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7 18:32 阅读量:6k+
华人号:光明网光明网评论员:
人口增长,向来不是一个普通指标,而是一座城市发展活力的“晴雨表”。日前,贵阳发布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常住人口660.25万人,增加19.96万人,在已公布数据城市中位列第一。
值得关注的是,这个数字超越了东部热门城市广深杭——深圳增长19.94万人、广州增长15.1万人、杭州增长10.2万人。这让这座平日里“存在感不算强”的西部城市,一时成为人们口中“颇有吸引力”的一匹“黑马”。
“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是对这里自然禀赋的一个直观描述。而在经济发展方面,如果把贵阳放在广东省做个参照,人均GDP大致位于第7的档次、接近惠州发展水平。这样的贵阳,成为近20万人口“用脚投票”的落点,似乎“反常”。
诸多媒体作出分析。有人做人口结构方面的计算——贵阳有比全国平均水平更低的老龄人口比例,和较全国更高的人口出生率,相差出来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使得其获得重要的人口比较优势。有人指出这是“强省会”的虹吸效应——贵阳能够成为调动贵州的人才“蓄水池”,不仅在省内留住本省劳动力人口,在省外则能代表全省参与席卷全国的“抢人大战”。
这些分析都不无道理,不过在近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的背景下,贵阳连续4年保持每年10万人口的增长,足见这一增长的成色。同时,横向来看,在以往城市人口增量的对比中,成都、西安等西部城市也多次进入人口增量排行的塔顶段位,足见贵阳并非孤例,更多偏居一隅或深处腹地的西部城市,正在成为人口涌入地,这让更大范围的这场区域大洗牌变得有迹可循。
人口流动向来受区域发展“推拉作用”的影响,这是从顶层设计到产业转型,再到地方城市管理的多副牌、一整套打法的结果。而观察人口流动的走向,正仿佛是触摸宏大国家政策落于现实的脉络。
改革开放时期珠三角、长三角成为“世界工厂”,制造业与外贸的勃兴让各地人才、人力资本率先流向东部。而随着逆全球化趋势出现、全球产业链转移等现象,东部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国家战略的调整为西部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曾经屯垦戍边的“大后方”,如今成为国内四通八达交通网的枢纽,也一跃成为“一带一路”面向国际的前沿。比如贵阳高铁4小时直达广州,3小时加入成都生活圈,到上海朝发夕至成为日常;而同样人口涌入的西安,国际港站不断刷新中欧班列开行纪录,当地人们生活越来越“国际化”。
曾经“梯度发展”的“后发力量”,如今迈进“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现代化战略也在西部获得新支点。各地摩拳擦掌,在“差底子”上寻找产业发展升级“差异化”方向,比如贵阳多年前布局大数据产业,如今大数据产业集群带动贵州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2%,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数谷”。
同时,西部城市通过一系列人才托举政策、友好落户政策、宜居环境营造,抢抓这波发展机遇,相比过去人力资本“候鸟式”的迁徙,西部也让更多人愿意扎根。
西部城市的“抢人”成果值得欣慰,同时也需看到更大范围的西部“抢人”之难。不少人才还是向往“天南海北”(天津、南京、上海、北京)不愿去“新西兰”(新疆、西藏、兰州),“孔雀东南飞”的传统观念仍有待进一步破除。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拿到什么牌决定前半程,而如何“出好牌”,还要多从这些“流动的选择”中寻找启示、抓住问题、从而有效破题。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