商量,大家一致同意就在破庙里进行手术。同学们一齐将破庙卫生进行了彻底打扫,地面洒上水,用一张床板当手术台。护士将仅有的手术器械高压消毒。没有无影灯,同学们临时买来2个加长手电筒照明。之后他就开始了紧急手术。

张蕴增用手术刀切开腹腔后,只见满腹都是血。经探查,发现肝、脾都没有破损,再查找,最后发现肠系膜一根动脉断裂,仍在呲呲向外喷血。这让张蕴增暗暗松了一口气,因为这意味着手术相对简单,不像切肝、脾那么复杂了。他用止血钳夹住出血的动脉,用手术丝线予以牢固结扎,出血顿时得到控制。他接着缝合腹腔切口,不到两个小时手术顺利结束。术后经常规治疗,孩子身体一切恢复正常。

后来,孩子父亲特意来到师生住地,给他们送来了酸枣、柿子,连声说“感谢解放军大夫的救命之恩”。

这次惊险的救治经历,让张蕴增感到作为一名医生肩上沉甸甸的分量。患者和家人将生命的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这让张蕴增感到,不能辜负他们的期待。“患者生命,至高无上。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对患者必须有一颗真诚的爱心。”这是张蕴增在学校、在基层学到的重要一课。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媒体常常用“医术精湛”、“年少成名”来形容张蕴增。参加工作以后,他凭借好学与勤奋,很快对脑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瘤、垂体瘤等难度大、技术复杂的肿瘤切除,形成一套独特方法。他在国内率先开展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四联术治疗脑血栓性偏瘫,在病灶切除、治疗顽固性癫痫及狂躁型精神病等领域形成特色,带动了国内神经外科专业的进步。

早在三十年前,张蕴增在石家庄空军医院就职时,用手术治好“植物人”的经历让他在医学界饱受关注。那位患者是一名12岁的女孩,一岁时从床上摔下来,头部摔伤,当时症状并不明显,因此没有受到家人的重视。后来,她逐渐出现全身抽搐、癫痫、神志丧失、四肢痉挛等症状,直至发展到只有心跳和呼吸,变成了“植物人”。

为了给孩子治病,患者家人曾跑遍全国十几家大医院,仍无好转。张蕴增接诊后,发现患儿颅内有一巨大血肿,很快与其他专家制定出治疗方案,对患儿实施开颅手术。手术进行了三个小时,血肿被全部清除。术后第二天,患儿抽风、癫痫症状即消失,随之体温恢复正常,出现意识反应,并能进食。

这例手术的成功,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新华社等媒体进行了报道。媒体的广泛报道让张蕴增的名字在国内外为人所熟知。之后,慕名来找他看病的人不计其数。其中,既有国外政要、奥运冠军、企业家,也有普通的工人、农民,张蕴增对患者始终一视同仁。在他心目中,病痛都是一样的,他始终敬畏生命,行医如履薄冰,耐心接待每一位患者,全力对待每一次手术。

1984年3月,河北山区的一所高中,一位36岁的男性闫老师,正在给同学们上数学课,突然栽倒在讲台上不省人事。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坏了全班的同学们。很快校医来到教室,初步检查发现,闫老师深度昏迷,喷射呕吐,呼吸急速,瞳孔反射迟钝。学校立即电话联系县医院医生过来抢救。县医院神经外科医生经初步检查,考虑脑出血。由于学校距离县医院还有一段距离,而且是颠簸的山路,因此决定就地在教室抢救。县医院的医生紧急打电话给张蕴增,请他过去帮助会诊。张蕴增赶到时,看到患者平卧在教室并起的课桌上,神志深度昏迷,双侧瞳孔已开始散大,心跳、呼吸还存在。根据年龄、发病特点,张蕴增立即判断这属典型的脑血管畸形或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根据当时的现状,已经无条件进行特殊检查了,何况病人双侧瞳孔已经散大,已处于濒死状态。如继续下去,病人很快就会死亡。”张蕴增回忆。在没其他办法和希望的情况下,他决定以最快的速度,采用颅骨钻孔引流,把颅内出血引出。县医院神经外科紧急送来了颅骨钻孔器械,“15分钟后手术结束了,当时抽出颅内积血60多毫升。大约2小时后又陆续引出20多毫升暗红色积血。”此时只见病人瞳孔已开始回缩,意识也逐渐出现恢复迹象。待第二天清早,张蕴增去看望时,闫老师神志已完全清醒,可以对话,四肢活动正常。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经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为较大的脑动-静脉畸形破裂,造成的颅内出血。两个月后,张蕴增又为患者做了脑血管畸形切除手术。后来,身体康复后的闫老师又回到了他热爱的讲台上。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铁人”王进喜的这句豪言壮语,也是张蕴增在救治病人时对自己的要求。“有时在看来没有任何希望的情况下,经过努力,可能会出现奇迹。”张蕴增说,作为一个医生,为了挽救病人生命,应抛开一切杂念,竭尽全力,为患者争取生的希望。

刀尖上的舞者

有人说外科医生是在刀尖上行走的人,而神经外科又是外科手术中难度最大的种类之一,做神经外科手术堪称“在刀尖上跳舞”,“在悬崖上走钢丝”。

张蕴增(右四)主持全科医生术前讨论

从事神经外科工作以来,张蕴增不断总结经验,钻研技术,一次次挑战高、难、新手术,为许多疑难复杂病的患者带来生的希望。每一次高难度的手术,都是与病魔“硬碰硬”的较量,也是对医生技术、知识、体力、耐力、判断力和意志力的考验。

