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5 10:11 阅读量:3.4万+
华人号:光明网记者 邱伟
“这是献给我们眼睛的纪录片,和美食一样是我们对感官世界的探索,我们带着许多好奇和疑问,走进了色彩的故事。我们不是色彩专家,我们是学习者,做完这季就像读完一本书。”首档传统色彩人文纪录片《寻色中国》正在腾讯视频播出,该片是纪录片制作人陈晓卿团队继美食纪录片后的又一次全新尝试,摄制组历时一年,跨越中国多个省市及港澳台地区,运用先进影像技术记录下诸多传统色彩技艺,为观众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色彩发现之旅,也打开了色彩这一人文纪录片的全新领域。
在中华文明的千年长卷中,每一抹传统色彩都是解码东方美学的密钥,蕴藏着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智慧与审美哲思,而如今在化工颜色的冲击下,传统色已经接近消失。《寻色中国》通过跨地域、跨文化的色彩寻访,以独特的叙事手法、拍摄语言及音乐设计,构建起一座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美学桥梁。
纪录片以六大主题色系构建叙事框架,每集深入解读一种中国传统色彩的独特文化内涵。“煌煌国色”展现帝王专属色彩如何演变为民间纽带;“神颜莫测”揭示中国人通过色彩与天地沟通的智慧;“她的色号”打破刻板印象,探索女性与色彩的深层联结;“我见青山”呈现自然色彩的人文转化;“花花乡野”捕捉民间生活的鲜活色彩;“奇色何寻”则探寻传统色谱中的另类存在。
纪录片首播之后,网友把《寻色中国》称作献给眼睛的色彩大餐,让传统色在纪录片中“活”了过来:“看了才知道,苏州的丝绸、景德镇的青花,都是传统色在现代的变形记,它们没变,只是换了个方式陪我们过日子。”“福州漆器的黑色完全颠覆了我对‘黑’的认知,不是死板的黑,而是透着红韵的温润,刷漆时的光泽流动像在给器物穿一件会发光的衣裳,镜头拍得太有质感了。”“特别喜欢镜头拍手艺人的手,比如穿针引线、研磨钴料、调制漆色,这些布满纹路的手和细腻的色彩放在一起,突然觉得传统色的美不是高高在上的,是带着人间烟火的摩挲感。”
《寻色中国》延续了陈晓卿自《舌尖上的中国》以来形成的个人风格,依旧是极具质感的精美影像和温情脉脉的人文叙事,同时纪录片在形式上又有所创新,比如第一人称叙事的角度和片中动画、版式设计的全新探索。制作团队以唯美的视觉语言打造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指南,同时以现代科学视角重新诠释中国色,为观众建立起色彩认知体系。
陈晓卿导演亲自上阵担任《寻色中国》的配音旁白,他希望纪录片聚焦中国传统色在历史土层中的沉淀与当代焕新,能激发更多人对这一文化瑰宝的关注与热爱。作为曾成功打造多个美食类纪录片IP的创作者,陈晓卿将美食与色彩的文化属性类比,认为二者皆是连接人与世界的感官窗口。《寻色中国》希望用影像语言唤醒大众对传统美学的感知,助力中国文化传播。
陈晓卿将自己的团队定位为“故事讲述者”,旨在为色彩研究披上“故事的糖衣”,让观众感知色彩与生活的关联。他强调,纪录片通过沉浸式观看系统、戏剧化表达及审美层面的严谨呈现,既吸引观众眼球,又传递真实的色彩文化内涵。据悉,《寻色中国》从立项之初即规划为三季IP,有望为色彩类纪录片开启全新赛道。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