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宁夏姚河塬西周城址考古成果重大发现:382件珍贵文物惊艳亮相!
宁夏固原博物馆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联合举办了“发现获国——宁夏彭阳姚河塬西周城址考古成果展”,此次展览是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红河流域开展区域系统考古调查至今取得的考古调查成果,以及彭阳姚河塬西周城址考古发掘成果的首次全面呈现,展期将持续到8月30日。
此次展览公开发布了宁夏彭阳姚河塬西周城址考古成果取得的重大发现,神秘“获国”首次揭开面纱。专家通过对出土的甲骨文解读,证实该城址国别为“获国”,是一处史籍未记载的西周诸侯国,这是西北地区首次发现的诸侯国都邑城址。
展览分为两个单元,内容涵盖红河流域区域系统考古调查和姚河塬西周城址,以文物类型为单元标识,精选田野考古发掘出土文物224组,共计382件,涉及陶器、青铜器、玉器、象牙器、原始瓷器等,系统展示红河流域区域系统调查成果,再现姚河塬西周城址的布局、形制和埋葬制度,揭开这处史籍未记载的西周诸侯国“获国”都邑城址的神秘面纱。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姚河塬西周城址考古队队长马强表示,“获国”是考古上全新的一个发现,它弥补了整个西北地区西周时期没有分封国家的历史,而且对我们认识商周时期西北地区边疆管控治理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发现。
饕餮纹梳篦,整器分为梳钮、梳背、梳齿三部分。梳钮饰雷纹;梳背雕刻饕餮纹,眼部原镶嵌有绿松石,正反两面纹饰相同。
玉凤,青玉,透光。凤鸟作站立回首状,管钻圆眼,钩喙,颈部饰云纹,两侧各有一弯钩状羽毛,鸟身饰垂鳞纹,单足着地,分尾向下,尾部饰云纹,正背面纹样相同。
玉牛,青玉,有黄色沁斑,透光,此器圆雕而成,呈站立状,可见嘴、眼、耳、角、四肢、蹄、尾等部位,形象逼真,极为写实。头部有一穿孔,故此玉牛当为配饰。
铜马镳,铜质,弧形片状,器身有绑缚绳结之用的横梁和方形钮,器表饰几何纹。马镳是最重要的一种御马器,往往与马衔配套使用,置于马脸颊两侧,以皮条连结衔以及马络头用以制马。
銮铃,铜质。分铃球、铃体、銎座三部分,铃体上有辐射形镂空,是安置在车衡之上的响器,马车前行时发出悦耳的声音。
此次考古还发现甲骨文150余字,是西周时期甲骨文的最集中的一个发现地之一,西周时期甲骨文在全国分布范围有10个地点左右,姚河塬是目前已知最西北的一个甲骨文发现地。
姚河塬西周城址被评为2017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荣获“中国考古学会田野考古二等奖”。经多年的考古勘探和发掘,被确定为最西北的西周早期封国都邑城址、最西北的西周早期诸侯级墓葬、最西北的甲骨文发现地、最西北的原始瓷器出土地、最西北的铸铜作坊遗址。
红河流域区域系统考古调查成果以及姚河塬西周城址考古成果,进一步丰富了宁夏百年考古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证实了宁夏地区4万年的人类史、1万年的文化史、5000年的文明史以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依据。(记者 廉军 图片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聚焦】宁夏姚河塬西周城址考古成果重大发现:382件珍贵文物惊艳亮相!》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阿根廷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