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闽侯菜丫好”!新塘村迎来大丰收

2025-04-16 15:51 阅读量:6k+

华人号:闽侯 闽江最美的问候

阳春四月

闽侯县大湖乡新塘村的2300亩田地

在海拔770米的高山上

铺展出深浅交叠的绿意

于春光明媚中迎来了今年的第一次丰收

🥦🥦🥦

“今年春收,全村700多亩花菜共增产300吨,300多亩白菜共增产450吨,300多亩包菜共增产225吨,是名副其实的大丰收。”

新塘村党支部书记 陈仲兴

高山上的“绿色就业经”

“今年风调雨顺,各个品种蔬菜长势都特别好!”早上9点,种植户翁文铭、陈丽珠夫妇已经结束当日的采收工作,在收菜商张春凤的银色面包车旁,对收割的蔬菜进行称重、结算。

▲(对收割的蔬菜进行称重)

出生于1982年的翁文铭和出生于1987年的陈丽珠,是新塘村的160户种植户里少见的年轻人。2018年,在外打工的翁文铭和陈丽珠在认真地算了一本“经济账”后,夫妻二人决定返乡创业。

▲(春收中收割的花菜)

如今,翁文铭和陈丽珠夫妇共同种植着村里的10亩田地,一年可收获作物3到4茬,每年收入通常可达十余万元,收成和行情好时,可达二、三十万元。“去年行情好,平均每亩增收3到4千元,年收入有20多万元。”陈丽珠说。

“新塘村共有160户种植户,其中,大部分种植户的种植面积与翁文铭、陈丽珠夫妇相似,在10亩左右。”

新塘村党支部书记 陈仲兴

随着称重器上的数字亮起,一车圆滚滚的花菜被陆续搬进张春凤家的冷藏冰库。张春凤是新塘村本地人,今年50岁,已经从事收菜工作20余年。“在从事收菜工作前,我也是一个种植户。后来,随着村里种植业不断发展,收菜人的需求越来越大,于是,我开始专门从事收菜工作。”张春凤说。

▲(张春凤(左一)正进行收菜工作

如今,张春凤负责村里17、18户种植户的收菜工作,村里像她一样的收菜商还有6、7户。这些村里的收菜商与种植户一样,除了每年农历11月左右的霜冻期,其余时间都在为了一批批收获的蔬菜而不断忙碌。

“收成好时,还会有外地商户前来收菜,这种情况下,就会有10户左右的收菜商在村里进行‘丰收接力’,但大部分时间还是由我们本地人来承担这项工作。”张春凤说。

新塘蔬菜助力打响

“闽侯菜丫好”品牌

2022年初,闽侯县推出“闽侯菜丫好”区域公用品牌带动蔬菜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以大湖、洋里为核心的高山反季节蔬菜产业带成为该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塘村虽然坐落于高山之上,但是土地平缓、气候温凉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是高山蔬菜的“优质生长地”。

▲(新塘村蔬菜基地•张锋/摄)

“我们这里种植的花菜和平原地区的不一样,我们的花菜是青梗的,而且花球表层有一层毛茸茸的‘雾’。”陈丽珠举起手中的花菜对记者说,高海拔带来的昼夜温差,使得新塘村的花菜有着不同于平原地区花菜的特征和口感。

▲(新塘村种植的蔬菜)

新塘村不断以优质高山蔬菜擦亮“闽侯菜丫好”招牌的背后,离不开自1995年新塘村被确定为天然高山蔬菜基地,纳入福州市“菜篮子工程”以来,各级政府、新塘村以及村民的共同努力。

▲(“闽侯菜丫好”品牌标识)

2007年,新塘村村两委成立蔬菜合作社,引领新塘村的蔬菜产业逐渐形成集标准化育苗、采后商品化处理、品牌销售于一体的模式。也是从那时起,村里有了能够直接改良土壤的“测土配方”。

