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6 00:03 阅读量:1.6万+
华人号:华人头条-香港科技與文化交融培育創新人才
2025年4月25日,第一屆香港國際AIGC文化數字內容創作大賽啟動禮暨新聞發布會在香港科技大學隆重舉行。本屆大賽由香港科技大學與香港國際音樂節聯合主辦,攜手美國西密西根大學、澳洲悉尼大學、哈爾濱音樂學院、粵港澳教育科技創新中心及首席戰略合作夥伴星光視覺媒體有限公司等組成跨域學研聯盟,以『AIGC技術』為槓桿,匯聚教育界領航者、科技界及文化界翹楚,相聚維港之畔,共同見證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與生成式藝術的破繭時刻,當傳統詞魂相遇AI算法,非遺紋樣在元宇宙重生。這既是香港的Web3.0文化宣言,更是東方美學的數字新生。
主禮嘉賓陣容強大 共襄科技文化盛舉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新界工作部鄭于樺處長、原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教授何文匯、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講座教授汪揚、原廣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熊少嚴、原香港演藝學院校長蔡敏志、寰越集團董事局主席韋俊安、澳洲悉尼大學代表Prof. Vladimir Gorbach、紫荊雜誌社黃曉華副社長、寰越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徐建強等政商學界翹楚蒞臨現場,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本次賽事的主辦單位代表寰越教育集團董事張素琴、星光集團財務總監潘国政、香港家長會主席劉世蒼、香港自強基金會副主席陳作明、AIGC大賽組委會主席許俊輝、聯席主席侯振林、副主席梁琛祺、副主席史嫄、香港國際音樂節副主席古揚邦、AIGC項目推廣總監羅智豪、均出席本次啟動禮暨新聞發布會。
啟動儀式主禮嘉賓及主辦單位代表合照
後排:Vladimir Gorbach、徐建強、蔡敏志、汪揚、曾鈺成、鄭于樺、何文匯、熊少嚴、韋俊安、黃曉華
前排:潘國政、梁琛祺、羅智豪、許俊輝、侯振林、劉世蒼、古揚邦、張素琴
數字賦能 解碼青少年創科素養的三維使命
本屆AIGC賽事深深扎根國家戰略認知,解碼『十四五』數字經濟藍圖;當AI視頻《智啓文脉·原生萬象》重構非遺文化DNA,敦煌飛天與AI深度融合,玲瓏輕巧的風姿凌霄而上,數字賦能兼具意象與抽象之美,是浪漫唯美之昇華;當《多彩民族畫卷》音樂影像驚艷全場,從曲調到作詞,彰顯56個民族交融共生的大愛精神;中華文明正用虛實精妙結合的藝術方式,完成一次又一次跨維度的傳承對話;推動建立AI倫理雙軸驅動,培育深具家國情懷的國際化數字創客!這不僅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AIGC人才育成方舟,更是全球Z世代擁抱人文科技融合的東方宣言。
雙引擎驅動 破解AIGC文化的雙重秘鑰
香港科技大學數字金融實驗室在汪揚教授與陳卡你教授的領航下,2019年啟動至今,累計培育千人的區塊鏈項目,覆蓋央行數字貨幣、智能合約驗證等微沿領域,畢業生更活躍於國際金融科技舞台,在不同的崗位發光發熱。
香港國際音樂節用五線譜丈量出的『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文化座誌,從巴洛克賦格的黃金年代,到AI生成的量子旋律;從青少年遊學團重走的絲路音軌,到讓全球百萬觀眾同步共舞的NFT虛擬音樂會——這裡的每個音符都在解構又重組,就像用音樂計算著文化交流的哈希值,讓不同時空的藝術DNA在區塊鏈上永恆共鳴!
香港科技大學構築的金融科技方舟和香港國際音樂節架起的文明對話橋樑,在不久的將來必定描繪出香港獨有的創新敘事。金融科技的理性代碼與文化藝術的感性脈衝,此刻在維港交織成這個時代最動人的二重奏!
