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喜讯!河南评协3件作品入选《第三届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

2025-01-04 12:14 阅读量:3万+

华人号:文艺河南

近日,《第三届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结集成书,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3件作品入选,分别是王东昌《科技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使命》、赵慎珠《点亮科技明灯幻彩文艺生产——以“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例》、杨军旗《新时代新征程激发摄影新作为》。

10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承办的的第三届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和文艺文联工作者在主题平行论坛上围绕创作与评价、理论与评价、行业与评价进行深入探讨。此外,还开展了2023年中国文联理论研究部级课题成果汇报、主题平行论坛讨论汇报,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3件作品《科技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使命》《点亮科技明灯幻彩文艺生产——以“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例》《新时代新征程激发摄影新作为》进行了书面论文交流,并被选入近期成书的《第三届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

据悉,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每两年召开一次,2020年至今已召开三次。本次理论研讨会旨在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特别是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战略部署,团结凝聚广大文艺工作者,增强理论自觉,勇于创新创造,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文艺文联力量。

王东昌:科技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使命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从它诞生起,就不是一套一成不变的抽象概念和理论体系,而是持续地存在于文艺实践中、参与到文艺实践中,并随着特定时代文艺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面临着新问题,完成着新任务,担负着新使命。那么在当今的科技时代,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重要体现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又存在于什么样的文艺现实中,面临着什么样的新问题,需要完成什么样的新任务,担负着什么样的新使命?

文艺新问题的产生与批评新视域的拓展

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在工人运动、阶级斗争、政治革命、民族矛盾等成为社会主要问题的历史时期,更多地关注政治、政党、阶级、意识形态等与文学艺术的关系问题,而当时的科学技术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有限,还没有成为文艺批评的重要话题。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科技对包括文艺领域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持续地产生着普遍而广泛的影响,于是科技问题以及科技与文艺的关系问题在文艺批评领域逐渐升温,日益成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重要关注对象和批评话题。特别是在当下,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元宇宙、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形式持续地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文艺领域的渗透也愈加强烈、广泛而深入,使文学艺术发生明显变化,产生了一系列有关科技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批评界也随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看法甚至争论。比较典型的是在新世纪之初,美国学者米勒发表了《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一文,引发中国文艺研究界的强烈反应。以此为契机,有关现代科技与文学艺术的关系问题、有关现代科技对文学艺术的影响问题也逐渐引起中国文艺批评学者们的关注和探讨。在大多数批评者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基本观点,发出客观、冷静、理性、辩证的声音的同时,也有部分学者表达了较为偏执的看法。例如认为现代科技与文学艺术之间主要是一种矛盾、对立、冲突的关系,现代科技在文艺领域主要发挥一种破坏作用,在现代科技的作用下文学艺术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终结”,如此等等。

面对批评界对科技与文艺关系问题的热烈讨论,科技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应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下,继承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高度关注现实的传统,从这一批评有关科技与文艺关系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出发,得出有关这一问题的新观点、新看法、新结论,发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独特声音,引领科技时代中国文艺的新发展。马克思曾经对物与人的发展问题、艺术生产中的技术与艺术问题、科技与物质生产、社会领域以及意识形态等的关系问题,发表过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将这些见解与文学艺术联系起来,可以给我们提供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基本思路,使我们得出符合马克思精神意旨的有关科技与文艺关系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看法和结论。我们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到,现代科技对文艺领域的渗透和介入并不完全是对文学艺术发展的阻碍、抑制、破坏、束缚,它还在很大程度上为文学艺术的发展创造了外部环境,提供了条件和动力,起到了推动作用。正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胡亚敏指出的:“文学与科技的关系是‘破坏和补偿’同时进行的过程。”因此,科技在文艺领域的适当存在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

