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8 21:03 阅读量:1.7万+
华人号:华人头条-荟萃文坊故乡,母亲
回乡偶拾 二则
马 蔚 瑾
今年八月,我终于启程 回到阔别五年的故乡,走出机舱,猝不及防,迎面扑来一股热浪,打了个趔趄,有点窒息、有点眩晕。上海夏天真热啊!一扫墨尔本冬日寒气。
徜徉母亲的怀抱
如今的上海人眼里,外滩是个外地游客(俗称“外地人”)游玩打卡的地方,连“乡下人”都很少去凑热闹。而我,却热切地加入了“外地人”的行列……
早年上海民间有种调侃,称黄浦江以西的叫上海人,市中心叫“上只角”,市中心以外叫“下只角”。黄浦江以东的叫浦东人。浦西人常常心怀优越感,叫浦东人“乡下人”(简称“阿乡”)。这也许是上海海派文化蕴含的黑色幽默吧。
八月初的一天中午,朋友约我在一家既能俯瞰黄浦江,又能远眺苏州河,毗邻上海大厦的江景餐厅餐叙。美丽的浦江风景,牵动着我的魂魄。散席后,执意不要朋友车送。冒着42度高温(有人测称,地面温度可达50多度),想独自一人,逛逛外滩。
一出大门,突然天色渐暗,远处传来阵阵闷雷声,上海大厦高高地耸立在我眼前,不过百来米远,仿佛等待着南国归来的游子。穿过外白渡桥,桥上空无一人。我站在赫然醒目的“外白渡桥”摩崖石刻前,伫立了许久,摸着发烫的石刻,浮想联翩……
这座建于1856年,由英国霍华斯·厄斯金公司设计,克利夫兰桥梁建筑公司建造的全钢铆结构桥梁,是中国第一座钢结构桥梁。它经历了百年沧桑,是上海历史的见证!
小时候,外婆常常带着我乘8路有轨电车,穿过外白渡桥,到淮海路走亲戚……
上海大厦露台喝下午茶打卡,是我回乡的梦想。上海大厦原名百老汇大厦,地理位置能将外滩风光和浦东秀色尽收眼底的绝佳之地。进入大厦餐厅预定处得知,露台下午茶服务,只在春秋二季开放,夏天不营业。按照酒店规定,不消费者,不能进入营业区域。当餐厅服务员了解了我的来由,面露尴尬时,一位身穿黑色西装制服的小姐,站起来递给我一张名片:餐厅经理马冬颖。还是我本家!她微笑着说:“我带您到17楼露台看看吧。”内心一阵狂喜激动,电梯里忙对着小本家套近乎说,早年我也从事酒店管理,曾和您们大厦经理一起开过会呢。
第一次站到上海大厦17楼露台,眼前被波澜壮阔、气势恢宏、上海滩独一无二的美景所震撼:上海人民英雄纪念塔、黄浦江陆家嘴第一湾(原称东亚第一湾)、浦东三件套(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大厦)、东方明珠、万国建筑博览、清澈透绿的苏州河、横跨苏州河的古老桥梁、上海邮政博物馆等尽收眼底。情不自禁拿起了手机……
故乡!成了熟悉的陌生人,我更爱故乡。
走出大厦,豆粒般雨滴,打在身上生疼生疼。赶紧沿着北苏州河路,疾步小跑,来到上海邮政博物馆正门, 它的前身是上海邮证总局,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天,下起了百年未遇的瓢泼大雨。一对来自英国年轻游客,跑来躲雨。闲聊得知,他们来中国游学,路径这里,很想进去参观,但找不到入口。于是,我这“外地人”领着外国人绕道进了边门……
出门穿过四川路桥,沿着北京东路向外滩走去。不料,雨势一阵比一阵猛烈,马路一片汪洋,皮鞋成了水鞋,雨伞被风刮得上下直翻腾。索性,收伞仰头,尽情地在倾盆大雨中奔跑,任凭狂风暴雨酣畅淋漓扑打。雨水、汗水、泪水顺着脖子直往下淌,仿佛接纳着母亲思念女儿的泪水……
巧遇大楼屋檐一隅,闪进定睛一看,褐色精致红木,带有英式雕花门框的匾额上,刻着五个金灿灿的大字“上海清算所”。未及细思,见隔壁大楼雨棚上,挂着“和平饭店”招牌字样,“落汤鸡”溜进了朝思暮想的老上海人情节之地和平饭店躲雨。
