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奇迹是怎样发生的

2025-02-13 09:00 阅读量:1.1万+

华人号:海内与海外

能够创造奇迹的人,应该算是奇人。

谁又见过奇迹呢?又有谁目睹过奇迹发生的整个过程呢?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在新疆就亲眼目睹了一桩奇迹。

我从来都误以为戈壁滩是沙滩,是沙漠。而在沿海地区长大的人是不会把沙漠想象得有多么的可怕。细沙铺就的海滩,令所有人喜爱,留恋。或在上面散步,或嬉戏,或躺,或坐,那份柔软,那份清爽,那份惬意,难以言表。即便是在电视、电影里见到的沙漠,也是那样干净,那样柔细,那样神秘,令人神往。没有奇特的想象力就不会对沙漠生出恐怖之感。

然而戈壁滩却不是这样的沙漠。它是一望无际的灰黑色的砂砾,大的如钢碴,仿佛被炽烈的阳光熔炼过,角角棱棱,拉拉扯扯。小的如铁蒺藜,砾石的缝隙间是灰色粗砂,放眼看去如同无穷无尽的炉灰渣子!

森森然触目惊心,地上不长一根草,天上没有飞鸟,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仿佛都被大戈壁吓住了,吞没了。远处与天相接的地方浮游着一团团神秘的白雾。有几个孤零零的风车在有气无力地转动着……

戈壁滩的太阳也比内地的太阳大而热,空气被阳光洗得滚烫,可以闻到一股焦味。石头被烤焦了,所以变成了黑色。细长的柏油公路像戈壁滩的一道伤口,被阳光烧化的柏油是戈壁滩黑色的血液,闪着光泽,蜿蜒伸到前方的白雾之中。

神秘莫测的大戈壁上只有我们一辆车在跑。是在逃跑,越快地逃离大戈壁越好。倘是在这戈壁腹地抛了锚,后果将不知怎样?大家心里都怀着这样一种忧虑,谁都不愿说出来。汽车轱辘轧在黏糊糊的柏油上发出哧啦哧啦的声音,带起砂石像子弹一样向四外抛射。

赫赫大戈壁是宇宙创造的奇观。谁也不敢确切地说出它是怎样形成的?地球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可怕的沙石?戈壁滩的沙石有多厚、沙石底下是什么?

任何生命在它面前都显得非常脆弱。然而我就在这戈壁滩上却发现了另一种奇迹——在汽车的右前方,突然出现了一道崭新的砖墙。砌得笔直,不知从何处来,也不知是伸向哪里。孤零零一面墙,没有拐弯,没有结尾,分不出哪边是墙里,哪边是墙外。墙东是戈壁,墙西也是戈壁,这道墙有什么意义呢?

它至少告诉我,这里有人烟。墙很长,绵延十里左右接上了一座高大的门楼;门上有楼,楼上披金挂彩,雄伟堂皇。在这茫茫戈壁滩上巍峨而突兀,似海市蜃楼,却真实得令人震惊,难以相信。

门楼的中央横卧着三个大字:“瀚海门”。

这里的确是沙砾之海。但进得门去是“瀚海”呢?还是出得门来算“瀚海”?这大门真能把戈壁的风沙关住?门楼的左边,一面阔大洁净的墙壁上题着一首诗,题目叫《绿沙颂》,作者是田世宏:

亘古戈壁涌碧波,

瀚海巨画天地阔。

火焰山下创新景,

绿海当颂人当歌。

右边的大墙上也用同样斗大的隶书题了一首诗,作者是齐桂欣,题目叫《军工颂》:

身经百战为共和

硝烟未散转大漠

瀚海戈壁建绿洲

改天换地开拓者

“瀚海门”旁边有一家小客店,在客店门口应该是挂招牌的地方,也题了一首诗,署名仍是齐桂欣:

大漠深深景迷蒙

绿海翠烟罩屋影

小店虽非神仙洞

醇酒慰君万里行

经打听,这位齐桂欣,正是我要去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21团的政委。田世宏是团长。想不到他们都是诗人。

让我惊讶的不是他们的诗写得如何好,而是他们身居戈壁居然还有这份诗情,这份雅兴,这份豪迈!

