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不止于流量狂欢,直播与文旅的双向奔赴,将去向哪里?

2025-03-31 22:29 阅读量:3万+

华人号:中国电影报道
当网友因为一场直播专程去目的地旅游探秘,当老字号的店铺因主播讲述百年故事重获新生,当新的匠人通过直播获得人生第一笔订单...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今天,网络直播已成为文旅产业发展升级的重要引擎,“直播+文旅”正释放出巨大潜力。在近期举行的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网络直播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业界代表与专家齐聚,共同探讨了“文旅直播的沉浸式体验与在地经济激活”等焦点议题。

现场,“直播新力量·公益助播春天行 网络直播赋能计划”也宣布正式启动。该项目由中国网络视听协会直播与短视频工委会、一九零五网络科技公司携手成都广播电视台、无忧传媒、遥望科技、蜂群、麦芽联合发起,并于3月26日至28日网络视听大会期间,在“六公主有礼”直播间开启了三天的公益直播,推介特色农产品,为四川文旅发展助力。
项目发布人、杭州一九零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黄钧妍表示,“计划”将从科技向善,培育乡村数字生产力;文化赋能,构建文旅融合新形态;生态共建,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等三个方面着手,“在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以诚信经营为基石,以助农兴旅为使命,通过直播新业态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共生共赢。”

网络直播如何持续为文旅产业赋能,通过内容创新将“流量”转变为“留量”,取得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共赢?1905电影网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董晨宇解读“文旅+直播”的破局之道。
1
从渠道赋能到产业结构重构
从文旅景点的线上推广,到农产品的直播销售,直播打破了时间与空间限制,为这些传统产业带来了全新发展机遇。
“直播+、短视频+,已经深入到了中国经济的态势当中。”董晨宇指出,当前社会已进入“平台化”阶段,衣食住行均以平台为中介,“随着传统渠道逐渐失效,文旅和农业都面临‘背水一战’,产业升级转型成为必然。”

直播如何赋能文旅和农业,董晨宇认为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浅层来看,直播提供的渠道赋能,即让更多人能够看到相关产品和服务。深层而言,直播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变革。例如,一些景区开始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运营账号、拍摄内容以及对接网红,"这不仅是营销方式的改变,更是文旅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
农业领域领域也是如此,以云南花卉市场为例,以往主要依赖一年一度的花卉贸易节,如今通过直播“贸易节”得以常态化。牡丹花期时,全国花卉创作者聚集产地直播,倒逼产业链升级——从预留直播空间到配备专业设备到销售链路打通,传统农业因直播而重塑。
2
从流量制胜到内容为王
在各地文旅直播如雨后春笋般蓬勃涌现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盲目跟风、内容同质化等问题。“流水线生产”的网红打卡地,“套路化”的直播带货已经不能吸引受众的兴趣,内容创新成为必然趋势。
如何打破内容同质化的困局,董晨宇认为文旅直播应更加关注“情绪性体验”。与文字时代的理性不同,视频时代更注重感性,直播、短视频就是情绪导向型媒介产品的代表。因此,内容策划也应从受众的情绪体验出发,“要精准定位目标人群,了解他们的情绪点,满足他们的情绪需求。”
例如,修驴蹄等各类乡村慢直播,看似平淡,却能为目标受众提供情绪舒缓的体验。农产品溯源直播中,则可以贴合城市人对于有机食品的向往,营造原生态“带着泥土香和烟火气”的氛围,更能增强直播的吸引力。

“小众旅游地”的突围破圈同样要注重情绪价值的打造。董晨宇以“新网红城市”淄博为例,淄博本身旅游资源优势并不突出,但它抓住了后疫情时代人们对烟火气的向往,通过独特的烧烤文化,让人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平等亲近的氛围,这种情绪体验成为吸引游客的关键。
同样,天津“跳水大爷”的走红并非因为跳水技术有多高超,而是背后所体现的人情味。哈尔滨的火爆也并非仅仅凭借冰雪资源,而是通过“南方小土豆”的叙事与受众建立了情感连接。“讲好故事比资源禀赋更重要,独特的情绪体验能够助力小众旅游地实现弯道超车。”

从流量制胜到内容为王,从“卷流量”到“卷内容”已经成为网络直播行业公认的大势所趋。
“未来要问好内容要流量”,避免千篇一律,深挖每一座城市,每一件产品背后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和情绪价值,用文化叙事重塑消费场景,让每个文旅IP都拥有鲜活的灵魂。这既是内容创新的必然,也是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创造性转化。
3
从“流量”到“留量”
直播对文旅的赋能并非一劳永逸。董晨宇提醒,流量经济本质是“轮流坐庄”,淄博、哈尔滨的爆火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复制,更有价值的讨论是如何将短暂流量转化为可持续的产业模型,“流量是无法一直保持峰值的。关键不是追求持续火爆,而是思考流量过后能留下什么。”
要实现这一点,稳定的专业人才储备至关重要。在董晨宇看来,直播行业正从早期的"行业平移",如柜哥柜姐、空姐等传统服务行业从业者转行,逐步向职业化和专业化转变。不仅是站在幕前的“主播”,中控、选品、投流,乃至客服等全产业链都需要专业人才。
具体到文旅上来,直播对文旅的赋能不能进停留在事件营销层面,也不能仅有直播设备等硬件支持,而应将专业人才的孵化、全产业链的精细化运作和产业基础设施的打造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形成常态化的发展生态,把转瞬即逝的流量“留”下来。

本次启动的“公益助播春天行——网络直播赋能计划”也同样注意到了这一点,将通过为乡村主播免费提供MCN孵化服务,为偏远地区开放智能直播设备与实时技术指导,以及建立链接生产端与消费端的MCN乡村产业带联创中心等举措,培育乡村数字生产力,建立可持续的产业模式。
“直播赋能不应是一阵风,而需成为产业常态。”从流量狂欢到常态传播,从渠道连接到产业转型,直播正在重塑文旅与农业的基因。平台、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协同创新,也将为文化传承、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打开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产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不止于流量狂欢,直播与文旅的双向奔赴,将去向哪里?》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卡罗莱纳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娱乐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