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8 10:14 阅读量:1.2万+
华人号:社会能见度行政诉讼程序空转问题如何解决?行政案件上诉率与申请再审率高如何降低?行政案件裁判尺度如何统一?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如何更有成效?应对新时代行政审判工作面临的种种考验,改革必须奔着问题去,迎着困难上,且看人民法院——
紧盯提质增效 力促“官民和谐”
“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一审行政案件调解、撤诉率同比增长1.4个百分点,上诉率在2023年下降1.68个百分点基础上又下降1个百分点。”
2025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的一组数据令人欣喜。
成绩来之不易,更应清醒坚定。尽管行政案件上诉率连续下降,可上诉率高、申请再审率高的态势依旧未得到根本性扭转,仍处于高位运行。行政诉讼程序空转“案结事不了”的顽疾仍存,人民法院服务法治政府建设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行政审判,事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事关全面依法治国大局。
如何精准回应当事人的实际诉求,有效解决“一人多案”“一事多诉”难题,减少群众“一件事”演化为司法“多个案”现象,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的目标?
如何冲破“案结事未了”“官了民不了”的桎梏,在服务大局中推进依法行政,延伸审判职能,助力更高水平的法治政府建设?
痛点、难点,就是改革施策的重点、要点。人民法院既谋全局、更求精准,善作善成、唯实惟先,奋力书写行政审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做深实质解纷,戒诉讼程序空转
“困扰我们这么久的交房、办证问题,终于解决了,太感谢法院了!”苗某激动地说道。
2024年5月,苗某因某市政府长期未解决商品房交付及产权登记问题,将某市政府告上了法庭。
“表面上看,该案是因信息公开而提起的行政复议之诉,背后则关联着70多户业主的交房、办证诉求。”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王宁说,这个看似普通的个案,实则存在衍生大量诉讼的风险。
为实质化解矛盾,王宁运用穿透式审判思维,聚焦苗某等业主交房、办证的实际问题,多次组织开发商、业主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一起座谈。经过多轮沟通协商,苗某和其他业主全部拿到房屋钥匙。
此后,王宁又马不停蹄地协调某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帮助完成办证事宜。
苗某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申请撤回了本案诉讼。其他70多户业主的“忧心事”也得到“一揽子”解决,一大批潜在行政纠纷止于未发。
“行政审判不能只想着‘结案了事’,而应当追求‘案结事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绩效观,必须要提升穿透式审理的司法能力。”王宁表示。
通过一起案件,成功化解案件背后的一批行政争议,是人民法院主动延伸行政审判职能、追求政通人和的一个缩影。
2024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在审判工作中促进提质增效 推动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的指导意见》。为力促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各地法院行政审判部门加强对实质诉求的审查回应力度。对于能够直接通过变更判决解决的案件,审慎运用撤销重作判决,防止程序空转;引导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民事争议,防止就案办案、机械办案,着力实现审理一案、解决一事。
此外,各地法院也积极探索,在行政案件立审衔接机制上不断优化,切实解决程序空转。
安徽法院坚持关口前移,加强立案环节释明指导,特别是对“一人多案”“一事多诉”等情形,从有利于实质化解行政争议出发,引导当事人选择适格被告、适当行政行为,提出合理诉讼请求,避免因起诉、立案不当导致程序空转。
江苏法院印发《关于建立行政案件立审衔接工作机制的意见》,从行政案件立案联动审查、加强释法明理、立案标准会商等方面全面构建行政案件立审衔接工作机制,2024年,江苏法院因裁定不予立案和驳回起诉的一审行政案件同比减少超过40%。行政诉讼程序空转现象得到有效扭转。
北京法院提出“一个争议一个诉讼,避免程序空转;一个争议一审解决,降低维权成本;一个争议一键响应,推动实质解纷”的工作思路。2024年,北京法院新收二审行政案件同比下降5.26%;新收申请再审案件同比下降43.93%。
……
做优对下指导,享库网融合“红利”
在南昌铁路运输中级法院行政审判庭的办公室里,法官助理章鹏在通过法答网抛出了一个困扰他许久的问题:“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行政诉讼时,起诉状列明的被告不明确或不正确的,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很快,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长耿宝建就给出权威答复——立案环节要求“被告明确”而不是“被告正确”,被诉行政机关抗辩被告主体不适格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人民法院对错列被告的要依法释明引导。法答网上条分缕析的答复让章鹏在豁然开朗。
“耿庭长的答疑,不仅解决了个案疑惑,更让我厘清了同类案件的审查逻辑。”章鹏在表示。
2024年12月,法答网发布第十三批精选答问,聚焦行政诉讼专题,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就受案范围、处罚标准及执法管辖等咨询展开答疑。
2025年3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举办2025年第三期“行政审判讲堂”。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陈志君分享了杭州法院监督支持依法行政、实现双赢多赢共赢的“八项机制”“三个聚焦”。
“做好行政审判工作,应当聚焦案件审理,着眼‘一件事’解决;聚焦服务治理,构建‘一体化’格局;聚焦审判管理,做实‘一把手’工程。”陈志君特别指出。
这“三个聚焦”,精准抓住了行政审判工作的关键要点,为各地法院在优化审判工作、提升服务水平、强化审判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在答疑环节,针对法答网、案例库等渠道收集到的五个疑难复杂问题,一级高级法官刘涛进行了现场解答,进一步强化对下业务指导,促进行政审判条线裁判标准统一,助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截至目前,“行政审判讲堂”已成功开展13期。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五下午2时30分准时收看视频授课,已经成为全国上万名行政审判干警的“必修课”。
这些生动实践能够取得良好成效,得益于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建立的“一网一微一会一刊一书一讲堂一库”联动对下指导机制。在“七个一”立体联动机制的推动下,各级法院的办案思路逐渐清晰,在审理同类案件时裁判尺度不断统一,推动相关领域行政执法标准趋于统一。
当“诉讼程序怎么走、裁判尺度怎么把握”不再是基层法官的困惑,当“类案同判”成为当事人可预期的司法体验,后续的上诉、再审以及“衍生性争议”也随之减少。
2025年第一季度,行政案件上诉率、申请再审率同比持续下降。行政审判干警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精力做好“抓前端、治未病”工作,做实行政争议预防和化解。