只是满眼“大漠”,“绿洲”在哪里呢?我们通过“瀚海门”,顺着221团的公路向西行驶。公路两边仍旧是灰黑色的沙砾。虽然过了“瀚海门”,仍然置身瀚海中。也许是太疲乏了,也许是由于一种莫名的失望,我闭上了眼睛。

当陪同人的惊叹声又使我睁开眼睛时,公路两边出现了整齐的杨树林,生气勃勃,郁郁葱葱,奇怪的是它们就生长在粗沙砾上,而且长势茁壮。

越往前走树越高大,树种越多,长得也更茂盛。仿佛突然间进入一片绿洲,戈壁滩消失了。满眼都是绿色,而且绿得有层次:有的青翠,有的成熟,有的油亮。以葡萄最多,到处都是葡萄架。每个葡萄架都好像要被太多的一嘟噜一串的果实压瘫。还有玉米、稻子、梨园、桃园等等。

这戈壁滩上长出的树木、庄稼,为什么比内地大平原上的还要好?我相信自己看到了奇迹。在这天老地荒的戈壁竟然有这么一方宝地,是生命的绿洲——有强大的生机,给人以希望。是绿色的希望,也是戈壁滩的希望。

221团的团部主楼,被绿树围绕,前面是个整洁漂亮的大花园。团部招待所的前面则是个葡萄园,副团长樊世华安顿我们住下来,立刻送来两大盘子新摘的葡萄和两盘子哈密瓜。如果我们想享受边摘边吃的乐趣,可以到葡萄园里去自己动手。

哈密瓜之香、甜、脆是在内地吃不到的,自不必说。葡萄更是入口如蜜,且无核。我们是戈壁滩上的长途跋涉之徒,乍然投入绿荫之中,面对可以放开吃的美果,其吃相之勇猛,可想而知。樊世华不吃葡萄,也不吃瓜,只看我们的吃相。他盯着我,满眼都是笑意,似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忍无可忍,还是发话了:“诸位先生,这种葡萄叫无核白,含糖量大,吃得太多了会拉肚。我这可不是心疼葡萄,故意吓唬你们。”

老樊是山西人,读了很多书,是戈壁滩上的杂家,说话风趣。他当然也算是这221团绿色奇迹的创造者之一。他带我们看了世界第一流的晾房——把鲜葡萄晾成葡萄干的房子。远看像一座巨大的魔宫,高大的土墙上留着许多十字孔,以便通风。房子中央有一条通道,能跑汽车、拖拉机,两边立着无数根高大的木杆,每根木杆上又有许多枝杈,每个枝杈上挂满一串串的鲜葡萄。这个地方气温高,干燥,几乎是无雨,鲜葡萄在晾房里挂四十天就成了葡萄干。葡萄不能叫太阳晒,太阳一晒葡萄干就不绿了,也失去了那种晶莹明亮的剔透感。

221团每年产葡萄八百多万吨。

老樊还陪我们看了庄稼地、棉花田、库尔勒香梨园——这种梨闻名世界。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访问中国时,曾专程来221团看他们的葡萄和库尔勒香梨的栽培。我过去却只知有葡萄,来到这里才第一次听说这种库尔勒香梨。

行万里路有时胜过读万卷书,旅行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地孤陋寡闻。是机缘、责任带我旅行。旅行又补充自己,完善自己。

傍晚,我们回到招待所,团长和政委也从地里回来了。田世宏说话高腔大嗓,带着醇厚的东北口音,也有着东北汉子的热情、豪爽和干练。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个典型的军人,有着优良的部队作风:说话准确干脆,动作准确干练,个性鲜明,精神畅旺,脸上闪着充满活力的光辉。我在戈壁滩跑了半个多月,221团的晚餐是最丰盛可口的。田世宏在饭桌上理直气壮地介绍了他的一系列的世界第一:

我们产的葡萄世界第一。这里地处吐鲁番,有着最适合葡萄生长的阳光、水质、地质、气候,再加上我们的科学技术。因此我们的葡萄上百个品种,无人能比。有些国家不惜用特务手段来偷我们的品种和葡萄种植技术。

