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非遗技艺炒制“舌尖上的春天”

2025-03-31 15:42 阅读量:2.4万+

华人号:水韵江苏

3月23日清晨,南京雨花台风景区茶园里,采茶工人手指翻飞,将今春第一茬嫩芽收入竹篓。下午,历经制茶大师10道手工工序,“头锅”雨花茶新鲜出炉。拥有千年茶文化底蕴的南京,以一杯融合红色基因与非遗技艺的雨花茶唤醒“舌尖上的春天”。

清晨6时,采茶工们腰系竹篓穿梭在茶树间,指尖精准掐取一芽一叶初展的嫩尖,这些鲜嫩的芽叶是制作高品质雨花茶的原料。“今年的芽头多且饱满,内含物质丰富,成品雨花茶品质应该相当好!”南京市雨花茶制茶大师、南京茶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端凯颇为期待。

说起雨花茶,端凯娓娓道来:1958年,江苏专门组建专家小组,为纪念革命先烈创制一款名特茶。机缘巧合中,专家组成员俞庸器老先生在林间漫步,被松针上晶莹的雨滴所触动,灵感乍现——松针四季常绿,象征着革命精神的万古长青,其坚韧的形态,也寓意着革命烈士的坚贞不屈——松针状的雨花茶应运而生。

如何制作出“形如松针、翠绿挺拔”的雨花茶?传统手工制作需经历摊晾、杀青、揉捻、搓条、理条、抓条、干燥、精制等10道核心工序,每一道工序都依赖制茶师傅们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手感。

下午4点,“头锅”雨花茶终于出炉,端凯开展工序的最后一步:精制。将干燥后的“毛茶”通过不同型号的筛子筛分,并进行审评和拼配,最终筛选出条索紧细圆直、白毫若隐若现、大小整齐划一的特级一等雨花茶。

经历这一番全程手工制作,1斤芽头仅能制成2两干茶。“这漫长的制作过程,不仅是时间的沉淀,更是技艺的打磨。”端凯说。

2013年,南京雨花茶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1年,雨花茶制作技艺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雨花茶制作技艺随“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继南京云锦、雨花石等名特产之后又一南京地方特产和城市名片。

如今,南京有约12万亩茶园,其中用于制作雨花茶的茶园约8万亩。从纪念先烈的名特茶,到非遗活态传承的载体,雨花茶承载的不仅是“舌尖上的春天”,更是一代代匠人对传统的坚守与创新。作为雨花茶的发源地之一,雨花台茶厂不仅传承了手工炒制技艺,更将茶文化与红色历史、非遗紧密融合,成为重要的文化地标,不断续写着雨花茶的故事。

文字:蔡姝雯

拍摄:张筠 胡楠 陈俊豪

剪辑:胡楠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非遗技艺炒制“舌尖上的春天”》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江苏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江苏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