做强沟通协作,开府院联动“新局”
“在党校培训时,我旁听了一场行政诉讼庭审,还通过‘以案释法’参与了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的情景教学,收获很大!”江西省委党校2025年县处一期学员、省委政研室的陆田汉感慨道。
在江西,“法院﹢党校”创新联动模式,通过组织示范庭审、开展实务教学、举办模拟法庭等,把庭审现场变成生动的法治课堂。
与陆田汉一样,不少领导干部在党校学习期间,都接受了这样别开生面的法治教育。
江西省赣州市国资委的吴诗东学员向记者表示:“这种沉浸式教育效果显著,强化了领导干部对司法监督的敬畏,倒逼行政执法全流程规范;增强了以案释法的实践效果,将法律条文转化为鲜活的履职标尺;促进了府院良性互动,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双向赋能的新路径。”
“建议将此类实践作为领导干部法治能力培养的常态化机制,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良性循环。”吴诗东的这一想法也道出了许多领导干部的心声。
党员领导干部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关键力量。自该模式推行以来,江西全省法院累计开展培训104期,7300余人次参与其中,有力提升了全省“关键少数”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在法治政府建设道路上,人民法院以严格公正司法做实监督、支持,与行政机关加强工作衔接,促进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2024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建立了行政争议预防与实质化解“3﹢N”工作机制。
2024年9月,首届行政争议预防与实质化解“3﹢N”工作机制研讨班顺利举办。“3﹢N”成员单位针对相关领域争议较多问题开展分析会商、研提对策措施,构建全链条争议预防和解决机制,并于2024年12月底,就社会保障、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不动产登记、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投诉举报等领域共同出台了五份座谈会纪要,统一执法司法标准。
在全国各地,府院联动的生动实践也在遍地开花。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与自治区司法厅联合出台推进行政机关自行纠正行政行为的意见,推动建立82家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市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如火如荼。通过这些平台,2024年成功化解争议573件,避免大量案件进入诉讼程序。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与省人社厅、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联合举办行政审判业务技能竞赛,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法院行政审判队伍工作水平。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探索建立行政案件异常增长预警机制,省内各中级人民法院对辖区出现的一审行政案件异常增长情况,及时报送省高院,省高院通报省司法厅后,由司法厅指导协调相关行政机关主动化解,截至目前,已对567件案件作出预警、开展化解。
……
耿宝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落实‘3﹢N’工作机制,制定‘小快灵’、针对性更强的涉全国统一大市场、市场监督管理、证券期货、金融监管等领域的座谈会纪要,助力更高水平法治政府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
做实司法建议,为法治政府“谏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人民法院聚焦行政审判中的苗头性、共性问题,将司法建议作为推动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的重要抓手,推动行政争议从“一案化解”向“类案治理”深化升级。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特别强调,依法加强房屋土地征收行政调解,及时妥善推进矛盾纠纷化解。而实践中行政机关能否依法签订补偿协议或及时作出补偿决定,直接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
在梁某等诉某区政府行政赔偿系列案中,2013年涉案房屋被纳入征拆范围,2018年涉案房屋被某区政府强制拆除,2020年上述强制拆除行为经行政复议程序被确认违法,自2013年征收决定发布至2022年行政赔偿诉讼提起,相关行政机关在10多年间未依法履行补偿职责,导致当事人合法权益未及时得到保障。
“部分省份法院反映近年来因征收拆迁直接或间接引发的行政案件占全省行政案件总数的70%左右。2024年全国法院新收一审行政案件29.4万件,其中城建类案件的占比达14.7%。”耿宝建表示。
司法建议要“建”在点子上,“议”到关键处。针对部分行政机关在征收补偿中存在的“补偿协议签订拖延、补偿决定缺位、裁判履行滞后”等导致“案结事不了”的突出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于2024年12月向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出司法建议,从三个维度靶向施策:
——进一步加大沟通协调、释法明理力度,及时签订补偿协议,依法保障被征收人合法权益。
——及时作出征收补偿决定,切实解决补偿问题,确保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如期施工。
——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严格贯彻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更多实现征收补偿争议源头预防和实质化解。
这一建议迅速得到住房城乡建设部高度重视,相关落实工作有序推进。
近年来,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建议“把脉开方”作用,以“小切口”推动社会治理“大文章”,延伸审判职能纾解群众急难愁盼。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与33家涉诉案件较多的部委建立执法与应诉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向中国证监会发送司法建议,规范市场禁入行为的法律性质,从源头减少相关诉讼案件发生。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针对省级机关行政诉讼特点,向江苏省司法厅提出提升解纷实效的建议。江苏省司法厅针对四个方面的建议逐一回应,探索建立行政复议先行处理机制、加强行政复议调解工作、推动构建行政争议“一人多案”“一事多诉”信息名单动态共享机制等多项具体举措,促推涉省级机关行政争议预防和实质化解。
与民忧戚之事,可撼人心向背。行政审判工作任重而道远。下一步,人民法院必将以更实举措推动行政审判工作提质增效、以更大力度推进执法司法效能叠加、以更强信心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持续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持续促进官民和谐、持续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来源:人民法院报·1版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