我们出产的皇后葡萄液世界第一,你们一喝就知道。

还有这吐鲁番干白葡萄酒,也是世界一流的,是我们221团葡萄酒厂生产的,引进了法国最好的葡萄酒厂的技术。厂长和主要技术人员去欧洲学习了三个月。

我们的泡菜世界第一。

我们的羊肉蒸饺世界第一,什么天津的“狗不理”、广州的小笼包、北京的锅贴,全没法比……

他一口一个“我们的这”“我们的那”,有足够的自信。强烈的信念,锋锐的幽默感,还有令人喜欢的挥洒自如、才华横溢的个性。

以后我们谈得多了,谈得深了,我也采访了221团更多的人,才知道田世宏是个地道的科学家。他三十年前毕业于东北农学院园艺系,他来新疆的三十年可谓硕果累累,贡献卓著。他是中国为数极少的几个世界级专家之一。十年前在新加坡经国际园艺学会考核认定,并发给证书,使他无论走到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会被同行尊为权威、受到敬重。

他在国内外出版了七本学术著作:《新疆果树修剪》《新疆哈密瓜栽培技术》《新疆葡萄的栽培及加工》《兵团果树名录》《庭院果树栽培》等。

他是221团奇迹的主要设计者。他身上有一种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华,从戈壁滩攫取一切的毫不妥协的强硬态度。自信而又机智灵活,是地道的学者,又是个雷厉风行的军人。

在戈壁滩上创业,非得有这种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强韧的自我奋斗精神不可。选择了戈壁,就只有选择创造,否则就是死亡。他是梦想家,又是创造者。

我问他:“221团的这片绿洲,以前也是戈壁滩吗?”

“是的。”

“也是那种灰黑色的粗沙砾?”

“不错。1965年齐政委写过一篇《屯垦志》,记录了一次风沙的情景:刹那天空有突变,白天忽然变夜晚。铺天盖地黑沙舞,埋没道路遮住山。出门没走两三步,身后脚窝又填满。沙暴引来大风暴,飞沙走石无遮拦。拔树掀房大破坏,毁车伤人心胆寒……”

“为什么这里能长出这么好的庄稼,而几十里以外的戈壁滩就寸草不长?”

“这里有人,人类的历史就是创造的历史。不能只是幻想奇迹的发生,而是创造奇迹。在创造中改变环境,也改变自己。历史就是这么简单——我们把天山的雪水引了过来,这里有最充足的阳光。有了阳光和水,就能长出植物。在内地是桃三杏四梨五年,在我们这里种梨树三年就硕果累累。再过几年你来看,瀚海门以里都将变成绿海。”

大戈壁真是藏龙卧虎。

力量和自由造就天才。

创造给了他满足感,他们所做的一切将会存在下去。这座“瀚海门”其实是他们的凯旋门,数十里长墙将成为221团的东部疆界。

221团的另一个重要人物齐桂欣,河南人,是个老兵,也可以叫作老革命。耿介拔俗,正直仁厚,属于另一种性格却跟田世宏配合得极为默契。他万里投荒,劳苦半生,却保留着个人的文化情趣。他家里的墙上挂着五个用十六开大的白粉莲纸钉成的厚本子,上面用毛笔写满了诗,总共有一千多首。

——这是他的诗集,自己写自己,自己出版,自己读。

他的诗意趣横生,透出赤子般的真淳。他在《我的肖像》里说:“笑迎漠风背靠山,红日是我大皇冠”。

对戈壁滩,对自己亲手创造出的业绩,一往情深。他的住房宽敞明亮,有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当然少不了瓜果梨桃,还有一片葡萄架,每年可产葡萄一千多公斤。我们这一行人没有一个不羡慕他的房子,他的院子,他的生活,还有他房前屋后的景致:

白杨高高柳林暗

布谷声声自得闲

渠水流淌急追去

麦浪滚滚到天边

在戈壁滩上能创造出这样的生活,倘不是亲眼得见是不会相信的。

创造奇迹的人生活在奇迹里。

我们走出齐桂欣的家,夜空悬月,清亮亮,胀鼓鼓,其圆如规。空气中散发着香气,白天的余热刺激着皮肤,纯净而舒坦。美妙宁静的戈壁滩夜色,周围却充满了生机,能听到各种植物生长的声音,玄妙而富有节奏。

原来,奇迹就是这样发生的。

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奇迹在这里发生。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奇迹是怎样发生的》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江苏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中国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