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马拉松:城市流量新密码丨光明网评论员

2025-04-21 19:21 阅读量:1.1万+

华人号:光明网

光明网评论员:马拉松赛,可以说是今春的又一个热门词汇。

前有全球首场“人机共跑”马拉松赛在北京亦庄开跑,吸引众人目光。次日(4月20日),中国马拉松赛事又迎来历史性时刻,有媒体统计,全国18个省市的40座城市同期举行43场马拉松赛事,这成为有官方记录的中国路跑历史上马拉松比赛数量最多的一天。
办赛者众,报名参赛者更是“人从众”。从各地赛事组委会给出的数据来看,多地马拉松报名人数创赛事历史新高,其中北京半程马拉松预报名人数近17万人,跑者来自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京外报名人数占56.6%;上海半程马拉松赛11万人报名参赛,中签者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一部分人甚至从境外特意“打飞的”来参赛。
办赛规格高、国民参与度高、国际化程度高,是今年马拉松赛事给人的整体印象。以往,人们对于城市马拉松的观感或许还是“小众化”“职业化”,近一两年,马拉松赛事则更像“身边事”一样,时常被人们讨论,也成为不少人亲身参与的一项赛事活动,参赛选手中既有“精英”选手,也有“大众”跑者。
马拉松赛事在多座城市活力迸发,既展现了大众体育的魅力,也体现了体育经济在促增长、转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如果说,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举办马拉松赛,是一场“赛事之名”与“城市之名”的双向成就,那么不妨看看这座县级市的办赛成绩单,就更容易理解什么是“一场赛事火了一座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历经7年打造的世界田联白金标半程马拉松赛事,在今年迎来15万人报名,最后2.5万人参赛,实现直接经济效益3.3亿元,间接带动消费6.2亿元。
体育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目共睹。从世界范围来看,不少国家比如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等国的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甚至超过汽车制造业,足见其支柱地位和增长潜力。而从国内的发展势头来看,中国体育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已经从2014年的0.5%提升至2023年的1.15%,正在逐步向体育产业发达国家靠近。
相对而言,马拉松对开展体育赛事城市的自然禀赋要求不高,这成为多座城市围绕自身特色竞相发力的一条赛道。数据显示,一场大型城市马拉松赛事带动的经济效益可达6亿元到7亿元,“一日办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消费”正在成为跑步赛事旅行的新特点。“马拉松+文旅”“马拉松+产业”“马拉松+展会”等办赛方式让城市在获得巨大“流量”的同时,也在经济上获得了“增量”。
当然,各地能否将赛事流量转化好,从而真正将体育赛事转化为提振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则是每场赛事之后所必须要做的复盘。
今年,不少城市在加强竞赛激励和保障方面下足功夫。比如北京半程马拉松赛组委会邀请国际、国内精英运动员各16人,奖金池达73万元人民币,并首次设置破纪录奖;上海半程马拉松赛设置饮料饮水站、提供冷海绵降温和食品能量补给,医疗救援保障人员随时待命,种种举措助力参赛选手充分释放运动激情,也能争取收获自己的“最好成绩”。
体育竞赛,与产业和消费挂钩,但落脚点始终是“民生”,是倡导全民健康的生活方式。用心办好比赛,赛事经济才能走得更远。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马拉松:城市流量新密码丨光明网评论员》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巴西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中国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