张蕴增曾经接诊过一位姓卢的31岁男性患者。他先是感觉四肢无力,麻木、疼觉迟钝,逐渐出现双下肢有踩棉花感,最后双下肢行动困难,不能站立,发展到卧床不起。经脊柱核磁共振扫描检查发现脊髓髓内长有肿瘤。令人震惊的是,这个肿瘤竟然从大脑的延髓,一直延续至第二胸椎。确诊后,患者先后求医至省级及国内多家大医院,均因肿瘤太长,而且肿瘤又位于脊髓髓内而没有进行手术治疗,仅施以放射治疗。但放疗后患者的症状没有任何缓解,甚至还有加重趋势。无奈下,患者及家属要求手术治疗。

在脊髓髓内动手术,其难度可想而知。更何况肿瘤很长,术中一旦脊髓受到损伤,就可能导致呼吸衰竭、高位截瘫等。对于手术的风险,张蕴增很清楚,但他更清楚,患者找到这里,几乎已经是抱着最后的希望。“既然找到我们,就要尽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不能让病情再耽搁。”

经过周密的手术前准备,张蕴增采取显微外科技术,将脊髓纵形切开,从上起大脑的延髓、7节颈髓、2节胸髓……切开背侧脊髓,在显微镜下将肿瘤分离后全部摘除。手术时间近8个小时,切除肿瘤后测量其长度达27厘米!一次性切除这么长的髓内肿瘤,在世界上也十分罕见。

对于张蕴增来说,40多年的从业生涯中,总是在和时间赛跑。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投入“战斗”。半夜接到医院的急诊电话,要马上赶到医院参加救治。至于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他深知,每一次手术都是与死神的较量,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因此,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接到紧急任务,张蕴增总是第一时间迅速赶到患者的身边。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是他作为医生的信念。

多年实践攻关,不断挑战极限,张蕴增一直奋战在神经外科临床与科研一线,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努力破解神经外科领域难题,他共获得科技成果奖及科研进步一、二、三等奖18项,发表医学论文127篇,担任主编或参与编写的著作包括《基础神经外科学》《经典神经外科学》《脑血管病学》《临床神经外科学》《实用内科急诊诊治图览》等,共培养博士生、硕士生、专科医生、进修生、实习生120余名,创建兵种神经外科中心及实验室各1个,医院重点科室2个……一串串数字中,凝结着他为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倾注的心血。张蕴增先后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青年创业奖、全国科技之星,担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宝刀不老 笔耕不辍

如今的张蕴增虽已年过七旬,但仍精力旺盛,反应敏捷,很多人见到他还以为他只有50来岁。

就在不久前,张蕴增还会诊完成了一例高难度手术。那是一位50多岁的妇女,在朋友的介绍下带着丈夫找到张蕴增。她的丈夫51岁了,头疼、呕吐,精神萎靡三个多月,在当地医院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大脑有一苹果大肿瘤,而且肿瘤血供非常丰富,当地医院不敢接受手术。夫妻俩来到北京走了几家医院,一看片子也都拒绝手术,专家说如果手术,因出血难以控制可能下不了手术台。无奈之下,她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请张蕴增会诊手术。经看片后,张蕴增对家人说:“之前医院的医生说得没错,他们也没吓唬你,手术确实风险很大,下不了手术台的几率是很高的。”在当地医院神经外科的配合下,张蕴增术前制定了多种术中可能会发生危险的预案。他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经5个多小时连续手术,将苹果大的肿瘤全部切除。下手术台后,同台参加的医生护士说:“张院长比我们年轻人身体还好,5个多小时手术都能坚持下来,真是宝刀不老。”

术后病人恢复非常顺利,神志清楚、四肢活动正常,住院9天出院。术后两个月正常上班,胜任原来的工作,照常开车,参加健身运动。

现在的张蕴增虽然已经从行政岗位上退下来,但仍担任国际脑卒中学会会员、全国癫痫学会理事、全军科委会委员、全军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武警部队科技评审委员会委员、武警部队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任《中华创伤杂志》《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解放军军医进修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武警医学杂志》等十余种医学杂志的编委或特邀编委。

在工作之余,张蕴增投身医学科普,在自媒体平台上撰写医学科普文章,分享典型的治疗案例,通过科普文章,帮助大家充分认清导致对大脑造成影响的因素,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对大脑造成的负担,保持大脑健康。仅在今日头条医学健康版块,他撰写文章就达千余篇,粉丝量近10万人。

对张蕴增来说,深植于心中的责任与担当不仅来自于一袭白大褂,更来自于一身“橄榄绿”。1968年,不满17岁的张蕴增应征入伍来到上海空军部队,从卫生员做起,之后读了军医大学,当过普通外科医生、神经外科医生、科主任、再到医院副院长,张蕴增说:“一路走来,都是部队培养了我。现在,尽管已经退休,穿的不再是军装,听的不再是军号,住的不再是营房,但还是军人的脊梁、军人的作风、军人的衷肠!我也时刻提醒自己,退休仍不褪色,要继续为国家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大国良医 | 张蕴增:“生命中枢”守护者》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蒙特利尔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健康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