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3 22:44
华人号:文舞霓裳
【作者 刘瑛】 德籍华裔作家。出版有《刘瑛小说散文集》、中篇小说集《不一样的太阳》入选“海外华文女作家丛书”、散文集《莱茵河畔的光与影》入选“海外华文精品书系”。
一次,朋友们聚在一起,说起童年记忆中的新年,好几位首先说到了对联。其中,有位记忆超群者一口气说出了20多副对联。我在一旁搜肠刮肚,没想出任何雅句金句,很没出息地满脑子只想到吃。那一刻才发现,童年对新年最深刻的记忆原来都隐藏在味蕾里。花生糖、芝麻糖、冻米糖,还有上海大白兔糖,这些如今唾手可得的零食小吃,在儿时只有新年里才能吃到。
上大学后的第一个寒假回到家,正值大年三十。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为一件记不清的小事,母亲开始数叨起父亲来。涵养极好的父亲没回一句嘴,放下饺子,一个人到卧室,捧起了一本书。我尾随过去,拍了拍父亲的肩,一脸坏笑地问:老爸,当年你究竟看上我妈哪一点呀?是不是看上我妈长得漂亮?父亲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我只是看上她很会做衣服。我以为父亲在说笑话,但看他说话的神情,分明不是在开玩笑。
父亲说得没错,我妈的确很会做衣服。身为外科医生的她不仅手术做得漂亮,衣服也做得十分漂亮。在物质匮乏、服装毫无美感的年代,我妈总能用非常有限的布料给我们几个孩子做出漂亮的裙子和衣服。那些只有在新年才能穿上的新衣服,也是我对儿时新年的一份珍贵记忆。
那一晚,父亲跟我谈起了婚姻。他说,婚姻最考验一个人的智慧。如果能把对方的缺点也当成优点来看,婚姻就成功了一半。“比如,每次你妈在家骂人,我就当听她在唱歌。”父亲的这句话,让我顿时对他的修养顶礼膜拜。那是我们父女在新年的唯一一次谈话,也是让我受益终身的一次谈话。
大约从初中开始,我有了写日记的习惯。每到新年,都要在日记里来一番“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再顺带立下一个新年志向。后来发现,那些“志向”最终都在我随遇而安的性情中不了了之。正应了那句话:“有志者立志长,无志者常立志”。
出国后,成天忙于学业,忙于生计,平日里朋友们难得相见。只有在新年,大家相聚在一起,包饺子看春晚,成了忙碌生活中的一缕清凉。记得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新年,我们邀请几对夫妇到家里做客。看春晚小品时,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其中一对中德婚姻家庭中的德国丈夫,对小品中的笑点十分好奇,不停询问。于是,国内外语院校毕业的高材生、正在读学位的德国文学专业博士生等一班人马,纷纷将小品内容翻译转述,可那位德国丈夫依然睁着不解的眼睛:这有什么好笑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中西方文化差异不是仅仅用“语言能力强”就能够弥补的。
从看见自己头上的第一根白发开始, 曾有好长一段时间,我对过新年失去了兴趣。时光易老,韶华易逝。每一个新年似乎都是一道分水岭,推着青春渐行渐远。
不过,近几年我又重燃起过新年的热情,把每一个新年都过得极有仪式感。不为别的,只因为我有了小外孙、外孙女。就如父母长辈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留下特殊的新年味道一样,我也希望在儿孙们的童年记忆里留下特有的过新年的印记。这当中,其实也蕴含着一种传承。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