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清明|寻访抗战遗址

2025-04-04 15:01 阅读量:9.4万+

华人号:社会能见度

3月31日,陕西省潼关县检察院检察干警在代字营镇瀵兴村瀵井城楼走访调研该村抗战遗址保护情况。

3月31日,关中平原东部晴空如洗,料峭春寒中透着几分清朗。

陕西省潼关县检察院的三名检察人员踏着晨光,驱车沿310国道向代字营镇瀵兴村驶去。不多会儿,一座始建于汉代、重修于乾隆年间的古寨门出现在眼前,门洞底下青石板上深深的车辙印,无声诉说着秦汉以来关中连通中原的烽烟往事。

瀵兴村历史博物馆馆长孙亚洲向检察干警介绍当地抗战历史。

“这道城墙不仅是地理屏障,更是活的历史书。”瀵兴村历史博物馆馆长孙亚洲早已等候多时,藏青色外套上沾着新落的墙灰。
他引着众人穿过寨门,指尖轻轻抚过砖缝间嵌着的褐色痕迹,“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有数以万计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身受重伤的抗日将士从这里转运去医治。这青砖缝里渗着的,可能就是消毒酒精与鲜血的混合物。”

潼关县检察院检察干警寻访瀵井伤兵转运站旧址。

“2015年村组合并时,乡亲们捐出祖辈珍藏的320余件文物,让这座嵌在城墙里的博物馆有了魂。”1938年2月,日军强渡黄河进犯西北。据潼关县军事志记载,国民革命军第16军依托天险在此展开“潼关保卫战”。因村中两口水势旺盛的古井,瀵井成为战时至关重要的伤兵转运中枢,现存的三孔青砖窑洞曾住满在此等候前往疗伤的战士。而今窑洞群旁,一座由19380块青砖垒砌的“瀵井伤兵转运站抗日伤亡将士纪念碑”巍然矗立,砖石间沉淀着特殊密码——砖数暗合1938年全面抗战烽起,19.45吨的总重铭刻1945年胜利丰碑。
身旁的检察人员在此写下:“保护战争痕迹的原真性,建议推动文物保护部门对砖体进行抗风化处理……”并拍照记录。

潼关县检察院检察干警对潼关县抗战碉堡的保护情况进行记录。

告别了孙亚洲馆长,检察人员驱车来到了十几公里以外的潼关县烈士陵园。沿着数十米高的台阶,他们细心地对烈士纪念广场、英烈墙及300余座烈士墓碑进行巡查,并在笔记本上写下:“个别墓碑文字存在轻微风化现象……”
山风掠过早樱花海,粉红色的瓣纷扬如雨,落在无名碑的裂口,落在滋养过无数伤兵的千年古井栏上,水面倒映着城墙上的箭孔、窑洞里的磺胺箱、青砖纪念碑的纹路——八百里秦川上,历史从未褪色。

来源:检察日报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清明|寻访抗战遗址》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埃及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中国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