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6 12:10 阅读量:5k+
华人号:最美江西随着成都天气回暖,许多市民纷纷走出家门,前往城郊徒步、爬山,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还不时摘下些野菜尝尝鲜。记者注意到,社交媒体上,各种“打野”攻略层出不穷,分享着探寻野趣的乐趣。然而,这一行为也引起了当地村民的不满,因为一些游客在采摘时不加区分,误采了村民的农作物,给村民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
网友“打野”挖的折耳根
当游客寻找“诗与远方”的方式变为“到此一踩”之时,自然景观与农户的经济作物便成为了此类打卡行为的牺牲品。此时,游客亟需学习文明出行这堂“必修课”。
游客频繁破坏药材种植地的背后,暴露出部分人规则意识的缺失。中药材种植地不同于普通景区,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农户的心血,每一株药材都凝结着种植过程的艰辛。然而,部分游客为了抄近路和拍美照等目的,抱着“反正没人管”的侥幸心理,对“禁止入内”的警示牌视若无睹,将个人便利凌驾于他人权益之上。此时,这一脚踩坏的不仅是中药材,更是文明出游的底线。此类行为本质上是游客自私心理的外放,也是对公共秩序与他人劳动成果的漠视。
追本溯源,频发的游客“踩踏致祸”事件背后,折射出了相关管理与引导的缺位。一方面,许多药材种植地兼具观赏性与经济价值,尤其是规模化种植的药田,在应季之时形成一片美不胜收的“花海”,非常容易吸引游客扎堆打卡。对此,部分地区在缺乏明显的隔离设施与警示标识的同时,也没有安排足够的相关管理人员,难以对游客行为进行有效监管;另一方面,对游客此类破坏行为的追责机制不够完善。在多数情况下,管理者在发现游客的破坏行为后,只能对其进行口头劝阻,缺乏有力的约束措施,在“破窗效应”下,越来越多的游客抱着“顶多被说两句”的心理顶风作案。文明旅游不能停留在一句“道德口号”,更需要实在的规则来守护,毕竟,当破坏成本远低于获利,当破坏行为无需付出应有代价时,文明出行的底线就会在游客一次次踩踏中不断降低。
文明出游是指游客自觉将文明意识内化为旅游过程中的行为准则。首先,游客应当明白美景作为公共财产,需要共同守护,不能为一己私欲而在出游过程中对其进行破坏。其次,相关管理部门也要完善制度体系,划出游客出行“红线”、标明“雷区”,让文明出游有章可循。对于此类药材种植地而言,管理方可设置清晰的游览路线,这样既能满足游客观赏需求,又可减少对药材的破坏。最后,政府与社区应将文明出游纳入社会治理范畴,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让文明出游成为游客的“必修课”。
从“到此一游”的刻字陋习,到如今频发的“踩踏致祸”,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不断变换形态,但其本质都是游客文明素养的缺位。唯有让文明出游真正成为每个游客的“必修课”,使其将对自然的敬畏铭刻于心,让美景与文明相映成趣,游客才能在文明出游的过程中真正找到“诗与远方”。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