▲(新塘村蔬菜长势喜人

“原来我们不懂什么叫科学种植,认为只要把菜苗往地里一种,就可以了。”陈仲兴表示,自合作社成立后,县农业部门每年都会来村里进行土壤样本采集,并依据测量结果中的酸碱度等指标,为新塘村种植户配比土壤改良剂。“去年一共送了80吨土壤改良剂,村里分发下去之后,种植户再根据专家的指导自行使用。”陈仲兴说。

▲(春收时节,种植户在田间忙碌)

除了能够不掏一分钱使用土壤改良剂,新塘村的种植户还能自愿参加闽侯县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培训班每年至少两期,每期5天左右,由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相关人员进行授课。同时,新塘村果蔬专业技术协会也在每年开展1—2期,每期1天的培训课程。

“培训都在农闲时节开展,大家对课程都很热情,因为可以学习到很多实用的种植知识。”种植户陈丽珠说。

优质蔬菜背后的“田间智慧”

如今,新塘村已在多年实践中,探索出融合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种植之道”,通过套种、轮作、错季育苗等种植方式,不断实现村民增产增收,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同时,持续擦亮“闽侯菜丫好”招牌。

新塘村普遍采用“套种法”和“轮作法”。“套种法”,即在每年首期耕作时,便将一年种植所需的农家肥与商品肥用耕作机深翻入土地作为底肥,后期依据土地情况进行精准追肥。“轮作法”,则是在不同生长季或年份,按计划更换种植不同科属、养分需求的作物。

面对霜冻期挑战,种植户们则使用“错季育苗法”,在全年最冷的农历十一月,利用育苗棚的保温特性进行提前育苗,为春季抢收争取时间。待菜苗移栽后,便继续使用育苗棚种植空心菜、西瓜等作物,满足种植户自家食用需求。

▲(资料图片:新塘村蔬菜基地内郁郁葱葱的蔬菜架•张锋/摄)

除了不断探索最适宜本地种植条件的种植方法,新塘村村民还在实践中不断发动自身智慧,为打响“闽侯菜丫好”品牌贡献自己的“独门秘方”

例如收菜商张春凤使用的冷藏冰库,正是为了解决蔬菜在夏季、雨季容易发烂,且收割时经常错过好行情等问题而想出的办法。“除了可以防止蔬菜发烂,冰库还可以在行情不好时将蔬菜暂时贮存起来,等到价格稍好些再出售。”冰库虽好,但目前村里只有张春凤家在使用,于是她和家人一起向村里提议,建一个供村民共同使用的“大冰库”。

▲(村民将蔬菜暂时贮存在冰库里

在新塘村村两委的重视和推动下,张春凤的“独门秘方”顺利“变身”为新塘村的“集体良方”。“今年,新塘村已经成功申请到200万元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资金,用于冷链仓库的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前投入使用。”新塘村党支部书记陈仲兴表示,冷链仓库项目投用后,将有效增强新塘村蔬菜种植业的产业韧性,并进一步探索可复制的乡村振兴范式。

▲(新塘村村民喜迎丰收)

随着鲜美的蔬菜逐渐堆满张春凤的冷藏冰库,新塘村今年的春收也步入尾声。新塘村党支部书记陈仲兴告诉记者,接下来,全村800亩玉米预计也将在4月种下,在6—9月之间分批收成

▲(资料图片:新塘村菜农在采收玉米•林双伟/摄)

一批批不同品种的菜苗还将被接替种下,新塘村的“丰收故事”未完待续。“村里的机耕路已在年前全线贯通,田地边水渠的护岸也在近期作了进一步修缮。”新塘村党支部书记陈仲兴表示,接下来,新塘村将继续书写好高山上的“丰收故事”,并凭借优质的高山蔬菜,为持续擦亮“闽侯菜丫好”招牌贡献新塘力量。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闽侯菜丫好”!新塘村迎来大丰收》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洛杉矶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