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减负!成都今起推行涉企“一码检查”

2025-02-21 20:15 阅读量:2.9万+

华人号:光明网

  “当前,全市已有60多个涉企检查部门纳入‘一码检查’工作,后续将进一步拓展深化应用场景、优化提升用户功能……”今日,成都正式推行涉企“一码检查”,通过提升执法效能增强企业法治获得感,在带来政务服务温度与关怀的同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昨天下午,国药集团西南医药有限公司安全管理部主管李易兴收到一条提示信息:您有一条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对国药集团西南医药有限公司的特种设备常规监督检查信息,请查看检查详情。他根据提示打开系统,检查时间、地点、对象、事项,以及检查部门等情况一目了然。今天上午9时30分,检查人员如约而至,向李易兴出示执法证及“检查码”。李易兴通过扫描“检查码”,当场核验检查任务和人员信息。

  这是成都市首场“一码检查”。“检查计划提前通知,让我们心里有数。我们提前协调避开经营高峰、准备好有关资料,大大提高了检查效率,对日常生产经营也不造成影响。”李易兴对这一崭新的形式十分认可。那么,未来将如何拓展深化?成都市“一码检查”工作专班介绍了时间表:今年5月初,涉企检查有关监管系统全功能上线;5月底前,执法人员在监管系统上开展全流程行政检查;6月至12月,持续拓展优化系统功能,积极探索将其他不涉及行政检查的访企活动纳入监管。

  1

  码上查、一码知

  企业大大减轻迎检负担

  本次检查事项为电梯。武侯区市场监管局特设科科长王飞首先对公司在用电梯应急呼叫功能是否及时有人应答、电梯门防夹功能是否有效、定期检验检测报告是否在有效期内等情况进行实地检查。

  在对特种设备档案、电梯维保公司资质、维保人员证件、电梯定期检验记录、日常保养记录等资料进行查阅环节,提醒使用单位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检查结束后,检查结果、整改意见实时上传,企业可以随时随地查看结果并对执法行为进行评价。

  正如李易兴所说,“我们迎检负担减少了,整改方向也更清晰明了。”

  2

  更加规范、透明、高效

  有事就服务无事不打扰

  “一码检查”不代表监管缺位或是降低监管标准,相反,明显提高了监管效率。

  “我们一到企业必先亮‘检查码’,企业一扫就能知道本次检查事项、依据以及检查人员的资格等。检查时系统还可选择相应的检查表单,我们只需逐项对照开展检查,并上传现场照片及检查情况,让企业签字确认即可。”谈及“一码检查”与以往的检查相比有哪些不同,市市场监管局特设处三级主办赵飞坦言,更加规范、透明、高效。

  同时,检查全程可溯源。执法人员通过检查码将所有检查数据都会归集到全市统一系统,做到检查有迹可循、历史可溯,方便后续的监督和管理,减少对企业的打扰。加上扫码评价的环节,进一步增加了检查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破解检查扎堆,阳光检查、规范执法,为企业减负,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记者了解到,“一码检查”“亮码检查”是我市进一步规范涉企检查,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创新监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的新要求。下一步,成都将全面推动“一码检查”落实到日常监管中,助力企业安心谋发展,做到有事就服务,无事不打扰。

  3

  专家解读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徐继敏:为优化营商环境,避免对市场主体随意、任性开展行政检查,国家逐渐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活动,成都市推行涉企“一码检查”工作,要求行政机关实施检查前必须获得内含检查主体资格、检查人员、检查事项、检查任务等内容的“检查码”,采取亮码入企检查,特定情形外,不经亮码不得实施检查,实现无码不检查,辅以科学编制检查计划等措施,可以减少不合理行政检查,提升行政检查实效,还可以利用检查码赋能行政执法,助力数字执法。

  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浩:成都市推进的涉企“一码检查”制度,是通过技术赋能执法监督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首先,涉企“一码检查”要素化推进,促进了涉企执法监督的数字化。其次,涉企“一码检查””标准化推进,促进了涉企行政检查规范化。最后,涉企“一码检查”全流程一体化推进,促进了行政检查的制度化,进而有利于数字法治政府和良好营商环境的形成。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减负!成都今起推行涉企“一码检查”》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塔斯马尼亚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