科技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在新的科技时代,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应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引导作家艺术家形成进步的社会历史观,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从农业时代走向科技时代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在这一趋势中,文学艺术也必然不断地发生新变,实现现代转型。具体就中国的情况来说,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形成的文学艺术在自身的传承和发展中,长期以来相对缺乏包括科技在内的外在异质因素的刺激。而科技时代的到来,使文学艺术不可避免地处在一个渗透着科技元素的全新的外部环境中,在诸多新的科技形式等异质因素的刺激和推动下,文学艺术不可避免地发生新变。而就作家艺术家来说,它推动了长期生活在农业社会环境中的作家艺术家理解和接受新科技,形成新的科技观念、科技思维和科技审美(包括新的有关科技的审美态度、审美经验、审美习惯、审美情感、审美趣味),培养新的与科技有关的文艺素养,甚至孕育出新的科技想象、科技意象、科技诗意,形成新的科技文化。这必然能够进一步激发作家艺术家新的艺术创造活力,使他们的文艺创作建立在对科技恰当运用的基础上,并能够处理好与各种高科技器物、高科技图像、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关系,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所要求的“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从而创作出富于科技时代气息的文艺作品。这一过程也是科技与文艺融合发展、实现文艺新变和现代转型的过程,也是文艺产生新的境界和气象、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的过程。

(二)帮助作家艺术家清醒而辩证地认识和评价现代科技对文学艺术的影响,从而为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的新的文艺虚构与文艺创作腾出空间,推动文学艺术新的发展。

(三)帮助作家艺术家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评价质疑、否定、拒绝、反对、敌视、批判科技的现象,探究其产生的多重原因,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区别对待。

首先,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对传统的纯审美观念形成了严重冲击,使它所守持的文艺的自主性、自律性、纯粹性等遭到严重破坏。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必须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引导作家艺术家逐渐走出这种纯而又纯的审美心态,并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从这样的审美观念出发去否定、拒绝和抵制现代科技,背离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违背了文艺发展的规律,不利于文学艺术在科技时代的新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还必须反对那种从成见出发偏激地质疑、否定、批判科技的做法(包括对其破坏作用过分夸大的做法),而应该引导作家艺术家清醒地认识到,对科技必要的适当的质疑、批判并不是为了彻底否定和取消它,而是为了对之形成必要的约束,引导它朝着有利于人类生活的方向发展,不断地趋向人性化、精神化、艺术化。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在反思和廓清这些错误认识和做法的过程中,才能帮助作家艺术家形成对科学技术的正确认识和观念,引导文艺创作在科技时代获得新的发展。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在科技时代焕发新活力

在科技时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将在主动迎接新的文艺现实中实现自身的更新发展和现代转型,从而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贡献力量。具体来说,在新的科技时代里,面对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给文学艺术带来的新变化、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应当抓住这一机会去解决和应对,去言说、阐释和评价,进而帮助、扶持和推动作家艺术家开展新的文艺创作,推动文学艺术在适应这一新时代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更新、发展、重塑,实现新的发展和现代转型。而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自身也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凸显出阐释新的文艺现象的实力,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实现新的发展和现代转型。特别是在当下中国,科技时代的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元宇宙、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科技形式快速发展,新的科技化社会现实和文艺现实日新月异,这都要求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从这一持续更新的现实出发,不断地进行新的研究、阐释和探索。只有这样,它才能永远活在当下,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导、帮助、推动文学艺术不断更新、发展、重塑,并引领文化发展的新潮流。这是科技时代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重要体现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光荣使命。

赵慎珠:点亮科技明灯幻彩文艺生产

——以“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例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程、感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就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这个重要特征。

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充分运用数字创新、数字共享、数字经济,助力更多人接触中华文明,感知中华文明的内在魅力,对于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具有深远意义。