AI元素薈萃 展現科技魅力
發布會邀請林凱鈴小姐擔任主持人,活動現場首次亮相AI凱鈴數字人,令人瞠目讚絕。AI凱鈴由寰越創新公司自主研發,AI凱鈴是第三代智慧AI數字人搭載多型可交互引擎、深度學習演算法,還有語音語義解析能力,能結合雲端知識庫做全場景智能問答。林凱鈴小姐感歎:“當看到AI凱鈴維肖維妙的展現在我面前,我相信大家都與我一樣,完全看到了科技與文化碰撞的無限可能。”
互動環節,AI數字人啟星大方回答現場觀眾的問題,現場數字人啟星妙招不斷,趣味逢生,對於觀眾的問題信手拈來。在回應問題時,啟星善於運用大量豐富且生動的手勢、表情和擬聲詞。面對各種專業或抽象的問題,啟星巧妙地運用生活中常見事物進行舉例和比喻。使複雜的概念變得通俗易懂,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在交流中,啟星始終傳遞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強調AI是助力創作的工具,人類是創作主體,鼓勵人們積極參與創新;展望AI在文化領域的應用前景,激發人們對未來創意產業的期待,為活動注入正能量。
教育使命与未来探索 人工智能与中华文明交融共生
著名数学家、香港科技大学原副校長汪扬教授現場致辭時表示,一直希望舉辦AIGC賽事,今天終於可以實現。大家從最近的影視劇《哪吒》《黑神話悟空》以及最近的短劇中,展現的AI傳播傳承中國文化的效果來看,創作門檻是可高可低,對於中小學生激發想象力、創造力,提升新技能學習的積極性有極大幫助,更對國家軟實力提升也是極具戰略意義。
汪揚教授
隨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教授何文匯博士致辭表示,三藏法師取經團隊有悟空、悟能、悟淨,都要聽命于唐僧,就如同AI人工智能工具,人類需如何善用、掌握好推動不同情景數據,大家需選用正面AI模型數據才可以傳播正能量,這樣弘揚中華文化才能如虎添翼,我們要用AIGC技術「讓世界聽見中華文化的新聲音」。
何文匯教授
頒獎儀式中,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新界工作部鄭于樺處長和香港中文大荣誉教授何文匯博士、香港國際音樂节荣誉主席曾钰成先生和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講座教授汪揚先生分別为合作单位颁发荣誉证书。
鄭于樺處長(左)和何文匯教授(右)為合作單位頒發榮譽證書
曾鈺成先生(左)和汪揚教授(右)為合作單位頒發榮譽證書
雙賽道並行 獎金總額超百萬港元
本屆大賽設立應用開發與數字創作雙賽道,面向全球徵集作品。
應用賽道考驗技術實戰力,需要選手運用雲端大模型API,針對醫療、教育等真實場景,設計出能落地的AI解決方案,重點考察技術實現與產品思維的完美融合。本屆賽事聚焦AIGC技術在各行業的落地實踐,要求參賽者運用雲端大模型微調API及AIGC技术,针对特定行业场景设计可落地的AI解决方案,應用賽道前三甲將有機會獲得最高2000萬港元天使投資。
當AI讀懂粵劇唱腔的韻味,領悟書法的筆墨意境,甚至感知傳統節慶的人文溫度。數字創作賽道的選手不僅在創作作品,更在編寫文化傳承的新算法。本屆賽事鼓勵以AIGC技術詮釋中華文化,涵蓋AI音樂、AI視頻、AI繪畫三個領域,創作賽道優勝者更有機會入職香港頂尖文創團隊。
數字人啟星
本屆香港国际AIGC文化数字内容创作大赛選拔賽已於2025年4月1日正式開始免費線上報名,總決賽定於2025年10月在港舉行,全場獎金超過100萬港元,優秀作品將獲頒證書及獎金。
機器人星寰
報名方式
線上報名網址:https://aigc.eduhk.org
本屆大賽以「全球人類命運共同體·萬域智能互聯新紀元」為主題,預計吸引來自全球數十個國家及地區的青年參與,勢將成為AIGC領域的年度盛事。
AIGC文化數字內容創作大賽啟動禮暨新聞發布會現場大合照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