走出饭店,雨过天晴。摩肩接踵的外滩古老万国建筑群,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景色显得格外清丽迷人。不由分说,信步汇入了游人如织的外滩长堤……
早年,浦东人看浦西,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如今浦西人,争相放弃一席之地,靠动迁致富,搬进浦东一幢房。浦东陆家嘴早已成了上海的金融中心。
走在外滩长堤步道,领略新上海明媚风光,我的心随着浦江潮翻滚着,久久不能平静……
六十年代初,黄浦江防浪长堤是水泥围墙,涨大潮时,时常会漫墙溢水,上海居民俗称
“发大水”。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深夜发大水,母亲抱着我,潮水漫到了床沿。爷爷养的小羊羔,站在八仙桌上,“嚒,嚒,”地直叫唤。
七十年代,上海人封外滩长堤围墙雅号,叫“情人墙”。每当浦江华灯初照,成百上千对情侣,一对紧挨着一对,旁若无人,倚墙观景,亲吻呢喃。十里长堤,蔚为壮观。有时挤不进去,用相声段子里的一句词来形容:“请把你的支点挪过去5公分。”(以示上海人的优雅)。寸土寸金的上海人,把它当成了谈情说爱的绝佳去处。记得,当年也来蹭过热度。
走一路,观一路,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不知不觉走到了陆家嘴摆渡口。“上海轮渡”的标志,赫然醒目地挂在陆家嘴轮渡码头上方白色的墙上。据记载,标志是由“上海”两字的拼音首字母“S”和“H”变形组合而成,整体形状像一艘船,象征着上海航运中心,也象征着上海经济发展和繁荣。
眼见一位上海老爷叔,带着红袖章,在轮渡口做志愿者维持秩序。上前询问摆渡船票价格,他得意地眯起眼睛,幽默地做了个“V”形手势,很有腔调地说:“说来你不信,只要2块钱”。我从陆家嘴轮渡、到十六铺码头轮渡、再到复兴路轮渡,乐此不彼,忘我往返摆渡着……看着轮渡船尾螺旋桨犁出的澎湃浪花,犹如母亲的怀抱,我尽情地依偎呢喃着,享受着母爱的脉动呼唤。
傍晚,我强忍着双腿肌肉酸疼,依然驻足,不忍离去,停留在十六铺码头步道花园,歇脚观景。无意间,发现浦江游览售票处近在咫尺。突发奇想,来个“浦江夜游”吧。
当年他是舰长,父母包办牵线,乘他回沪出差,安排我们在十六铺码头约见。以他穿军装,手拿报纸,为接头暗号。因他公务在身,初次见面,竟足足迟到了90分钟。幸亏当年我的坚守;幸亏当时没有遇见同样穿军装手拿报纸的人……
太阳沉降前发出的火红光芒,映照在浦江江面上,折射出一道波光粼粼、金灿灿的泛光,那光时而光芒耀眼,时而羞羞答答藏到摩天大楼轮廓后。黄昏时刻的黄浦江江面,显得格外迷人浪漫。当游轮驶过上海地标东方明珠、国际会议中心时,一位小伙子,在甲板上从人群中怯生生地向我走来,说:“阿姨,我能帮您拍照,您也帮我拍照可以吗?”我喜出望外,正愁没搭子呢,欣然答应。我们俨然像爷孙倆,欢快地在甲板上,追寻着晚霞美景……
原来他是河南某县城的高中生,准备报考上海大学。暑假里,父母带他来见识上海,只给他买了船票,父母却在岸上等着。是啊,父母永远是孩子们成长的靠山和脊梁。
寻找母亲的味道
回家看看,寻找母亲的味道,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梦。
母亲家住浦东庆宁寺又称高庙,是上海开埠以来主要的交通要道和集镇。高庙紧挨着黄浦江,集镇上有浦东到浦西的摆渡口,有大型油库,有通往川沙镇的燃煤蒸汽小火车,有老马勒转身为百万人的造船厂