文化自信让传统节日成为当代审美新宠

数字技术的充分应用,赋予了传统文化时代感、新鲜感,让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大众传播语境,让数字文化创新成为赓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殷墟、观景台、龙门石窟、中岳庙、少林寺、通济渠、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中华文明发祥地河南,坐拥5项24处世界文化遗产,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绘就了光辉灿烂的文明画卷,是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2021年以来,河南广播电视台坚持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国文化中汲取营养,激发创作灵感,强化互联网文艺作品生产,创新推出“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唐宫夜宴》《洛神水赋》《龙门金刚》等为代表,这些作品浸润中华文化底蕴,充满中国民俗趣味,极具东方审美,向世界人民传递“中国节日”的亲切问候,为多元化的世界增添了一抹亮色。

“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至今已播出3季、21期节目,先后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星光奖、白玉兰奖等诸多国内重要奖项,全网浏览量超过920亿次。外交部将其作为中国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70余家驻外使领馆和机构向全球推介,海外平台总观看量近5000万。

历史与潮流碰撞,文化与科技融合,给观众带来一个个惊喜,激发观众强烈的心灵共鸣。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被反复雕琢放大,数字技术延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空间,提升了传播速度,拓展了传播空间,凸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科技赋能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殷殷嘱托,“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创作团队在文化遗产、文物考古、典籍著作、文学艺术等方面深耕细作,生动演绎舞蹈、戏曲、书法、武术等优秀传统文化符号,赋予其鲜明的时代意义。

创作团队以现代AR、VR、MR技术加持,通过跨时空转换、二次元衔接,让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优秀中国文化,从琴棋书画到诗词歌赋,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可体验的融媒产品。在节目中,观众惊喜地发现,“唐宫小姐姐”从古老画卷中走了出来,《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莲鹤方壶、妇好鸮尊、贾湖骨笛、《洛神赋》等文化宝藏活了起来、动了起来,厚重、古朴、有距离感的历史文化严肃形象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传统经典变得美轮美奂,成为年轻一代喜爱的“新国潮”,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节目首创“网剧+网综”的晚会节目样态,以时尚、科技等表现元素加持,为受众营造更具沉浸感、代入感和亲切感的多元场景,透过故事表达情感,通过审美传达思想。《唐宫夜宴》以古灵精怪的“小姐姐”形象、诙谐幽默的生活化场景让年轻受众一下子就有亲切感;《2021端午奇妙游》由四个唐小妹在端午节这天的行踪,贯穿漫画、追剧、水下舞等多种形式,共同讲述《唐宫夜宴》的前传故事。各节目既有关联,又相互独立,故事性强,耐人寻味。水下舞蹈《洛神水赋》做到了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合,适应了当代年轻人跳跃性强的思维特点和追求新奇的审美口味,惊艳观众,吸粉无数。时任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通过网络向全世界推介:“难以置信的美丽!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洛神水赋》,河南卫视的一支水下舞蹈节目。”

“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创新形态,把“小屏”传播放在首位,围绕移动端的应用场景来策划选题、制作内容。通过植入交互、开放、共情等互联网传播基因,剪辑出最核心、最精彩的内容,以精短、直观、便捷的视听传播形态迅速传播,注重持续话题发酵,打造长尾效应,放大节目影响力。

《2022中秋奇妙游》中的多语种合唱《千里共婵娟》,由身穿汉服的各国小朋友,依次在少林寺、嵩阳书院、观星台等文化地标前共唱一首歌,共赏一轮月,营造“美美与共、和谐共生”的和平、友好氛围。节目时长只有4分52秒,又被剪辑成多语种系列微视频进行二创传播,在海外多平台密集推出,相关微博话题阅读3.1亿人次,短视频播放532万次、点赞137.5万个。这种大流量与高质量“双向认同”的成就,展现着普遍意义上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高科技与中国千年传统文化碰撞出对望之间、一眼千年的作品,充分唤起Z时代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抓住青年、培养青年、引导青年、组织青年,使其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共享的主力军、生力军,是数字文化布局的重中之重。

