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2 05:57
华人号:南卡日报CHONGGANG YOUYAN
南卡日报综合消息 随着南卡罗来纳州本地食品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农贸市场和餐饮业对肉类产品的需求持续上升,州内小型肉类加工能力却未能同步扩张,令众多养殖户依然面临“送检难、加工难、销售难”的现实困境。
来自哥伦比亚郊区布莱斯伍德的农户阿曼达·琼斯,每隔一段时间便需驾车两个小时,将自家饲养的火鸡运送至金斯特里镇的威廉斯堡肉类加工公司进行宰杀和处理。作为南卡为数不多的联邦检验加工厂,该公司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本地小型至中型养殖户。然而由于全州此类设施数量稀少,不少农户需长途跋涉送检牲畜,并面临排期困难和服务受限的问题。
森特县67岁的拉塞尔·辛格顿每周最多要运送四头猪到金斯特里加工。他表示,尽管外州移民带动了本地肉类消费需求的增长,但加工能力并未同步提升。“虽然我听说全国很多农户都在长途送检,但我并不希望走那条路,我们州里真的需要更多联邦认证的加工厂。”
威廉斯堡肉类加工公司负责人塞普·哈文自1990年接手企业以来,不断扩展厂房规模并增加处理种类,但仍时常因产能受限而不得不婉拒新客户。他指出,疫情之后消费者更偏好切块鸡肉而非整鸡,这也加剧了人手压力。
疫情期间,供应链的紊乱使得加工厂预约周期大幅拉长,迫使部分农户自建加工设施。安德森县贝尔顿的PF Meat公司便是在此背景下由斯诺夫妇创办,专为自己和周边养殖户提供服务。后续,该公司也获得了州农业部门的专项补助,用于购置设备和扩充冷藏空间。
为应对肉类加工瓶颈,南卡农业部自2022年起已发放超220万美元补助,鼓励相关企业扩张。但实际操作中,由于设备昂贵、用工难度大、行业吸引力不足,不少企业即使获得拨款也难以推进扩建项目。
哈文表示,他虽然获得政府补助,但仍因成本过高而放弃扩建。“给你50万,可真正干下来得花90万。我已经贷款三次,不想再冒这个险了。”
克莱姆森大学研究人员指出,在当前小牛销售价格持续飙升的背景下,部分农户转向直接出售未宰杀的牲畜,从而回避加工流程。“育肥后再屠宰、再销售,反而可能亏钱。”
当前,南卡虽有一些大型屠宰厂,如西哥伦比亚的雷福德之家和贝茨堡-利斯维尔的阿米奇农场,但其服务对象多为大宗批量企业,并不接收小型养殖户。此外,还有一些仅获州内认证的乡村加工点,仅能支持州内销售,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本地市场需求。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要从根本上缓解“屠宰难”问题,南卡需在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形成合力,推动肉类加工业向多元化、本地化方向发展。
(南卡日报EMAIL:chonggang2022@gmail.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