早年外公曾是高庙轮渡摇舢舨的船老大。万吨轮低沉响彻云霄“呜,呜”的鸣笛声、摆渡船靠岸撞击码头橡胶轮胎的摩擦声、轮船铁门拉开哗啦啦声和人流涌出的喧嚣声,是我幼年的摇篮曲。
母亲是百万人造船厂征地工,为造船事业作出了一生的贡献。她常形容自己“跳法跳法进工厂,撞法撞法出工厂。” 这是母亲一生的写照。母亲勤劳节俭。二十多年前,也是一个史上创纪录极端高温的夏天,母亲不肯装空调,突发脑溢血,永远离开了我们。临走的前一天晚上,电话里还聊着:“黄浦江风蛮大的,勿热,蛮风凉的。” 假如那天能回家看看?假如那天买好空调直接给她装上?这世界没有假如。母亲的突然离世,是我人生刻骨铭心的痛。
如今,母亲毕生期待的动迁,住新公房实现了。交通四通八达,地铁覆盖了全市各个角落。怀揣着回家看看的热切期望,乘上地铁,从定海桥轮渡,摆渡到金桥路轮渡。
在那个年代,我曾和发小们,在摆渡船上跳过献哈达舞,唱过数来宝。摆渡船缓缓靠岸,那水手套缆圈,扎缆绳精准麻利的熟悉动作;那轮船铁门拉开哗啦啦声响;那码头引桥铁链锈迹被江水裹包得晶亮晶亮在水里沉浮与码头撞击清脆的声响;那父母曾领我在轮渡引桥下洗过衣服、抓过螃蟹、走过的已斑驳陆离布满青苔的防浪水泥台阶,看湿了我的双眼……多么熟悉,多么亲切,生我养我的故乡。
走出摆渡口左拐,有一条通往百万人造船厂边门的水泥小路,曾经是成千上万造船工人早晚上下班的必经之路。小路两旁是住家各宅院。母亲家就在小路边的围墙宅院内。记得小路的丁字路口,有一家点心店,每当冬天的清晨,工人们有的买了大饼油条,边走边吃,嘴里冒着热气;有的骑着脚踏车;有的推着婴儿车;有的拎着包,急匆匆地赶往工厂上班。宛如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每当夏天的夜晚,我常和小伙伴们,在厂门口学骑自行车,跳橡皮筋,开纳凉晚会表演节目。那年的一天清晨,小路上突然来了一群佩戴红袖章的人,把上班队伍中穿尖头皮鞋的、穿小裤腿的,统统拦了下来,强行脱了皮鞋,剪了裤腿。小孩子们吓得躲进了家门。
如今,通往厂门口的小路两旁,全部用绿植做围墙,临时栏出了一条绿色通道。原丁字路口的点心店,赫然覆盖着“沪东重机欢迎您”大型指路牌。往日宅院,早已夷为平地,临时做了停车场。码头直通浦东大道的上川路、爷爷常带我去的食品糖果店、酒香扑鼻的阿六饭店、父亲常叫我去零拷老酒的酱油店、外婆外公的豆浆店,昔日繁华热闹的店铺,都封上了铝合金门板,结束了一个时代的繁华。土地储备,有待开发崭新的未来。
昔日繁华热闹的高庙,如今唯有一家挂着“庆宁寺招待所”招牌下的小点心店,尚冒着烟火气。女店主操着安徽口音说,她坚守在这里,已经20多年了,供了三个孩子上大学。她还想坚守着。此刻,我又累、又饿、又渴,随即要了一碗馄饨,一笼小笼包,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这是我回乡吃得最香,最有滋味的晚饭,仿佛回家品尝到了母亲的味道。
马蔚瑾简介,女,1956年出生于上海。1974年应征入伍。1986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专业。1988年 转业。在上海从事酒店管理工作。2005年退休。喜欢文学艺术。2019年定居墨尔本。澳洲华人作家协会会员。澳华微型小说学会会员。墨尔本中文写作协会会员。百字诗派及澳华诗艺会员。澳大利亚联盟澳中合唱团会员。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