融合传播让文艺评论涵育灵气

高品质的文化节目,需要高质量的文化评论助力,需要高效能的传播赋能。2023年初,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河南广播电视台,联络河南高校文艺评论力量,重磅推出文艺评论融媒栏目《文化新视角》。节目紧扣“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挖掘精髓,阐释意义,针对不同圈层精准传播,以大象客户端为主平台,在河南广电全媒体矩阵平台宣推,以裂变的传播速度迅速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一年来,节目共推出50多篇“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文艺评论和短视频,其中,《2023七夕奇妙游》《2023中秋奇妙游》推出3篇文艺评论、2条短视频,“每逢佳节看河南”话题词登上郑州同城热搜榜第4名,总浏览量432.6万。

《文化新视角》维度丰富,创新形态,打破传统媒体的评论格局,衍生出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仿佛一夜之间开出一树繁花。微博、微信、视频号、图片、动画、客户端等各种形式纷至沓来,出现了多向度传播,以深入浅出的内容、生动活泼的语言、质朴清新的文风,涵育文艺评论灵气。栏目已播出69期,全网阅读量突破5000万,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舆论支持。

数字技术可以展现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不断产生内涵丰富、持久传承的文化精品与文艺评论,通过共享、共情、共鸣,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持经典的同时,更具现代感染力、吸引力。

总之,“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成功告诉我们,创新是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在数字化浪潮中,以数字技术赋予传统文化新形式,以数字共享提高传统文化影响力,以数字经济培育传统文化生命力,是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途径,更是对中华文化创新精神的继承与延续。

杨军旗:新时代新征程激发摄影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有力推动了文艺事业的全面纵深发展。新时期新征程,激发摄影守正创新、蓬勃发展的澎湃动力,是时代赋予广大摄影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更是中国式现代化摄影的应有之义。

增强摄影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摄影工作者要牢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在摄影创作、理论评论、展览策展等工作中选好人、设好卡、把好关,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将意识形态建设融入摄影的全生命周期中。

建构正确认知。在许多摄影工作者眼里,摄影是一种用光影描摹万物的神奇魔法,科技感、时尚范十足,和意识形态好像有些“不搭边”,甚至有些遥远。实则不然,意识形态是指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其核心问题是价值观念。每个人都有价值观念,而价值观念属于认识的一种。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正确的实践,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实践。摄影即是一种具体的实践,其行为本身受现有意识形态的影响,其创作结果又影响着意识形态的建设。意识形态的介入和起效是静默无声,可能是后知后觉的,但其确然存在,并发挥着无形且巨大的影响。由此,摄影工作者要提高站位、厘清误区,要充分认识到摄影对于意识形态建设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摄影工作者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重视和推动意识形态建设。

强化先发优势。在意识形态建设领域,摄影具有不同于其他宣传手段的独特优势。比如文字宣传内涵丰富、寓意深远,但表现形式单一、易读性不强、吸引力稍弱。与之相比,摄影则展现方法丰富、阅读门槛低、易读性强、富有表现张力,“一图胜千言”,更易获得大众的喜爱和认可。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平台的推波助澜,短视频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愈发重要。相较于图片这种停留的光影,短视频这种流动的光影具有更加魅惑的吸引力和表演力,认识透、利用好短视频的独特优势将能够有效的推进意识形态建设。

创建摄影“两地”。新时代新征程,意识形态斗争愈发隐秘化、复杂化、激烈化,在商品输出、文化展演、观光旅游中,摄影工作者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树牢安全意识、底线意识,充分认清并发挥出摄影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要意识到一张优秀的摄影作品就是一个意识形态宣传阵地,一个优秀的摄影展就是一个意识形态宣传基地,要着力创建安全有效的摄影宣传“阵地”和“基地”。首先要把好人的关。摄影的全生命周期中,摄影工作者是最关键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这一关如若把不严,则后续的摄影创作都会出现问题。由此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加强对摄影工作者的培训和管理,尤其要发挥各级摄影家协会的联络协调作用,及时有效的把意识形态建设的高标准严要求传达到位,增加摄影工作者的政治敏锐性和意识形态建设自觉性;其次要把好创作关。素材作为摄影作品的组成和展现部分,是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的,直接影响大家的意识活动。所以摄影工作者在创作中要彰显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正能量。再次要把好策展关。作品要形成展览,策展很重要。策展人在策展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展览作品进行严肃的质量筛选和排列组合,坚决摒弃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以高质量的展品为广大观众献上文化产品,提供精神享受。

