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造价上百万元的工业级无人机,能买哪些保险?

2025-04-25 16:16 阅读量:9k+

华人号:华声中国
 

  “我们是行业内第一家给工业级无人机投保险的公司,我们也参与了相关保险的保障方案、赔付标准等流程,为保险公司提供无人机相关的数据支持。”近日,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纵横股份)常务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李小燕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说道。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保险需求如何?近期,中新经纬走访纵横股份,了解工业级无人机对保险的实际需求。

纵横大鹏CW-100 大载重混合动力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受访者供图

  常见投保机身险、三者责任险

  中新经纬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纵横股份目前在四川省成都市投入3.4亿元,建造5.4万平方米的鹏飞科技园,坐落在这里的无人机生产车间,可实现年产各类通用型无人机系统3700架。

  “和普通的民用无人机不同,我们生产的工业级无人机部分型号售价要达到上百万元。”生产车间负责人蔺吉说。

  据纵横股份展厅工作人员介绍,如今纵横大鹏系列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拥有超10种型号,最大任务载荷25千克,最长留空时间10小时,最大飞行距离1000公里,集成多种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测控、应急监控、能源巡检等领域。

  近年来,该公司无人机先后参与了多起山火、森林草原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通过实时监控、应急通信、AI识别、应急测绘等方式,第一时间将灾情上传到指挥部门,为现场指挥部署决策提供支撑。

  “当前,工业级无人机暂无统一的行业标准,它可以搭载除录影设备之外的各种其他设备,我们的订单主要是依托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这也导致从研发、生产再到销售的整个过程都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纵横股份客户服务中心总监田家浩说。

  这样价值较高、应用场景又存在较高风险的工业级无人机该如何分散风险呢?

  田家浩表示,目前承保工业级无人机的保险产品,主要是机身险、三者责任险。为了减轻研发以及试飞过程中的风险,他们也在和保险公司合作定制保险产品。出口海外的无人机产品,会由在海外的合作伙伴提供风险保障类的增值服务。

  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未依法投保责任保险的,由民用航空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从事飞行活动的单位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其运营合格证。

  人保财险成都市分公司机构业务部主管刘红君告诉中新经纬,该公司组建专业团队,多次深入拜访成都市无人机产业协会及纵横股份,聚焦工业无人机在复杂作业场景中的风险痛点,历时半年进行市场调研并打磨方案,最终为企业定制涵盖机身险、责任险等在内的风险保障方案,同时配套全流程快速理赔服务机制,解决无人机飞行作业中的风险保障需求。

  刘红君表示,截至2025年4月,人保财险成都市分公司提供的保险保障覆盖纵横大鹏无人机在测绘勘探、电力巡检、应急救援等多领域的作业场景,总保额达3700万元。

  据人保财险成都市分公司副总经理郑旭瀚介绍,人保财险成都市分公司自2018年以来,已累计为300余家低空经济企业提供超过56亿元的风险保障。承保标的涵盖了成都市以及四川省重要航空工业基地,无人机及通航产业相关企业。例如,在北川的无人机试飞基地,人保财险与四川九州集团构建立体化保障体系,为无人机试飞提供包括机身及配套设备的意外损失保险、第三者责任险等全流程风险解决方案。

  无人机保险仍面临数据缺乏、风险判定难

  瑞再研究院2024年12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低空经济相关保险产品日益丰富,三成以上的财产保险公司已开展相关业务。截至2024年7月,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注册的涉及低空经济和/或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在售保险产品有45个。

  瑞再研究院以非车险与责任险的发展经验与市场深度评估,预计低空经济保险市场规模在2035年有望达到80亿~100亿元。

  “尽管无人机保险市场展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但仍面临一系列挑战。首要问题是数据缺乏,尤其是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和涉密机型的数据不足,导致保险公司难以准确评估风险。部分无人机企业的数据涉及机密,不愿意与保险公司分享,进一步加剧了数据缺乏的问题。”郑旭瀚说。

  郑旭瀚指出,在已经商用的工业级无人机应用场景方面,农业植保、物流配送、环境监测等领域对无人机保险需求迫切。例如,农业植保无人机在作业过程中可能面临机身损坏、第三者责任等风险,需要相应的保险保障。物流配送无人机则可能涉及货物损失、第三方人身财产安全等风险,同样需要保险来转移风险。

  在郑旭瀚看来,风险判定困难也是无人机保险的一大挑战。无人机机型多样,不同机型的价值和风险不同,保险公司难以统一标准进行评估。同时,无人机使用场景复杂,包括科研试飞、商业应用、消费娱乐等,不同场景下的风险也不同。此外,无人机配件价格不透明,版权问题也可能影响保险赔付的合法性,给损失判定带来难题。

  “面对挑战,未来人保财险成都分公司将进一步与无人机行业公司合作,加强数据收集与共享,开发定制化保险产品,针对不同机型、不同使用场景设计灵活调整费率的保险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郑旭瀚说。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造价上百万元的工业级无人机,能买哪些保险?》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韩国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财经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