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4 21:58 阅读量:1万+
华人号:华人头条-阿根廷华人头条阿根廷4月14日讯/Cl:抑郁症及其他心理健康障碍(如焦虑症)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识别和诊断相当复杂,因为这些人群的表现方式与成年人典型的症状有所不同。
与成年人明显表现出悲伤、无精打采或失去兴趣不同,青少年患上这些障碍时,往往表现为易怒、孤僻、睡眠或饮食习惯突变、学习成绩波动,甚至表现出希望被照顾者惩罚自己的倾向。
这些表现常常被成年人忽视,预警信号被掩盖在“脾气不好”或“行为不端”的标签之下。
青少年抑郁与焦虑咨询量增加
心理健康问题不分年龄或社会阶层,如今人们对各年龄群体中这些问题的普遍性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这些问题也并非只存在于某些地区或城市中心,而是已成为全球性的挑战。阿根廷也不例外,数据佐证了这一点:隶属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UBA)的何塞·德·圣马丁临床医院(Hospital de Clínicas José de San Martín)报告称,2023至2024年间青少年因抑郁问题就诊的数量增长了30%。
据世界卫生组织(OMS)指出,“全球每七名10至19岁的青少年中就有一人患有心理障碍,这一比例占该年龄段疾病总负担的15%”。
如果不加以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会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因为这些障碍干扰多个方面,包括学习、人际关系以及身心健康。专家一致认为,家长必须识别预警信号,并在必要时寻求帮助。一个支持性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可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疫情的影响至今仍可见,尤其是在那些经历过长期隔离和严重社交缺失的群体中最为明显。那些一整年未能上幼儿园,或在青春期初期未能与朋友们在学校、俱乐部或公园有真实接触的孩子,如今正遭受后果。
在世界卫生日之际,临床医院的专家发布报告称,在过去五年中,不仅儿童和青少年中焦虑症和抑郁症的诊断数量增加,更令人担忧的是,与之相关的严重后果也显著上升,例如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中自杀企图的增加。世界卫生组织强调,自杀是全球15至29岁人群中导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
青少年抑郁症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多种社会和家庭因素可能会促使青少年出现情绪障碍。在家庭中经历暴力、现实生活或网络上的欺凌、社会压力或经济困难,都会增加他们罹患抑郁或焦虑的风险。
儿少精神科医生、西尔维娅·翁吉尼(Silvia Ongini,注册号MN 69.218)是临床医院的专家,她在接受《Infobae》采访时强调,心理障碍相关的污名化仍然是青少年难以获得适当治疗的主要障碍之一:“家庭和学校环境必须关注孩子行为上的变化,以便及早介入。”
成年人的理解与情感支持至关重要:孩子们需要感到安全,才能在不害怕被评判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问题。“青少年时期的情绪变化是自然的,但当他们被这些情绪所压倒时,可能正在经历某种心理障碍。”翁吉尼指出。
抑郁的表现方式在青少年与成年人之间存在差异:“儿童患抑郁症时,通常不会像成年人那样表现出彻底的无力感,相反,他们可能会变得更烦躁、不安或焦虑。”翁吉尼补充说。
专家指出,儿童期、青春初期与青少年期在抑郁症预警信号上的表现存在差异:“在青少年中,抑郁症可能表现为社交隔离、生活习惯与亲子关系的变化、对原本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体重波动、睡眠问题和情绪状态的变化。”
“而在年幼儿童中,症状往往表现为易怒、难以承受挫折、频繁发脾气、冲动行为、睡眠紊乱及饮食变化。儿童抑郁症通常不会像成年人那样表现出完全的无精打采,而是变得更加烦躁、焦虑或易怒。”她补充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面对逆境、来自同龄人的适应压力和对自我认同的探索”是青少年时期产生压力的关键因素。这些挑战可能让他们感到不堪重负,从而提高了罹患抑郁症或焦虑症的风险。
翁吉尼医生强调家庭中理解与情感支持的重要性:“青春期的情绪变化是自然的,但当青少年被这些情绪压垮时,可能意味着他们正经历某种心理障碍。”她还解释说:“在许多情况下,焦虑往往是抑郁症早期的主要表现,这可能掩盖了其他更深层的症状。”
心理学硕士、儿童与青少年问题专家索尼娅·阿尔马达(Sonia Almada)则向《Infobae》解释道,儿童抑郁症常常被低估:“在童年阶段,心理健康问题仍是一个禁忌话题,症状往往不被明确识别,导致诊断不足。”
她指出,儿童的抑郁更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或行为失控,而非悲伤情绪:“在童年时期,孩子们常常通过‘寻求惩罚’的方式表达内心的痛苦,而这可能被误认为只是‘调皮捣蛋’。”阿尔马达强调,作为家长,必须对这些行为保持警觉,以便尽早提供必要的帮助。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除了上述情况之外,屏幕和社交媒体的过度暴露也成为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近期播出的纪录片《Adolescencia(青春期)》再次引发了关于数字设备对年轻人影响的热议。
精神科医生杰拉尔丁·佩罗纳塞(Geraldine Peronace,注册号MN 110.541)在接受《Infobae》采访时指出,科技对青少年情绪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如今的青少年将自我价值与Instagram、TikTok等社交平台上获得的‘点赞’和浏览量直接挂钩。”
在她看来,这种持续通过社交媒体寻求认同的现象,可能会深刻影响青少年的自尊,进而引发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障碍。
这种社交压力在青少年女性中尤为明显,她们更容易因为数字形象而感到被评判或贬值。对父母来说,这意味着社交媒体的过度使用确实可能对孩子的情绪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陪伴青少年正确使用社交媒体,并教育他们不要把自身价值建立在网络认同上,是非常重要的。”佩罗纳塞指出。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如果不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其后果将延续至成年,影响其身心健康,限制他们实现完整人生的机会。”基于此,专家们一致呼吁家长保持敏感,识别预警信号,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支持。
(完)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