增强摄影在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繁荣中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新时代新征程,摄影事业面临新机遇新使命,摄影工作者当以“两个结合”为指导,担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并积极探索摄影周边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和可能性,不断增强摄影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在场感和存在感。

在融会贯通中推动摄影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作出进一步论述,并强调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明确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这一论断具有鲜明的导向价值和深刻的指导意义。一方面,摄影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高度的契合性,二者在根和魂上有着一致的文化基因表达,双方的结合相得益彰,能够产生“1+1>2”的效应;另一方面,摄影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着显著的互益性,摄影创作的素材有相当比例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传播也需要摄影媒介的推动,双方合则共赢、分则俱损。由此摄影工作者要躬身入局、挺膺负责,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摄影根基,结合自身特点和优点长处,择选适合的主题进行创作,在兼顾经济性和实操性的前提下,创作出优质的、特点鲜明的作品,以摄影之力切实推动“第二个结合”有效落实落地。

在和合聚力中促进“摄影+”蓬勃发展。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摄影行业的从业者和周边产业不断丰富并日趋成熟,据统计,其市场规模已达数千亿元人民币。目前市场上围绕摄影已经出现“摄影+旅游”、“摄影+小镇、驿站”、“摄影+展览、艺术节、摄影周”、“摄影+教育”、“摄影+品牌建设”、“摄影+民宿”等相关产业模式,这些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能够拉升区域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有利于加强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摄影+”产业的蓬勃发展体现了艺术和经济的有机互动,展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有力推动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书写讲好中国故事的摄影篇章,增强中国在国际文化体系中的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指示,是党领导文化建设事业的实践经验归纳,对于新时期文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摄影具有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的功能,对中国式现代化新文艺形态的塑造具有重要的责任和义务,理应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积极有为、奋发作为。

多管齐下讲好大国小家的中国故事。摄影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守正创新,强化使命担当,在创作中既要把镜头对准有着宏大叙事品格的国家大事,又要聚焦身边烟火气息浓厚的小家趣事;既要体现祖国山川大河的壮丽磅礴,又要呈现中华儿女的勤劳质朴;既要长期记录某一事某一物的发展流变,用光影之对比折射某个历史时段的内核风貌,又紧密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火热场景,用关键帧反映事情之原貌、事实之真相,用相机把反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纹理的人或事记录在册,当好中国故事的“讲解员”。

数字技术深度赋能文化传播。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以大数据、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深度重构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数字技术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更加高效直接的文化传播框架,打破了以往国与国、机构与机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二维平面连接,建构起一种立体的、折叠的、交互式的文化传播架构,在这片传播场域中,数字技术的革命性发展突破了传统传播规则的束缚,点对点、端对端的交互式连接成为标准化传播模式,这有效的提高了文化创作者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效率,节省了中间成本,掀起了一场传播革命。数字技术为中国式现代化摄影叙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想象力和推动力,摄影工作者要将技术功用与摄影文化生产与传播进行深度捆绑,创作出兼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核与数字技术传播机理的光影佳作,比如利用AI技术生产更好的影像,利用短视频平台进行跨区域、跨语言的无界传播等,在守正的基础上坚持不断创新,推动摄影艺术不断走出去、走进去、走下去,为增强中国在国际文化体系中的话语权贡献摄影力量。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喜讯!河南评协3件作品入选《第三届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希腊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最新资讯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